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京华风云
李宽的第二把火才刚刚点起来,大家都以为这段时间的重点就是大唐邮局的组建了。
结果没有想到李宽一转眼就在朝堂之中抛出了一个改道为省,将原本很虚的“道”的统治结构,转为掌握实权的“省”。
虽然李宽只是在朝会上抛出了这么一个提议,真正的实施肯定没有那么快。
甚至可以肯定,这个提议在今年内都不会落地。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夫君,现在突然之间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一点?”
武媚娘一直都是很关注朝政大事的。
改“道”为“省”的事情冒出来之后,她忍了一天,还是没有忍住,问了李宽。
如果有什么军事方面的改革,他倒是有可能问一问我的意见。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但是这么一个改革之后,我们军队的布置和管理,需要怎么进行调整,这个却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的。
至于偶尔一些人脑子进了水,要搞事,那也可以把局面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
“不怕你笑话,我知道这个事情的时间可能比你还要晚呢。
“能够成功自然再好不过了,不行的话也没有什么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州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大世家的控制之中,或者是联合控制之中。
那些省的一把手都是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
一旦天下的局面出现动荡,这些县就会成为动荡的源泉,成为很多野心家的沃土。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让太子党的实力充分扩大,就有许多东西需要考虑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唐现在百业待兴,太子殿下有无数种办法可以安置一批人员。
享受了这么多年好处的他们,自然是不希望丢失这样的好处。
总不可能也把它们分成十来个省份,然后再进一步的分成州和县吧?如果这样的话,到时候就遍地都是官员胥吏了。”
只有给权利增加一些列的制衡,寻找一个权利平衡点,才能让各个省级机构稳定运行。”
虽然从财力上来说,太原王氏整体还是在增加之中的。
“嗯,我们各自回去做一个方案出来,然后改天再对一下这个方案的优劣,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案去给太子殿下进行汇报吧。”
哪怕是有些变化,也是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我们肯定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
现在的情况,自然是没有哪个省份敢跳出来作乱,但是以后就很难说了。”
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央、省、州、县的结构体系,在后世是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的。
“嗯,尽量往这个方面去鼓动吧。
拉拢更多的人手支持自己,这也一样是新官需要考虑的问题。
尝试过权利滋味的人,那是很难舍弃手中的权利的。
特别是在看政治事件上面,他们的政治嗅觉,往往比一般人要敏锐很多。
说句不好听的,朝中大臣能够全部记清楚每个州府的刺史的人员,估计都没有几个。
“打压大的世家,扶持各路作坊主和商家,以及推动各地农户积极的种植新式植物,承包更多的土地,让这些普通农户变成小地主。
“没问题,我脑中已经有一些想法了,到时候形成具体方案之后,我们再讨论。”
这让御史台这段时间的情况变得复杂了很多。
武媚娘今天找李宽聊天,显然不是胡搅蛮缠而来。
“如今之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改革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
这么一来,我们御史台就有了发挥的舞台呢。”
当年从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如今很多人都已经在各个州县里头小有成就了。
要是这个时候太原王氏首先跳出来,那就被当成“鸡”给杀了。
现在看来,新罗的公务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王杰跟李宽也不是第一天打交道的了。
没有几个当官的是不想升官的。
但是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太子殿下做事情,总是会找到一些其他人没有发现的切入点。
让整个天下都听从中央朝廷的指示,将各地的许多权利给收了回去。”
但是涉及到朝廷统治体系的改革,特别还是李世民刚刚南巡没多久的时候就抛出来这样的改革,还是非常敏感的。
金大棒本来以为忙完了大唐邮局相关事情的汇报之后,自己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朝廷不是想要加强对省的管理吗?
