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狄仁杰发现的问题
豫章县衙已经被临时征用了。
李世民没有借宿在当地富商的院子当中,而是选择了居住在豫章县县衙里头。
本身各地的县衙基本上就是县令办公和生活的所在地,各种条件都不会差的。
虽然煤油灯已经在富贵人家当中比较普及,不过今天大堂里头还是加点了不少鲸油蜡烛。
让整个房间都显得明亮了许多。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李世民对于睡眠时间的需求明显在下降。
反正一个晚上能够真正的睡个六七个小时就算是不错了。
所以很多时候李世民干脆就晚一点睡觉。
作为长孙家的负责人,他是大唐这个国家的得利者。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让我想到了太子殿下最近在朝中抛出来的废道改省的提议,其实还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他可是很清楚,李宽是把狄仁杰当成是大唐未来的宰相来培养的。
在史书上肯定也会留下一些不好的记录。
但是作为尚书左仆射,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去想的。
现在看来,这个担忧是多虑了。”
“玄龄,此言差矣!
朝廷统治各地的直接机构是各个省份,朝廷通过掌控各个省份的机构来掌控各地。
“坚决摒弃之前突厥人自己的一些生活习俗,让他们彻底的融入到大唐的生活之中。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太多的麻烦。
“陛下圣明,微臣也觉得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机构的话,对于官员的需求立马就会大幅增加。
“封疆大吏?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像是原本扬州、苏州、杭州、明州等富裕的州府,可以考虑拆分到两个省份去,免得各个省份的发展状况差的太远。
“你说的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那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案吗?”
对于突厥人的孩子,最好就是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必须进入到小学进行学习。
大家对于陌生人也都保持了足够的友好。
这个时候,自然就要结合自己看到的情况,好好的思考一下怎么改革才是最适合的。
“你这当弟子的,还真是……”
各省和各州的官员都由朝廷来任命,这个时候,如果再把县令的任命权利也握着不放,那么各省各州的官员的权威性就比较难树立起来。
“玄龄,陛下好不容易才把全国各地的县令的任命权利收归为朝廷,现在你又把它给下放了,这样子不大好吧?”
这对很多官员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威慑力很强的事情。
“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前我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的将县令的任命权掌控住。
当然了,对于百姓嫁给突厥男人的事情,也可以适当的进行舆论引导,不要去歧视这样的行为。
至于各州下面的县,相关官员的任命权,就可以慢慢的下放到省里面去。
狄仁杰在李世民面前倒也没有那么的拘束。
最后就是可以鼓动一些突厥人去到澳洲和美洲,这些地方本来就很缺少人口。
要不然半夜醒来睡不着,那个感觉更不好。
“太子殿下如今不是已经成立了大唐邮局吗?到时候各个邮局都是不归属于当地官员管辖,百姓们可以随时将一些弹劾的信件传递到长安城。
如今的镇北道,有一半的人口都是我们大唐百姓,等到将来更多的水泥道路和铁路修建好之后,镇北道就算是彻底的纳入到了我们大唐的统治之中。
但是现在有那么好的成绩摆在那里,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这要各个州县积极的领会这个政策,然后推进新下去才行。
“除了看到的好事,你就没有看到什么不好的现象吗?朕就不信,大唐这么大,就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一旁的长孙无忌,立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种体制才运行了二十年,立马就要大规模的修改,其中的必要性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户部也有必要继续主持修建一些主要的干道,这样才能让我们大唐各个州县之间的联络变得紧密一些。
这让李世民心中暗自伤心了好几秒。
除此之外,各个省份下属的机构之中,有些是不归省里面管辖,而是直接听命于中央朝廷。
狄仁杰作为李宽的弟子,很多思想观念都受到李宽的影响。
长孙无忌这个顾虑,显然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像是废道改省,这是许多地方都在讨论的事情,回避是不可能回避的。
当然了,我觉得还有一招可以拿出来使用,就是规定各个省份一把手的任命时间。
突厥人的数量可能比历史上最多的时候还要多一些呢。
路上的百姓脸上,普遍都充满了笑容,一副满足的模样。
而李世民觉得气氛不是很对,也就干脆让他们两个先回房休息,让兰和把狄仁杰和兕子给叫过来说话。
无非就是到时候怎么一个实施方法而已。
房玄龄跟着李世民一起南巡,虽然没有什么政治任务,更多的都是吃喝玩乐。
这种信息传递的加快,必然也会饿让各地官员在做事的时候多了几分忌惮之心。
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如果能够把这些突厥人搞过去的话,他们除了依靠我们在大唐的势力之外,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
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那样对于我们大唐来说,意义就非常重大了。”
看到李世民都这么说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父皇,怀英说的也是实话呀。
再说了,废道改省是李宽提出来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但是大唐上下都已经这么讨论了。
长孙无忌自然也不会因为房玄龄的反驳就熄火了。
任何要在大唐面前强硬的国家,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对于百姓来说,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轻易不会起来渣反。
不过他却是觉得如果自己在一个省份内当官,肯定会拼命的想办法去扩大手中权力的。
毕竟他在蓝田县也不是白待的嘛。
“怀英,这一路上你也看了不少州县的情况了,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吗?”
