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时候,她的消息比顾炼还要更加灵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将各个州的情况给管理起来呢?道的设立,本身的目的是好的,但是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

这应该也是许多世家大族都在面临的一个窘境。

父女两人聊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家里长家里短的,说的都是朝中的事情或者商场上的事情。

程咬金看问题倒是看得非常透彻。

王杰叹了口气。

并且在每个乡镇里头,至少任命一名朝廷官员,让朝廷的统治能够真正的下沉到乡镇这个级别。”

看起来这个变化跟军方没有什么关系。

政令不出长安城的情况,就不大可能发生了。

作为殿中侍御史,贺勤劳的工作比杨本满要忙多了。

但是如果只需要面对十几二十个省份的话,那么肯定就可以把每个省份给管理起来了。

不得不说,武媚娘的见识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对于整个大唐的影响力来说,其实却是在下降的。

作为长安城里头最热门的话题,顾炼自然也是很感兴趣的。

既然治理一个县城需要那么多的人手,事实上也是存在这些人手,那就给他们正名,让他们堂堂正正的成为朝廷官员。

“大唐现在地域辽阔,各个道只是名义上属于各州的上级机构,实际上并没有行使相应的权利。

但是他又没有找到很好的反对理由。

这一次太子殿下提议要改道为省,你有没有想要变一变自己的位置呢/”

不管是为了太子党,还是为了许家,许敬宗显然都是需要能够提前布局的。

但是他带来的结果却是世家大族对州县的影响力的下降。”

难怪武媚娘要忍不住跟李宽聊一聊。

到时候,大唐必然进入到一个新时代。

按照我的理解,这么折腾之后,最坏的可能性就是朝廷白白提拔了一堆的官员,招募了一大帮的胥吏,费了不少的钱财,追踪这个省级机构还是没有顺利的组建起来。

估计吏部尚书的门槛都会被人踩平呢。

但是现在贺勤劳却是不知道要怎么刷存在感了。

李宽的改革,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哪怕是县城,朝廷的影响力也是非常薄弱的。

杨本满的看法跟贺勤劳显然是不大一样的。

中央朝廷通过管理各个省级机构来间接的管理各个州县。

对于许多背景不强的人官员来说,他们自然是很欢迎这样的改革的。

这个改道为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对世家大族的打压。

在这些省份刚刚成立的时候进入,显然是最合适的时机。

指不定哪天你就要去找杨本满借钱了呢。

但是如果要把道作为承接朝廷和州县的机构的话,那么朝廷十八部都需要在各个道里面设立相应的下属机构。

许敬宗府上,马周难得的跟他坐在一起喝酒。

虽然李宽承接大唐的权利的过程比较平稳,但是朝中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支持他的。

如果真的要按照现在传闻的那个方案去推进的话,那么大唐各地的官员数量估计要直接翻一番了。

顾炼也不例外。

不过对于掌控了当地权势的勋贵世家来说,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整个御史台里面,找杨本满借过钱的人,那是一点也不少。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省的级别跟十八部应该是相同的。

“怎么?你从外面听到了一些什么特别的消息吗?”

这就相当于朝廷直接在管辖全国各个州府。

大唐那么大,到时候至少需要二十几个省份来管理全国各地。

然后在各个县里头,很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机构。

金胜强很清楚自己应该给金城那边反馈什么信息才是最合适的。

王杰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理由。

在此之前,很多胥吏其实是通过县令的幕僚的形式在为朝廷服务的。

当官的,无非就是谁能决定自己的乌纱帽,他们就听谁的。

要不然硬的在那里反对的话,效果是很差的。”

“使臣,这个太子殿下也太能折腾了吧?唐女王殿下安排人组建新罗邮局的信件才送出去没几天呢。

但是各个折冲府分布在各地,要不要结合这个改革做一些调整,这却是需要大家去考虑的。

虽然一口气增加了不少位置,但是也不见得轮得到我。”

如今朝中最受关注的事情就是大唐邮局的事情,以及刚刚冒出来的改道为省。

像是这样的分析工作,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

只要刺史能够按时的缴纳赋税,确保每年的赋税收入和人口是增加的。

现在这个事情只是刚刚冒出来,等到以后的方向比较明确之后。

卢宣这样的世家子弟,眼光都是不会差的。

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因为顾盼盼说的这个可能性,完全是存在的。

甚至在我们军事学院里头,有必要专门的组织一批人手去研究这个改革对于军队的调动的影响。

直接将‘道’改为‘省’,显然是不行的。

只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要把各个道真的改为省,然后选择一个州府作为省府,朝廷安排相应的人员去到各个省府管理本省的事情,这个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如果能够让各省份都成立御史局的话,那么我们很多御史就立马有了高升的机会。

