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下南洋跟下江南,情况可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就相当于给当地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和挣钱的机会。在这条横堤左右,种满了银杏树,等到秋天的时候,整个银杏树都变成黄色的,那是一年最美的时候。

房玄龄自然不会因为长孙无忌的一句话就缩了回去。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没有心情去跟房玄龄斗嘴了。

许多人都有机会去印刷自己的书籍了。

“杭州之美,在于西湖。

好在李世民也好,房玄龄也好,对于长孙无忌说的一些话,已经选择性的无视了。

“大力扶持佛教寺庙的修建,肯定是不合适的。

房玄龄跟长孙无忌就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

如今上了年纪的他,对于仕途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追求了。

作为江南道的名城,新华书店里头关于杭州相关的书籍,其实也是不少的。

而书籍的价格却是在下降。

虽然房玄龄其实也是很想去南洋看一看的。

就像是西湖边上的雷峰塔,这都已经成为大唐百姓都知道的存在了。

所以干脆就什么都不说,让他们两个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除此之外,在西湖中间还有一座小岛,这个岛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也算是西湖一景了。

“陛下,我们出京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下南洋的话,那么贞观二十二年肯定是回不到长安城了。”

作为尚书左仆射,他已经担任了差不多十八年的宰相了。

下南洋啊!

等到他们两个总算是不再争执了,李世民才开始重新说话。

房玄龄陪在李世民身边游玩,显然也是做了功课的。

之后太子殿下在这些地方大力鼓励发展海贸,不管是扬州还是苏州,亦或是杭州和明州。

他们两个在朝中也算是斗了很多年,没想到现在跟着李世民游玩,有没有真正的闲下来。想来李世民自己的内心是深处,也是还没有接受让自己闲下来的状态的。

长孙无忌总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切入点去反对房玄龄。

为了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就去投资修建一座佛塔,这个行为其实是有点奇怪的。

太子殿下那话,说的还是稍显夸张了。”

历朝历代,就没有哪个帝王这么干过啊。

并且越是往南,气候环境跟长安城的情况就差异越大。

房玄龄看着西湖四周的美景,脸上也满是笑容。

但是对于杭州四周的州县,一些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慕名而来的情况,应该是时有发生的。

不过很显然,这个时候劝说李世民不要下南洋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应该要做的事情。

大唐现在的国教是道教,官府主动扶持佛教寺庙修建的行为,显然是不大合适的。”

所以游玩的心态自然也是发生了变化。

那些富商往往也都愿意做一些捐资助学,修路铺桥的事情。

不过见识了杭州的美景之后,朕对于广州和蒲罗中的景色,也多了几分好奇。

这经济发达了,官府的赋税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这些外地的游客进入到杭州之后,不管是吃喝玩乐都是需要费钱财的。

微臣听说当初太子殿下第一次来杭州的时候,就安排人在西湖修建了一座堤坝,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那条横堤。

虽然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不可能因为要看雷峰塔而专门来一趟杭州。

不过也不用赶着干什么,一路上可以慢慢的欣赏一下沿途的城池的情况。”

下南洋这个事情,李世民显然是没有要跟大家商量的意思。

你们执行就行了。

有意见也要在心里面憋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