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这么近距离的跟当今天子坐在一起,对颜卫平来说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果朝廷真的有余力支持一些道的发展,那么微臣倒是觉得这个问题还可以再仔细斟酌一下。”
没办法,这些年李宽真的是不知道多少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要不然就不会修建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更加不会同意修建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
你会,我就不会了吗?“陛下,长江以北的许多州府之间,如今都在考虑修建水泥道路。
难道我们村子里谁在外面惹事了吗?”
“在陛下的领导下,在太子殿下之前的指导下,我们豫章县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
这会影响大家种地的积极性。
这个时候,估计发展各种副业,是县衙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十八年,李宽的草原战略一直都在坚定的执行着。
甚至还在心中暗暗为李世民点了一个赞。
只不过曾家是豫章县的土著,而颜卫平是一个外地人。
没办法,桃村是一个以突厥人为主的村落。
李世民还没有到来,只不过是百骑司的人员进入到桃村打前锋,阿塔图就已经感受到了四周的变化。
不过来到了豫章县之后,他的生活就开始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颜卫平在一旁乐的眉开眼笑。
要不然曾星和颜卫平之间肯定得有一个人走人啊。
……
随便一个的级别都是非常高的。
“曾县令说的不错,来到了我们洪州,就一定要去桃村看一看。
那种带着酒糟的米酒,跟白云边这种高度酒肯定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难道今天就已经到来了吗?”
哪怕是到了后世,普通百姓也都是一辈子可能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一次大领导。
在此之后,我们洪州百姓就多了一门营生。
难道是有其他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的吗?”
来到了洪州,来到了豫章县,自然就要好好的看一看白云边酿酒作坊了。
“草原上的牧民对于高度酒的需求确实是非常旺盛的。
要不然肯定就会延伸出很多问题出来。”
而长孙无忌跟着品尝了一下白云边之后,立马就首当其冲的站出来表示了夸奖。
想一想后世,一个市长会拿一个县长没有办法吗?
估计我们去到别的地方,还能发现一些更加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谁真的惹事了的话,我们估计很难保下他。”
如果能够让这些大家比较陌生的区域变成耳熟能详的富足之地,那李世民觉得大唐就真的是强大到了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存在了。
这些年,他也是非常关注长安城的作坊城的发展情况。
“这白云边,闻起来确实很不错,喝起来的口感也很好。
雅怡阁是豫章县最高端的酒楼。
很显然,曾星就是属于这样的人物。
既然到了人家酿酒作坊,试着品尝一下美酒,这基本上必然的操作。
陛下,等会我们继续往前就会达到桃村,那里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我们豫章县最近十几年的变化。”
越是这么想,长孙无忌就越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但是桃村基本上都是从草原上过来的人,他来这里干什么呢?”
不过白云边的口感确实不差,他倒也不至于说出什么违心话。
这么一来,阿史那勇总算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洪州这里有一个洪州书院,其实到时候可以让观狮山书院的教谕们跟洪州书院的学员们多沟通一下。
如果能够修筑一条像样的水泥道路,这自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政绩了。
我们大唐现在真正能够强力影响的也就是关内道。
就在阿史那勇跟阿塔图说着话的时候,远处的村口已经出现了一条长龙。
看看是不是在洪州设立一个桥梁研究所得了。
李世民在参观完了白云边酿酒作坊之后,就去雅怡阁接受了曾星等人的宴请。
很显然,去桃村视察,符合这个主题。
所以整个鳄鱼皮的供应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曾星的口才其实是很好的。
所以微臣觉得开发江南道,进一步的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提案。”
如果一个外地人不小心进入到桃村,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离开了大唐了呢。”
听了曾星的话,李世民想到了当年李宽第一次跟自己提草原战略的事情。
像是李世民这样的天子,在一些问题上面是不方便进行一些很是具体的讨论的。
有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县令,这是非常难得的。
江南道那么大,单单洪州四周就还有大量的良田尚待开发。
长安城能够有如今的稳定局面,徐文强和严良这两个警察署署长的功劳还是非常大的。”
像是有些沿海的州县,或是以捕鲸业为主,或是以养殖海带为主,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重点产业,这个州县的赋税收入才有可能不断的增加,百姓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
这让他对李宽当年提出的江南道大开发有了非常大的兴趣。
伴随着土豆、玉米和地瓜的引入,我们大唐的粮食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在那里可也看跟别处不一样的风景,也能看到我们洪州这些年发展很快的酿酒作坊的情况。”
他也不想掺和。
像是这个酒水酿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所以心中早已经没有鄙视商人的观念了。虽然白云边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李宽旗下的酿酒作坊,不过李世民并不以为意。
作为在豫章县待的最久的一任县令,曾星其实有很多升职的机会的。
以长孙家的影响力,到时候酿造的酒水的销量肯定是远远高于白云边的。
事实上,李世民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大唐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存在。
毕竟,哪怕桃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终究也还只是一个村子。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事实跟他想象的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李世民去到的都是大唐自己内部的领土,有些忌惮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在乎了。
等会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水稻抽穗的情况了?”
