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 西湖美景
当小玉米在登州折腾的时候,李世民一行人也来到了杭州城。
一路上,李世民可算是亲眼见识到了自己治下的江山发生了多大的改变。
这让他对大唐的情况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
“玄龄,以前宽儿在我面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时候,朕还不以为然。
现在到了杭州待了几天,朕总算是对这个话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了。
这江南的景色,跟长安城还真是很不一样。”
李世民兴致勃勃的跟房玄龄一行人在游西湖。
“陛下,自信西晋南下之后,江南这里的发展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应的,整个书籍的市场也在快速的扩大。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但是结合当地的情况适当的修建一两座寺庙,我倒是觉得不算什么。
说是位极人臣,也没有什么错误。
“修建**塔可是使用了杭州府赋税收入的,这一点我当初也是专门提出了疑问。
为了让杭州跟《白蛇传》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上一任的刺史还专门安排人在西湖边上修建了一座雷峰塔了。
到时候我们这些老骨头,还真是不见得能够适应那里的气候呢。”
毕竟现在的印刷成本下降了不少,纸张的成本也变得低了不少。
“这个杭州朕算是见识到了,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么一来,各种道路的修建和维护也就有了钱财。
最有意思的是太子殿下当年写了一部《白蛇传》,里面就有不少跟杭州相关的情节,甚至书中说的临安城,据说就是杭州城,只不过太子殿下故意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无忌说的没有错,下南洋的话确实太过耗费时间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改进,整个西湖终于有了今日我们看到的这个风景了。”
哪怕是现在的海船的速度已经比较快了,也是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这对于一个城池的发展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
再加上前隋时期,也算是非常重视江南这边的建设,杭州这里的情况自然也就更加不一样了。
这些海贸城池的经济都是非常发达。
长孙无忌一如既往的发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杭州虽然风景还算优美,但是也没有达到‘天堂’这种地步吧?
赶紧把李世民给劝说下来再说。
如果真的跟各个报纸和书籍上形容的那样子,那么广州城和蒲罗中城的情况还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
因为识文断字的百姓变多了,百姓的收入又变多了。
李耿,你去安排一下,过几天朕要下南洋。”
一路上,李世民已经习惯了他们两个这么争执了。
“无忌,这个西湖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小。
李世民的这个决定,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你不觉得中间加了这么一个堤坝之后,不仅对于西湖的水域治理有好处,也更加增添了几分美感吗?现在银杏树叶还没有变化,要是过个一两个月再去那里游玩,景色肯定完全不一样。”
这么一来,大唐现在一年出版的书籍总数量,跟贞观元年比起来,那就不是几倍的差距,而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差距了。
有更多的士人和匠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杭州这片区域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长安城到蒲罗中的航线已经非常成熟了,,就连大唐邮局都已经把生意做到了蒲罗中。
这个时候,你们哪来的那么多担忧啊?朕已经想好了,后天我们就出发下南洋。
他又不是缩头乌龟。
这辈子,他还没有好好的这么游玩过呢。
还好杭州的官员几天没有跟着一起出来游玩,要不然听到长孙无忌这个质疑的话,估计晚上睡觉都要睡不好了。
“如果说修建雷峰塔还能跟《白蛇传》扯在一起,那么这个所谓的楚堤呢?当地官员搞出这么一出东西出来,难道也是为了杭州城的发展吗?”
时间一长,整个城池的情况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