这好话听多了没有什么感觉,他自然也想听一听真话。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自然能够理解长孙无忌的担忧是什么。
这么一来,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各个省份各自为政的风险。
“这个解决的方案,肯定不是单独的一种什么措施,可能要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考虑。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江南道改成好几个省份,然后由朝廷直接掌控各个省份的情况,对于提高朝廷的权威和统治力,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不通过酿酒消耗一部分的话,那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玄龄的这些提议不错,回头可以跟宽儿好好的交流一下。
废道改省,自然有它的独到优势,但是朝廷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官员,百姓的负担可能会变重。
长孙无忌再一次的给李宽上了一点眼药。
县令的任命权,确实是李世民费了一些精力才收回到自己手中的。
李世民今晚显然是想要考教一下狄仁杰。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平时的时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岭南道,有许多都是当地的寮人,这些人跟我们唐人的生活习惯很不一样。
将来不管是哪个部落想要跟我们抢地盘,都要承受大唐的怒火。”
像是江南道,东西横跨千里,算是大唐最大的一个道,也就是辽东道和镇北道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以跟它比一比。
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但是房玄龄肯定不能任由他在那里反对李宽的提议啊。
比如父皇您不是提到了开发江南道的事情吗?
政令不出颐和园,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
到时候朕回到长安城之后,再跟宽儿好好的商量一下吧。”
所以到时候各个省份军政肯定是要分开的,不能一个人军事和政务都同时管理。
就像是每个省份里头都有十八部对应的机构,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省份的数量比道的数量又会多很多。
“就以豫章县这里为例,只不过是十来万人的县,里面已经有差不多一万多的突厥人了。
但是现在废道改省之后,情况不一样了。
“收买人心这个说法,微臣是完全不认可的。
我倒是觉得师父之前提出的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还是一只都成立的。
不管是李世民在位,还是李宽在位,他肯定都是不希望大唐变得虚弱起来。
一个上下等级明确的多层级机构,用来管理各个州县是具备比较强的操作性的。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鼓动更多的突厥人取倭国女奴或者新罗女奴之类的为妻。
就以太子殿下的威望,也根本不需要收买人心。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这倒确实如此!之前朕还担心大力发展商业之后,虽然大唐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可能会造成礼乐崩坏。
这么一来,整个朝廷的官员数量可能直接就要翻一番了。
很多时候,甚至连二把手、三把手也都不是本地的。
李世民知道自己马上就要退下来了。
而像是湖南省和湖北省这些地方现在还比较落后一点,可以考虑把更多的一些地域划拨到这些省份,让他们有更加充分的发展潜力。
要不然各个州县都不想惹麻烦,最终就会让这些势力做大,最终出现朝廷不想看到的局面。
如果能够将天下划分成二三十个省份,那么朝廷通过控制各个省份来间接的掌控所有的州县。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再加上这几年整个大唐的人口数量都基本上翻了一番。
其他彼此互为对方长辈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见过。
兕子虽然平时在长安城的存在感不是很高。
听说各个州县这几年处理的小偷小摸的案子也少了不少。
虽然很难找到非常充分的证据去反驳长孙无忌。
等一会就继续整理方案,那晚上的作业还交不交了?
从这方面的角度考虑,师父当年从南洋引入双季水稻,又让人不远万里的前往美洲寻找土豆、玉米和地瓜,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至于出现本地官员带头叛乱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
李世民自然不会轻易的反驳房玄龄的提议。
兕子这个时候也站在一旁帮狄仁杰说话了。
“哦?具体是什么问题,说来朕听一听!”
长孙无忌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反驳房玄龄。
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什么。
许多州县这几年都在不断的修建粮仓。
最好就是尽快的形成一个方案,把这些将来的危险源都给解决了。”
并且通过这个操作,可以进一步的削弱世家大族对于地方的掌控,让朝廷的威严变得愈发的强盛。”
但是这个增幅肯定是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的。
各个省份的权利大了,一把手的想法自然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反正不要让人抓住毛病就是了。
狄仁杰作为一个深刻了解基层情况的人,自然很清楚这个时候的百姓生活是怎么样的。
甚至狄仁杰的一些主意,都还是他们两个一起商量之后的结果呢。
但是哪天朝廷有一些动荡的时候,这些突厥人聚集的地方就是一个个不稳定的源泉。
李世民很感兴趣的看着狄仁杰。
这些年二哥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要不然他当太子也不可能让那么多大臣心服口服。”
当然了,一些该做的表面功夫,他还是非常擅长的。
官员的任命权,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再说了,伴随着铁路和水泥道路的修建,大唐的交通变得越来越便捷。
狄仁杰说这话的时候,旁边的兕子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幽怨的表情。
这个宰相到底合格不合格,李世民自然非常的在意。
总之就是不要让一个地方聚集太多的突厥人,这样会让事情变得不可控。”
到时候尾大不调,不听中央朝廷的指令,就容易生出事情来。”
李世民看到狄仁杰三句话都不离李宽的大政方针,也很是无语。
像是对待突厥人这些外族人的态度,狄仁杰就比较强硬,并且发自内心的不信任他们。
这些小孩的思想一定要教育好,要不然将来这些人都是一个个的危险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