看来这阿塔图掌柜的酿酒技术还是很有独到之处啊。”
这些年他成立的白云边酿酒作坊已经成为我们豫章县乃至洪州最大的酿酒作坊,为朝廷贡献了不少的赋税。”
李世民兴致勃勃的跟着曾星朝着桃村而去。
阿史那勇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是进入大唐之后,还是跟着学习了识文断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白云边的带动下,我们豫章县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酿酒作坊。
遍观大唐的各个有名的州府,往往都是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的。
住习惯了帐篷,吃习惯了羊肉的他,来到豫章县之后甚至因为水土不服而大病了一场。
因为突厥人在我们豫章生活的很是愉快,所以往往也会不断的写信回去招呼更多的人过来这里定居。
豫章县之前的百姓,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机会喝酒的。
但是一个关内道肯定不是不够的,我们要把所有的道都纳入到朝廷的管控之中来。
反正学不到东西也无所谓,要是能够学到东西的话,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走,我们去桃村看一看吧。”
我们豫章县的十万百姓当中,突厥人的数量就占据到了将近万人。
只有十二年和十年的,则是会作为终端酒水在市面上售卖。
本来长孙无忌还没有想着要踩一踩他的,不过现在他冒出来了,长孙无忌自然就要发表一下不同的意见了。
好在李世民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跟普通百姓打交道的本事了。
不过自从太子殿下在十几年前巡视我们豫章的时候,提出捕捉鳄鱼的方案,让鳄鱼变成一种非常好的商品。
但是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难免有些事情要跟警察署打交道的。
长安城里头,勋贵官员多的是。
颜卫平再次的见缝插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毕竟李世民这一次南巡,目的就是要看一看大唐的江山,看一看大唐的风景,看一看各地的风土人情。
不过事情都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李世民已经记不清那么多具体的事情了。
只不过是几句话之后,就让阿塔图安心了不少。
借着这个机会,曾星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阿塔图虽然平时不怎么往外跑,但是并不表示他没有见识。
我们洪州也有一个水泥作坊,其实也是一直都想着修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水泥道路。
让大家提起江南道的时候,不再只是有苏杭那片区域。”
但是他不愿意跟洪州刺史等上官虚与委蛇,也不愿意跟权贵妥协,所以每每总是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以前唐俭的三儿子唐同人,似乎在豫章县待过,当初好像就是过来指导突厥人种植水稻的。
对于李宽提出来的一些概念,长孙无忌肯定是不认可的。
“阿史那勇,村子里怎么突然冒出了那么多的陌生人,看样子都还是身手很厉害的人物。
陛下,微臣倒是觉得今天这个酿酒作坊值得好好的参观一番呢。”
后面由于受伤后不大方便种植水稻了,所以他就开始研究酿酒的工艺。
……
至少我看到有几个孩童冲撞了他们,都没有什么事情的样子。
对于大唐赋税的增加情况,他也是比较了解的。
一个品牌是不可能把所有市场都给占据的。
如果不是曾星在豫章县的名望非常的高,颜卫平早就把他给拿下来了。
阿史那勇现在已经慢慢的回魂了,所以直接就取代了阿塔图,开始当起了酿酒作坊的讲解人。
狄仁杰看到长孙无忌或明或暗的在那里踩自己的师父,自然不干了。
你不送上一些好处,人家根本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把你当朋友。
洪州刺史感受到空气中的氛围似乎有点变化,赶紧插了一句话,将话题重新转移到了参观上面。
酿酒是非常消耗粮食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县衙肯定是不鼓励酿酒,甚至要限制酿酒作坊发展的。
“看来当年宽儿劝说朕让突厥人全部从草原上移走,让我们唐人百姓去到草原上开荒、放牧,通过修建更多的水泥道路和种植等各种措施,将草原牢牢的控制在朝廷手中的策略,还真的是对的啊。”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还有狄仁杰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这不是他能掺和的。
当年他还是洪州司马的时候,就跟曾星打交道,两人谈不上有什么矛盾,但是也没有特别大的交情。