顾炼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因为自己的原因去求人。
许敬宗对李宽的心思揣摩还是非常到位的。
……
“不,这个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这一次的改革,虽然看起来跟这些事情没有关系,但是其实本质上还是李宽想要加强对天下的控制。
哪怕只是一个九品的胥吏,至少也是一个朝廷的正式官员,对于大家的吸引力应该是很强的。”
程静雯不管是知不知道这个事情,显然都是不合适提前跟程咬金说的。
这么一来,对县级机构的管理也可以进一步的深化,让更多的胥吏成为朝廷官员。”
因为州府上面面临的管理任务变多了,各个省份的省府肯定也比长安城近,官员们承受的压力肯定会比现在大。
像是江南道,通知区域东西将近两千里,南北也有差不多两千里。
原本各个道的官员数量,显然是没有办法满足要求的。
“原本我们王氏嫡女成为了太子妃,我还以为将来朝廷打压世家的动力应该没有那么强了。
很显然,原本大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意义的改革,背后居然蕴含着那么多的动作。
至于你说的省级机构的负责人的权利问题,这确实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回头我们再跟王玄策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先把太子殿下的意思先给搞透彻了,然后拿出骑马的具体方案出来。”
大唐可没有军人不能干政的说法。
这对于大唐御史队伍的发展壮大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的。
“王兄,针对太子殿下突然抛出来的改道为省的提议,你有什么看法?”
“找个合适的机会,我跟媚娘提一嘴吧。
御史队伍变得越强大,杨本满作为其中一员,也能享受到不少的福利。
李宽成为监国太子以来,三把火刚刚烧起来。
“许兄,太子殿下让大家讨论一下改道为省的事情,你觉得他只是想要投石问路,还是真的想要这样子做呢?”
这种更加严密的上下级体系,才能真正的将大唐的州县给管理起来。”
卢宣也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五姓七望之中,太原王氏这两年应该是最受伤的。
整个长安城里头,跑官的人员绝对数不胜数。
很多时候也都是会找人商量一下。
“现在已经有‘道’了,把道改为省就能达到目的了吗?
范阳卢氏因为卢照邻以及房玄龄夫人的原因,跟太子党的关系其实还算过得去。
不受监控的权利,不管是在哪个层次上面,都是很危险的。
只不过这个手法做的非常隐晦,一般人想不到这一点,也不会去往这方面想。
我觉得以阿耶您的能力,当一个省份的一把手或者是二把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职位,大家都是乐意看到的。”
好好的外戚,现在做不成了。
金大棒显然对于新罗和大唐的差异,也有几分了解。
接下来各个省份的官员再把各个州府给管理起来。
杨本满继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但是也有一些御史却是觉得自己可以成为李宽的魏征,想要通过各种弹劾来引起李宽的注意。
人家又那么多的钱财,轻易的谁也不会去跟杨本满过不去。
按照太子殿下的习惯,这些官员肯定都是会任命他信任的人。
哪怕是有些人还想要搞小动作,难度也会大很多。
我们本身的国土面积,连关内道都不如。
尚书省要面对整个大唐那么多的州县,肯定是管理不过来的。
“如果是陛下提出这个提议,那么我觉得不见得需要那么特别的去关注,因为最终的变化可能不会很大。
以往的时候,李宽不管是抛出什么大方案出来,往往都是有迹象可言的。
听顾盼盼这么一说,顾炼脸上稍微有点失望。
以前的时候,各个州虽然也在朝廷任命的刺史的管理之中。
“知节,太子殿下的这个改革方案,事前有跟你沟通过吗?”
现在太子殿下想要改变这个格局,估计也没有那么简单。
李宽这个提议,让武媚娘听了心情颇为激动。
“可不是嘛!一旦整个改革方案正式确定,那么相关的人事安排,肯定能够让长安城好几个月都变得不安分。
我们最好也联合一些大臣,让朝廷意识到这么改革,对朝廷其实没有好处。
贺勤劳皱着眉头想着这个问题。
“二十几个省份?如果是这样的话,倒确实是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我刚才担忧的问题。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却是有点突然。
警察总署跟教育部之间,想要有什么大矛盾,也有点困难。
这不利于增强朝廷的影响力。
如今要在乡镇里头设立管理机构,哪怕只是任命一个乡长或者镇长,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李宽成为监国太子之后,御史台的一些御史,也有所收敛了。
现在换上李宽这个最难搞的人在位,以后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没想到九皇子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这么一来,就相当于朝廷对于各个州县的管辖权利,变大了。”
这要是真的成功了,那么中央朝廷的权威性立马就上来了。
贺勤劳自然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每个省份下面治理五到十个州府,每个州府下面再治理五到十个县。
“贺兄,这个改革是好是坏,最终的情况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顾盼盼今天难得的跟顾炼一起吃了个晚饭。
不管是从各部抽调人口去支援海外的城池,还是新成立一些机构去安插人员。
然后把大唐朝廷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给整理出来。”
方法到时候肯定是比问题多的。
“说的也是!文官那边的事情,应该是轮不到我们插手的。
“没错!今后我准备进一步的加大科举取士的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朝廷。
要知道。现在各个县衙的官员胥吏,虽然已经有一部分是书院学员,但是主要的还是当地豪族世家子弟。
这一次突然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应该不是心血来潮之后的结果。
……
贺勤劳显然不是那么看好这一次的改革。
这样既能让中央朝廷能够切实的将各个省份管理起来,也能让各个省份能够将下面的州县认真的进行管理。
固然,这可能是因为只是一个讨论方案,没有那么快落实,也不一定就会落实,所以比较轻易的抛出来了。
“最坏的情况下朝廷会损失什么?”
