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回到寝宫,舒舒服服地坐好,王美人在一边服侍,两边站立着八名侍卫以及四名女官,崔太妃坐在对面的一张小凳上,身边没有侍女,独自一人,双腿并拢,位置比太后矮了两头,气势差得更多,像是在主人的监督下准备干活儿的小丫环。

崔太妃愿意忍耐,反正她已经忍了这么多年。

“听。”太后抬手放在耳边,“北边打起来了,有意思,皇城拥有天下最坚固的城墙,可是据我所知,这里从未没发生过战斗,今天是第一次。上回的宫变不算,那只是几名江湖人的胡闹,崔太妃,这一次你总算长了点记性,知道多找点人。”

崔太妃轻轻一笑,“宫城再坚固,保护的也是皇帝,如果皇帝不在,再厚的城墙又有何用?”

“唉,我很好奇,你哪来的自信,以为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当皇帝?就凭你姓崔吗?”

崔太妃笑而不语,该做的事情她都做了,用不着口舌之争,只需静静等待。

谭家和刑吏的力量加在一起,东海王率领的队伍达到了近千人,六成人拥有马匹,很快赶到北门。

与事前的计划一样,北门为这支队伍敞开,众人蜂拥而入,高喊着“诛杀逆臣上官盛”、“为陛下报仇”,东海王早已提醒众人,绝不可提起太后,尽一切可能减少宫里的抵抗。

“而你相信桓帝的每一句话?”太后反问,“桓帝当太子的时候,天天担心会被武帝废掉,甚至杀掉,当然要争取你们崔家的支持,他说好听的话,无非是哄你开心。”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队伍连闯两道门户,却在第三道门前受阻,东海王认得大致路径,知道这里与太后和皇帝的寝宫都不是很远,于是下令硬攻。

“那就是凑巧了,你和暗害思帝的人雇用了同一门派的刺客?”太后仍然不生气,挥下手,侍卫出去,又带进来一个人。

崔太妃不开口。

场面更加混乱,大多数人甚至找不到箭矢来自何方,只是破口大骂,要对方出来光明正大地决战。

“还是那句话,你哪来的自信呢?”太后问。

场面有些混乱,毕竟这不是一支正规军队,冲锋与叫喊时的气势都很足,一遇到障碍不免有些手足无措。

“有错吗?”太后问。

“没有。”侍女答道,她一直坚持不开口,只在崔太妃面前才肯回答问题。

太后笑而不语。

崔太妃大笑,“你还以为桓帝只喜欢你一个人?桓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向我许诺过,我的儿子以后一定会继承帝位。”

“那不重要,皇帝一言九鼎,当太子时说过的话也得算数,起码王美人没得到过这样的承诺,对吧?”

“谁说我没有宿卫八营?”

东海王一直跟在后方,离危险比较远,可是比任何人都要着急,冲着谭冶大叫:“内应怎么没有了?只开两道门有什么用?”

寝宫里,听到外面的叫喊声渐渐远去,太后道:“看来祖宗建的宫墙还是有些用处的。”

十几年前,太后还是东海王王妃,但侍卫仍然用现在的称呼。

太后微笑道:“江湖多奇士,可是没有权贵帮忙,他们永远也接近不了皇帝。崔太妃,你有你的奇士,我也有我的,咱们算是打个平手。”

崔太妃仍然不语,她的侍女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崔太妃终于忍耐不住,站起身,“负隅顽抗,有何用处?宫墙只能保你一时,上官家辛苦扩充的宿卫八营,根本不会效忠于你。”

谭氏也不向太后下跪,只向婆婆崔太妃点下头。

侍女脸色微变,也闭上嘴。

崔太妃听了一会,北边的叫喊声完全消失了,她正色道:“我可以相信你作为母亲不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可也不能将罪名赖在我头上。”顿了顿,崔太妃补充道:“你也应该相信,当初若是我在幕后策划,绝不会让帝位落在王美人的儿子手中。”

宫里的回应是一轮轮箭雨,每次几十支,数量不多,却是有条不紊,没完没了。

东海王点点头,第一个调转马头,顺来路退却。

“妹妹将我害苦了,弄得大家都以为我为了夺权,杀害了亲生儿子,可这怎么可能?我要的是权力,没有思帝,我的权力就成了空中楼阁,事实也是如此,虽然我又立了两名新皇帝,可朝中大臣从来没有全心全意支持过我,他们敷衍、观察、等待,我的话都像是扔进水中的石子儿,徒有声响而已,我不得不用一批刑吏为我做事,就连他们也不忠诚,最后还是被崔家拉拢过去。”

皇宫外围的墙比里面高多了,高手又等来一些人,这才搭人梯爬到墙头,望了一眼,很快回到东海王马前,困惑地说:“是一群侍卫,”

崔太妃沉默片刻,“因为桓帝向我许诺过。”

侍卫看了一眼太后,答道:“我叫孟徹,你可能没听过我的名字,但你应该听说过东海义士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