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路遇荒唐小娘子

“现在就好办了。”

小高摆了摆手。

那四个压住老张教头的军士顿时退后。

高方平道,“老张教头,此间的事虽非我本意,但毕竟有禁军死于你手,此点你承认吗?”

尸体就在这里不容抵赖。

虽然军士的死亡蹊跷,绝对是陆谦这贼子暗中下绊子。

当时打斗中,那几军士明显想退后避开铁棍,陆谦却似乎暗推了一把,如此才造成了死亡事件。

但这种情况,怎么能说得清呢?

想到这里,张教头老泪纵横的点头。

高方平转向陆谦怒斥:“你干什么吃的!让你带人来找老张教头请教切磋,叫你们小心,不要使用真兵器,你把本衙内的吩咐当什么?”

眼下已经无法阻挡这个弱智衙内的决定了,还有高手徐宁镇场。

陆谦只得顺势而为的跪在地上,低声道:“末将一时大意,以至于手下和老张教头切磋请教之时发生了意外。作为上官难辞其咎,请衙内责罚。”

徐宁哪怕见不惯,也只能默认这是最好的结局,介入道:“军武之人切磋间,错手伤害并不稀奇,想来大家也都能理解,只是苦了意外死去的禁军兄弟,也不知道他家属作何想法?”

听提及死去的禁军家属,陆谦手握刀柄的往外走:“衙内安心,卑职立即去处理手下的家属。”

隐约感觉他的意思是要去灭口,高方平急忙喝道:“滚回来!这事不用你管。”

“是。”陆谦只得候在了身边。

高方平又对着外间的军头喊道:“开封府的捕快来了没有?”

外间的军士道,“回禀衙内,早前来了三人,却是看到是我们就不敢过来了,只留有两人在远处观察,离开一人似乎去请能做主的大人了。”

高方平对外面道:“不要为难他们,请他们进来查勘,就说这里出了人命,是意外。”

又转向林娘子的爹爹道:“老张教头,或许陆谦逼人太甚,但你不冷静的反抗了禁军,毕竟死人了,于情于理少不得去过堂遭一趟罪,有大家作证是切磋误伤,不会太严重,发配不发配的我不懂,但总会给你打点,别想不开,就这样。”

说完,和徐宁带着一群狗腿子扬长而去。

给开封府作证有他们就够了,高方平作为纨绔子弟,不想去开封府大堂……

巷子口。

前方有大队的捕快簇拥在牛车的周围而来。

“前方哪路神仙?”

高方平初来乍到,看不太懂那些仪仗和旗帜。

此狗腿为了涨衙内威风,昂头挺胸的大声道:“不过是开封府的张叔夜老儿,无需顾忌……哎吆!”

说不完,被高方平一巴掌抽脑壳上。

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捧杀,什么叫智商欠费,被人糊弄,一步步的狂妄、最终形成死局的纨绔就是这样炼成的。

开封府府尊,清流重臣,天子脚下第一封疆大吏,这些家伙是说某个老儿无需顾忌?

高方平真是服了他们了。

估摸着就是这样的弱智心思作祟,才导致出现了高俅老爹口里的“弄至开封府给老夫惹一身骚”。

转眼,开封府的车队到了近处。

该有的礼貌须有,高方平赶紧带人靠边,低头,禁声。

没见人家牌子上有肃静避让?

那些捕快见太岁今个破天荒的乖巧,倒也松了一口气,暗暗觉得这小子真的懂事了。

这就不至于会让大家面子下不来。

牛车到达面前停了下来。

帘子掀开,露出了了几分刚毅又儒雅风范的国字脸,四十许间,三缕胡须很是气派。

正是名臣张叔夜。

“学生高方平,拜见府尊。”

高方平也不知为什么现在是他执掌开封府,果然是和书里有点不一样了。

但也学着电视上把礼节做足。

张叔夜尽管有不满,不过多多少少的、也对这纨绔子弟的识趣相对满意。

于是只淡淡的道:“言重了,老夫和你不是一路人,更不会有你这样的‘好学生’,只需衙内给我开封府几分薄面,少在这汴京重地闹事,老夫就感激不尽。”

言罢,放下帘子驱赶车队而去。

高方平一阵郁闷。

关键是这身体口碑太坏,看来将来要东华门唱名,老张这关就很难过去。

毕竟考试就避不开乡试,这是知府主持的,从他开封府起步啊。

口称“学生”算是动了一些小聪明。

因为考生来说也都勉强算是张叔夜的学生。

然而老张何等聪明奸猾,一句“你不是我学生”一语双关,隐约像是阻挡了纨绔子弟的上进道路。

这倒是北宋到了这年景,重文轻武最严重的时期过去了。

也就是说未必文臣才好混了,高俅就是榜样。

其实类似潜移默化的政策,和后世也没什么不同。

并不需要否定往前的作为。只需但凡官媒,喉舌、以及各种重要场合,禁止提及某些关键词、以及某些历史用语。

只该而重点宣扬新的理念、新的术语。

久而久之,在新舆论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自然就属于白纸状态,不太容易携带往前的旧习陋习。

不太容易携带一些根深蒂固的死观念。

譬如后世的七零后和九五后,几乎算是两个“物种”,两种价值观。

关于北宋的重文轻武,始于太祖皇帝赵匡胤,又在仁宗皇帝赵祯时期走到了巅峰。

最著名的,就是狄青事件。

但后续经过一连几个皇帝励精图治,并启用老王变法后。

算是不同时期的重大政策转变。

引导过度到现在,重文轻武之早风淡化了。

但也毕竟还是大宋,进士出身仍有其政治上的特别意义,始终算是“第一系列”。

至于进士之外。

就现在的政治格局来说,童贯都带兵在外征战了,其实武官和文官于这时期也真没多少差别了,主要只看具体的差遣和级别。

又加之这身体有点废材,所以总体上高方平还是打算走文系路线,参与殿试。

但老张这态度有点不妙啊。

不过也好。

奸臣老爸已经点明:朝堂的老狐狸们真没谁想看见高家出人才的。

相反,混混纨绔子弟只要不造反,人家是可以接受的。

也就是这个原因,林冲一事上名声很坏,但是朝堂上的诸位相公愣是没有责问高俅一句。

好吧既然他们想要,那就再纨绔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