“难道连太子妃娘娘都不知道吗?”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里头,秦琼将程咬金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头。
甚至下面州县的一部分官员的任命权利,也可以下放到省级机构。
大家都知道杨本满对仕途已经没有特别的追求了。
“是啊,但是如果我们新罗王国也学习这一招的话,情况就比较尴尬了。
所以到时候注定了会有一大批人升官的。
但是州府内的很多事情,朝廷其实管理到的不多。
当然了,真要是说什么大矛盾,倒也没有。
自己猜的跟得到的内幕消息,可信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这么多年来,太原王氏也没有少在李宽手中吃过亏。
程咬金倒也没有生气。
“就怕现在任命了一大堆的官员,到时候搞不下去之后,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呢。”
“阿耶,你这个长安县县令已经做了好几年了,级别也不比一般的刺史要低。
李宽抛出这么一个提议出来,显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这样的话,李宽有了台阶下,我们也不用硬扛着在那里作对。
然后分析看看各个折冲府的管理需不需要进行变化。”
“阿耶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是在长安城附近,或者是江南老家那里的省份能有一个好的位置,自然是最好的。
让小地主变成中型地主,让大唐各处都有更多支持他的声音。
但是今后很可能就不一样了。
再说了,这些官员自然也怕自己一上任就把事情搞扎了,所以不会乱来。
“贺兄,你总算是开窍了。”
但是太子殿下的话,说实在的,他的心思我猜不透。
顶多就是州的叫法,不同时期有点不同。
比如到时候省份的负责人,我们需要安插什么人手进去,安插多少人进去,这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这个时候两个人合作,显然要比单打独到要合适。
太子殿下虽然负责监国,但是有些事情显然也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马周品了一口青雀葡萄酒,皱着眉头说道。
历朝历代,还真是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做到了这一点。
“我也比较担心!这次改革,我听说是要让各个省份有实际的管理权限。
“下沉到乡镇级别?”
新罗使臣府邸里头,金大棒很是郁闷的站在金胜强面前吐槽。
要不然有时候他也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那么各省的官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他们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这估计是太子殿下拉拢人心的一个目的之一吧。”
目前的这个改革里头,蕴含的利益是比近年来任何一次的朝中大事都要大的。
乡镇这个地方,一直都是本地豪族的地盘。
这个变化虽然不可能跟程家没有关系,但是跟程家的关系却是一点也不密切。
最好就是形式上的把道该成了省,各方面都不要做太大的改动。
“我自己猜的,但是我对自己的猜测很有信心。”
很显然,这一次的改革之后,会新产生一大堆的官员。
武媚娘听了这话之后,愣了一下。
那么大一个县城,朝廷如果不管理起来,就会成为世家大族的势力。
“媚娘,你说的没有错,如果只是简单的改革的话,确实是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大唐的将来埋下隐患。
不管是哪方面的势力,肯定都是想要分一杯羹的。
顾盼盼还是很有孝心的,已经在帮自己阿耶谋划未来了。
卢宣很是担忧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可以有!我们军事学院里头,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直接用来培养作战人才的。
“这是你猜测出来的,还是东宫里面谁跟你说的?”
“太子殿下做事情,从来都是谋而后定的。
很多人不见得能够看清楚最终的影响,但是李宽自己是很知道要达到什么程度的。
“道这个机构,在前隋本身就是没有的,大唐加了这个体制之后,并没有起到特别明显的作用。
简直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以前各个道,其实是没有什么官员和胥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