京城不只官多,豪杰也多,但是要论到消息灵通,老江湖们却都推举一位不太起眼的人物排在首位。

这人是个和尚,是个小有名气的疯僧。

光顶常年在京城内外的各处寺庙中借住,来去自由,想撵,他赖着不走,想请,他未必肯去,常常在陌生人面前口出狂言,唬人一跳,其实借着疯僧的形象四处打探并传递消息,在江湖中颇有地位。

东海王曾经间接与光顶打过交道,借助疯僧将当年的倦侯骗出京城。光顶一度召集江湖人物准备发起一次叛乱,最后关头他却选择放弃,从此退隐城内一座小庙里,也不疯了,每日正常参禅打坐,对江湖事务不闻不问。

可江湖还记得他。

东海王要在皇帝面前立一功,夜里睡觉前对王妃谭氏说:“这是个机会,真能做成的话,没准能让谭家人重回京城,给你的兄弟们写封信,让他们推荐几个靠得住的京城豪杰,帮忙抓刺客。”

“你这是让谭家人背叛天下豪杰。”谭氏冷冷地说。

东海王笑道:“从你当王妃之日起,谭家就已‘背叛’,现在还犹豫什么?谭家不想再跟陛下对抗吧?那就踏踏实实跟我一块讨好皇帝,千万别夹在中间,豪杰觉得谭家谄媚,皇帝却认为你们家心怀不轨,两边都不得益。”

谭氏推了丈夫一下,“等会,你给我分析一下宫里的情况:皇后现在毫无反抗,虽然我早料到会是如此,可她放弃得也太彻底了一些,跟打入冷宫没什么区别,崔家也变得老实了,崔宏顶着太傅和大将军的名号,却几乎是赋闲在家。其她嫔妃只争一件事,看谁能先给皇帝生个儿子,可是争得也不激烈,轮流去倦侯府侍寝,全看运气如何。慈宁太后也比我预料得要安静,除了与几位大臣偶有书信来往,别的事情都不管。”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光顶随手撕掉手中的信,“整个京城,自以为凭一封信就能让我帮忙的人,只有王妃,她生长在谭家,如同东海王生长在帝王之家,从小自以为是,以为江湖规矩都是谭家定的,偏偏是名女子,与外人接触得少,越发自以为是,根本不懂什么叫退出江湖。”

光顶虽然不那么疯癫了,行为还残留几分怪异,只睁一目,斜睨来者,“我不是禅师,你也不是东海王。”

光顶终于两眼齐睁,“好吧,被你抓到了,说吧,找我干嘛?但你别指望我会帮你,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和尚,修行不成,朋友也都疏远了。”

东海王却不在意,笑道:“和尚打坐的时候心里念经吗?念的什么经?”

“你干嘛不离开京城?”

东海王脸色微红,“你这个疯和尚,根本没有改过自新嘛。”

“滚,滚远一点!”光顶突然发起火来,也不管对方是什么人。

“对啊,两位太后都不喜欢崔家,难道不应该斗得死去活来吗?”

“我来了,可我跟那些人不一样。”

光顶打量东海王两眼,点点头,“也对。你走吧,反正我帮不了你,皇帝也不需要我的帮助,栾半雄是在垂死挣扎,派来多少刺客都没用,与其找我,不如给官府下道圣旨,我敢保证,云梦泽若有十名刺客,官府几天之内能抓来一百名。”

“呵呵,是啊,你退隐庙中,我也退隐了,退隐到朝堂,意思都是一样的。”

谭氏推荐的就是疯僧光顶,“他现在退出江湖了,所以你得亲自去请,哀求也好,利诱也罢,总之要争得他的帮助。”

“别害怕,我现在老实着呢,最支持陛下的人,我敢说自己能排第一位,不会让你帮忙做坏事。”东海王顿了一下,“可云梦泽还不死心,据说又派来刺客。”

“好吧,我去见他。”东海王打个哈欠要睡。

东海王笑呵呵地说:“咱们可以先生个女儿啊。”

谭氏掐住丈夫的痒肉,听他吃吃地笑,仍然冷冷地说:“我就算与天下豪杰人人都有联系,也是我的事,你管不着。”

东海王看着满地碎屑,听着光顶的话,不知是该发怒,还是该庆幸,犹豫片刻,蹲在光顶面前,想了一下,干脆席地而坐,与光顶面对面,可是不等他开口,和尚已经闭上唯一睁开的眼睛,显出逐客之意。

“一个退出江湖的人,能有多大用处?”

光顶没忍住,冒出一句脏话,急忙双手合什,嘀嘀咕咕念了一会佛经,然后道:“跟这帮人根本解释不清楚,我实在受不了,这才退隐江湖。”

“哼。”谭氏背对丈夫。

“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会与外面的豪杰有联系?”东海王立刻警惕起来。

光顶睁开另一只眼睛,“你又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