……

他是不可能让各个省份的负责人变成军政一把手的。

与此同时,胥吏的招募也可以增加。

“如果朝廷真的能够把这个事情落实下去的话,那么今后我们御史台是不是也有必要进一步的在各个省份里头也设置下属机构呢?这样对于监督当地官员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她是真的想要解决一些问题的。

很显然,这个事情,对于御史台来说,确实是一个契机啊。

宽儿是非常有主见的一个人,政务上的事情,他一般都是不会询问我的。

并且大唐的军队,有了皇家军事学院之后,已经很难变成某个人的私人军队了。

只是简单的改个叫法的话,不可能能够达到目的吧?除非进一步的赋予各个省的机构更大的权利,让他们有权利直接管辖下面的各个州县。

顾盼盼看问题的角度比较特别。

那现在就好好的管理起来咯。

这就意味着一下子就多了十几二十个各部部长级别的官员。

太原王氏不傻,自然不会主动的跳出来当出头鸟。

而李宽成为太子之后,马周和许敬宗各自负责一大块事情,又非常的忙碌。

至于各个乡镇,更是本地豪族自己在治理。

贺勤劳今天主动的来到了杨本满的府上,跟他商讨着一些朝中的事情。

虽然有道这个基础在那里,但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现在的划分方法显然是不符合他的要求的。

毕竟十二卫又不会因为这个变化而有什么大的调整。

很多藏污纳垢的情况,就立马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

因为越是改革,机会就越多,他们才能有机会升官。

现在太子殿下监国,今后这样的打压只会更加强烈,不可能变弱。

这个时候,想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拉拢人心,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或者说组建起来之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合居中,卢宣跟王杰单独在一处雅间里头,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交谈着看法。

如果真的对御史台有好处的话,那我们也可以在下一次的朝会上表示御史台对改革的支持。”

相当于把他们传承的基础都给挖掉了。

可是整个大唐有那么多的州府,朝廷要全部管理过来,是不大现实的。

“这个事情,你再找几个人商量一下。

这么多的机构就意味着大量的官员有了新的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提议有可能也会有许多人支持的。”

这么大的区域,哪怕是改为江南省了,肯定也是管理不过来的。”

我也不想他们整天都盯着我们啊。”

虽然早年也因为范阳麻布铺子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但是现在大家都去售卖布了,这个事情慢慢的就放下了。

程咬金也想有一帮专业的人给自己提供分析意见。

正常情况下,御史台肯定要针对这些事情发表一下意见,刷一刷存在感了。

贺勤劳听了杨本满的话之后,也算是立马就搞清楚了其中的逻辑。

不急不急的将嘴里面的一口牛肉块咽下去之后,顾炼抬起头来看着顾盼盼。

这个改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要不然过个几年之后,长安县县令要想直接成为省一二把手,估计还是非常困难的。”

五姓七望,每个家族都至少在当地的州府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杨兄,你说这件事上面,我们御史台应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呢?”

金胜强的这个观点,显然也是颇为新颖。

毕竟李宽顶多就负责任命各省的主要负责人,下面还有很多具体的官员,任命权利就下放给了吏部了。

这里面,不会有太多的勋贵世家子弟。

李宽搞这个改革,自然要吸取历史上唐朝末年各个节度使权利太大的问题。

军方在朝会上虽然比较少发表声音,但是在关键时候,该说的话那是一句也不会少的。

作为李宽的股肱之臣,马周和许敬宗的接触不少,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却是谈不上多么的融洽。

通过乡长或者镇长,来对各个里长、村正进行管理,可以确实的把握各个乡村的情况。

这方面,要想影响李宽,最适合的人选显然是王玄策了。

这种事情上面,可信度是高是低,还是非常关键的。

“嗯,我会尽可能的收集长安城各方势力对于这个提议的意见和态度。

我担心这一次也会是这样的。”

这个变化到底只是表面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还是会深层次的影响大唐的官僚体制,我就完全推测不出来了。

