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跟长孙无忌两个人就在那里斗了起来。果断的选择了使用阳谋。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那么我们把蒸汽机车作坊单独拿到大唐股票交易所里头上市交易,估计立马就能让劳掌柜您的身家增加几万贯呢。”
最关键的是操作这个事情的吕小北,完全就是观狮山书院的人,铁杆的不能再铁杆的太子党。
当然了,这个举报的过程肯定也没有那么简单,当地官员也肯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拦。
所以到时候我们的产品出来之后,一定会给人很大的惊喜。
最关键的是这些事情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是一个很值得让人感到怀疑的东西。
这么一来,两个人搭配着展开工作,既能解决当地的一些具体问题,也能及时的跟长安城这里保持沟通。”
他们需要多少辆马车,有什么特别要求,这些都应该对外公开,然后让所有的商家都参与到报价之中。
这些特殊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别人有什么新的进度,他基本上都搞得比较清楚了。
李宽如今已经开始接受一部分百骑司的力量了,所以对于今后情报调查局跟百骑司的分工,他自然也是有一些考虑的。
等他们两个争论的差不多了,李世民才说道:“很多年前,宽儿曾经跟朕提到过三个有利于的说法。
并且我们的信件传递效率,肯定是要比大唐快的。
不过到了现在,他就完全不管了。
如果我们的手摇煤油发动机能够顺利的研究出来,到时候直接取代马匹,拉着车厢到处跑动,肯定会比马车方便很多。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是非常讲究遵守商业规则,希望大唐的商业都能在规则内进行发展吗?那么这个大唐邮局的马车购买,也应该按照规则来购买啊。
并且,这对于安稳人心来说,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了!大唐立国以来,统治区域越来越广,如今更是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海外各地了。
“御史台的那帮人也不傻,这个事情虽然耗费巨大,但是不管是对于勋贵世家,还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
这一次太子殿下一口气要求建立起全国各道、州、县的邮局体制,自然也是给了充分的支持的。
这样的监国太子,恐怕会搞出事情出来啊。”
要不然他们今天可以做出这样的出格事情,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对李宽下手了。
没办法,长孙家现在变得有点落魄,明显是李宽的罪过啊。
“阿耶您放心,我知道事情的轻重的。
在之前,情报调查局的力量,更多的都是集中在长安城及边疆州县、朝鲜半岛和倭国等地。
“我承认工商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大唐的繁荣富强来说是有很大的用处的。
作为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教谕,这些年他也是研究了不少商业案例。
“太子殿下您放心,情报调查局肯定不会干扰大唐邮局的运转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可不是这样。
……
到时候要是被人抢了先怎么办?”
“大唐邮局的首要目的是要确保各地之间信件的顺利流通。
通过大唐邮局的建立,各地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相关的信息,促进商品的流动。
你想一想啊,一封信如果要从长安城送到永平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啊?
大唐地域辽阔,特别是辽东道、镇北道等地方,一个县的面积比关内道一个州的面积还要广阔。
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除此之外,李宽也准备在警察部里面成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内部的一些防间谍之类的工作。
我准备首先把各个州的邮局给建立起来。
这么一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劳汉三的商业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总不可能到时候任何报纸都不报道大唐邮局的情况吧?
这方面,我们劳牛运输队涉及的很少。”
各个书院一旦有什么进度,都很是主动的把自己的论文给发表出来。
作为首个全面唐化的番邦属国,新罗现在几乎是什么都跟着学习大唐。
半年内能够送到,就算是快的了。
“既然你觉得可以试一试,那就试一试吧。
那个吕小北,我也是认识的。
在萧锴眼中,人口调查也好,大唐邮局也好,基本上都是不会直接产生收益的事情。
要不然的话,他们首次采办就不是要五百架奔驰四轮马车了。
不过就现在这个认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所以他很是坦诚的把自己安插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的目的。
劳汉三的看法显然没有荆木那么乐观。
要是运气好的话,指不定今年就可以推出第一台搭载了这种发动机的车辆呢。”
“陛下,这段时间,长安城送过来的奏折数不胜数,太子殿下刚开始的时候还老老实实的上朝。
所谓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国家的治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自己如果一口气拿下五百架的订单的话,也可以给一个更低的价格。
房玄龄现在已经不避讳了,直接表明了自己支持李宽的态度。
对于李宽,王玄武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隐瞒。
大唐邮局真正会给大唐带来什么影响,却是没有几个人知道。
而百骑司则是监视百官,监察民间的机构,到时候整改一下,尽量往这个方面发展。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韦思仁很不满,一时半刻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切入进去。
吕小北对自己将要负责的事情,显然是信心满满。
韦思仁自然是对大唐邮局现在的马车采办事情不满的。
要让他一二三四的说出特别多的好处,也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金大棒虽然在面对唐人的时候显得很自卑。
这种窝里横的样子,完全就是跟着金胜强学习的。
这些年,由于商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在作坊城中的一处院子,吕小北刚刚回到府中,就被自己阿耶叫到了跟前。
虽然这几天好多人都在讨论,但是也只是凑热闹的讨论而已。
举个例子,如果岭南道有个小县城里头有人要举报某个贪官污吏,那么他只需要往邮箱里头投放一封信,成本非常的低。
姜还是老的辣。