“房相,正常来说,确实是会出现鳄鱼不够的情况。
不就是找理由嘛。
但是粮食价格下降的这个趋势,如果没有其他对策的话,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其他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补充而已。
长孙无忌想着自己府上今后也要发展酿酒业,自然是很想去好好的参观一下人家的酿酒作坊到底是怎么样的。
“之前《大唐日报》上面就有报道陛下南巡的事情,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行程,但是这件事肯定是真的。
对于发展交通,李世民现在已经算是比较热衷了。
“这个定位是很对的,酒水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虽然他所在的桃村,大部分都是跟着迁移过来的突厥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他那个部落的。
当初桃村坐落在章江边上,鳄鱼的数量是比较多的。
不过对于豫章县的百姓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事。
当然了,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争取把这点差距给抹平了。”
这么一来,我们白云边酿酒作坊必将成为大唐名列前茅的存在。”
如今想要升迁的话,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了。
如果自家将酿酒业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不是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呢?酿酒的利润到底有多高,长孙无忌虽然没有直接了解过,但是也能推测出一些信息来。
“曾县令,豫章县四周有大片的良田,如今都已经种上了双季水稻,百姓们已经初步的解决了吃饭问题。
曾星这个县令亲自给李世民介绍起了阿塔图。
“那个徐文强,微臣倒是见过几次,据说是马周手下的得力干将。
随处可见的湖泊虽然给江南道提供了非常丰厚的物产,但是这也给江南道的发展增加了许多的限制。
如果能够把这些土地都好好的利用起来的话,那么江南道也有望成为关内道一样的存在。
要不然将来一旦出现粮食问题,那些商家为了酿酒的利益,可能会进一步的加剧粮食问题的发展。”
“这都是贞观五年开始陆陆续续移民过来的,这些年几乎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但是也要说出来,要不然心中不爽。
他熬了那么多年才从洪州司马变成了洪州刺史。
特别是阿塔图还是一个突厥人。
哪怕是以前自己部落的,现在也不是你的属下了。
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江南道的情况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豫章县县令曾星站在李世民旁边,亲自担任了讲解员。
很显然,一支不属于这个地方应该出现的队伍,来到了桃村。
不过在国内的各个州县,鼓励饮酒的风气还是要控制。
哪怕是在洪州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也还是一个外地人。
没办法,他本来就是负责白云边酿酒作坊对外事宜,这个时候要是让阿塔图自己上,估计他连说话都不顺当了。
“之前有镇北道大开发的说法,后面也有辽东道大开发的说法。
“大唐皇帝陛下来我们豫章县了?长安城距离我们这么远,他也来了?”
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值得朝廷鼓励对草原牧民的高度酒贸易。
作为贞观二年的明经科进士,他的很多同窗都已经在各州担任要职,也就少数几个人才跟他一样在县令这个位置上蹉跎。
概念是一个搞了又一个,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到底哪一种发展方式才是最合适的,其实是有待讨论的。
李世民好不容易来到豫章县一次,这很可能是豫章县上下数百年来,第一次迎来帝王的巡视。
阿史那勇跟豫章县上下都非常熟悉了。
如今南洋的双季水稻应该已经在豫章县彻底的铺开了吧?
哪怕是加入了豫章县的户籍,但是一些人心中还是没有真正的接纳他的。
“陛下您说的太有道理了。其实我们县衙一直都在推动这方面的发展,想要将酿酒产业作为我们豫章县的支柱产业。
阿塔图是比较怕跟大唐官员打交道的。
这也算是让双方之间勉强还能共存。
豫章县作为江南道靠近岭南的州府,如果你们这里能够发展起来,可以辐射方圆数百里的区域。
这么一来,对于将来的桥梁修建工作来说,肯定会变得更加方便。”
好不容易能够薅羊毛了,颜卫平自然不会放过。
“具体的方案,朕就不管那么多了,你们自己去协调吧。
不过发展江南道的事情,朝廷一定会认真的考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