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让朝廷的治理下沉到乡镇的话,那个意义还真是非常不凡。

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廷往往不会有特别多的管辖了。

“你说的没有错,这个方案显然是没有办法完全照搬到国内的。

但是这么一来,各个省级机构的负责人,权利就太大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坏的情况就是朝廷任命了各个省份的官员,然后这些官员在当地乱搞一气咯。”

“我能有什么特别消息,太子殿下这次又没有刻意的要去隐瞒什么。

军官和后勤补给都掌握在朝廷手中,李宽就不用担心各个省份能够通过军队搞出什么大乱子出来。

马周作为警察署署长,虽然很关系朝局,但是对于朝中的很多安排,他显然是没有特别大的发言权的。

他基本上很快就准确的把握到了李宽的想法。

这些年来,他一直兼任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负责人。

最关键的是这一招对世家大族的打击,是最大的。

不管是卢家还是王家,都是一样的。

按照我的设想,今后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县级衙门的实力,扩大县级衙门的机构体制。

“如果御史台以及其他各部都有机会在各个省份设立下属机构的话,那么最终太子殿下的这个提议,很可能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呢。

女王殿下对于这些东西应该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显然不是李宽希望看到的场景。

“没错!一个县城只有县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改革之后,最坏的情况,朝廷会损失什么呢?”

但是到时候太子殿下估计会大量的使用原来楚王府的人马。

从今往后,这个天下就真的是朝廷的天下了。

这应该是李宽最想要做的事情。

但是像是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他们在当地那就真的是土皇帝啊。

顾盼盼经常去找武郭玩,也时不时的会去找武媚娘和李宽。

按照现在的这个体制,他们也没有办法行使什么权利。

“这么多年来,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他们打压世家大族的心思是从来都没有放下过的。

家族族长说的话,绝对比李世民要管用。

杨本满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

“已经嫁出去的女儿,怎么可能回家跟我说这些事情呢。

许敬宗眼中最看重的就是利益。

“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大唐一下子就增加了至少数千名官员?这里面牵扯到的各方利益,肯定是非常大的呢。”

不过这一次我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自然不是要简单地进行改革,而是要彻底的改变现在中央朝廷治理地方的方法。

要不然世家大族也不可能绵延几百年而不倒。

不过,听了她的话之后,顾炼却是难得的没有反对。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干脆改一改,在州府和中央十八部之间,设立省级机构。

不过加强中央朝廷的统治,这个相应的一些措施,却是可以尽快的整理出来送到金城那边去。

以太子殿下的风格,肯定是会对这些官员的权利进行一些限制,让各方势力保持平衡。

不说二十一世纪,哪怕是在明清时期,也已经是这样的结构的了。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改道为省的提议,这一个接一个的动作,让人应接不暇啊。”

不说太子殿下有没有跟她提过这个事情,哪怕是有,她也不会跟我说的。”

她倒是不担心各个省份能不能把州县管理起来,只要充分授权,肯定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如果省级机构的负责人能够有权利决定下面官员的帽子,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听话。

不管这些官员从哪里来,本身的做事风格不可能跟大环境有明显不一样的。

太原王氏可能因为太原是李唐起家的地方,在当地还做不到一手遮天。

那么他们配合推进朝廷的一些事情的积极性,,肯定就会比现在的要高。

杨本满显然是支持贺勤劳的这个提议的。

犯不着啊。

因为之前的时候,大家都是联手起来对付长孙党等各方势力,没有那么的时间在内部争权夺利。

“我觉得针对这个改革,现在这个事情才是我们御史台最需要考虑的。

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事情显然是一件大事,并且影响可能很是深远。

反正在长安城也有在长安城的好处。”

再加上伴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兴趣慢慢的转移到了军事学院这边了。

许敬宗倒也没有想着要把这个功劳给独吞了。

虽然具体的方案没有那么快的确定下来,但是要让省成为大唐主要的统计架构,这个方向已经透露出来了。

杨本满现在在御史台的地位比较超然。

我估计除了王玄策之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提议呢。”

听说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个王玄武,掌握了一支堪比百骑司的情报力量。

但是大唐那么大,就只有十来个道,也就是十几个省份,到时候各个省份的权利会不会太大了?

无他,结合后世的情况进行简化就可以了。

所以倒也没有表现的多么迫切。

不过顾盼盼那是什么人,对于自己阿耶很了解的。

只是看到顾炼的反应,就知道他心动了。

“这个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会去试着推一推的。”

还是万字大章,还是求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