但是在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又显得很牛掰的样子。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监察百官只是其中一个效果,最关键的还是大唐邮局加速了大唐各地之间的信息和货物的流通。
像是岭南的水果,在本地可能一文不值。
萧瑀那可是三朝元老,说不定到时候都是四朝元老了。
听李宽的话,王玄武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做成了,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不过吕小北显然是已经把大的框架给屡清楚了。
吕强显然没有自己的儿子那么乐观。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在李世民面前给他上一上眼药水。
特别是李宽对于大唐商业的态度,他们这些商家就更加清楚几分了。
萧锴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大唐邮局的意义,不过自己阿耶都表示了认可,他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但是制作成罐头之后,在长安城就能卖上好的价格。
所以我们的很多发现,可以不着急发表到杂志上去,留给自己慢慢的研究。
“太子殿下运筹帷幄,哪怕没有每天都参加朝会,也能让朝廷运作的井井有条,这说明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哪怕你是新罗贵族,人家也是看不起你的。
但是只是参照后世手扶拖拉机的水平,制作一个简陋版的样品出来,还是很有可能的。
更有甚者,直接就通过报社的写手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发现发表在了报纸上面。
但是至少相当于给各个官员做事多了一个掣肘的东西,让那些官员不至于有天高皇帝远,做事乱来的想法。”
将质量,城南马车行是绝对不敢说自己的质量比奔驰四轮马车作坊生产的要好的。
但是大家还是要尽量的守规矩,不能乱来。
“先是搞出面向全国的人口调查,然后现在又是组建什么大唐邮局。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提出这样的建议,那就相当于把他们给得罪狠了呢。”
“既然你已经有了主意,那就大胆的去做吧。
要是这一次我们能够把他们吃到嘴里面的肥肉给撬下来一块,那么也算是扬名立万了。”
长孙无忌虽然知道李宽将来登基为帝,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小北,这一次你可是处在风口浪尖,务必要把这个事情搞好,要不然就对不起太子殿下的看重了。”
哪怕是他们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还非常的片面,非常的肤浅,但是他们却是选择了跟随。
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却是非常的多。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变革的成本或者说是代价太大了。
但是如果是放在现在,人家要翻山越岭的来长安城举报,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蒸汽机车作坊正在研究的产品,将来有可能进入到大唐邮局,取代奔驰四轮马车?”
这么多年来,大唐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没有出错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要跟随。
韦思仁终归还是同意了韦宝的方案。
情报调查局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外的。
而我们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作坊,对于发表论文的述求远远没有他们那么强烈。
“反正按照您的意思,太子殿下搞出来的这个大唐邮局,我们配合着做好就是了,对吧?”
不给奔驰四轮马车拖一拖后腿,自己这边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虽然这种影响可能不是那么的直接,但是一旦大唐各地的消息能够比较畅通的流通,那么间接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陛下如今已经南巡了,朝中几乎都是太子殿下说了算,我们应该要怎么阻拦这个事情比较好呢?”
不管是书院的质量怎么样,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费这么多的钱财去搞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让人感到怀疑啊。”
至少长孙无忌是这么认为的。
萧府之中,萧锴跟年迈的萧瑀在书房之中说着话。
韦思仁现在也学聪明了,不会傻傻的什么时候都让御史台的相好出手。
金胜强觉得自己这一次占便宜是稳稳的事情了。
像是华亭县那个地方,现在完全就是一片农田和滩涂地,谁能想到哪里将来会是华夏大地最发达的城市所在呢?
太子殿下一向是支持新鲜事物的,大唐邮局的那些人投其所好,肯定也会考虑采办一批我们的新式货车。
“话是这么说,但是要真的把这个大唐邮局搞好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新罗的国土面积没有那么大,如果设立新罗邮局的话,不需要费特别大就可以顺利的运行起来。
但是自己这边是什么情况,人家压根就啥也不知道。
“我的观点跟你不大一样,你会有这个想法,说明你的格局还是太低了。
韦宝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脑子尽量变得清醒。
这么一比较的话,就觉得这个事情好像有点不值得去做了。
那户部每年费那么多的钱财去修建水泥道和铁路,那就更加应该反对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没有?”
荆木的这个提议很是新奇。
但是在邮局这个事情上面,我们船小好调头,还真可能做得比大唐邮局要好。
萧瑀随便举了一个大唐邮局带来的影响的例子。
有太子殿下的支持,这个事情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大唐邮局的成立,有点突然。
只能说不通的时代,城市发展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到时候就可以组装出我们第一台验证机,然后再不断的改进。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再从各个地方挖一批匠人过来,争取尽快的把能够使用的发动机给制作出来。
虽然新罗每年都有很多勋贵子弟寻找了去长安城游学,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去大唐的。
这个时候,韦思仁难得的犹豫了起来。
其实这个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不见得就那么的困难。
这事扬名立万的好时候啊。
很显然,他发现使用阴谋诡计没有用之后。
如今听了荆木的话,他对这个项目有了充分的信心。
当然了,他这个理由倒也不是完全乱说的。
就连十八部的结构,金胜曼权衡利弊之后,也选择了跟随。
这个优惠价,肯定比自己现在正在售卖的价格要低。
书院里头各个学院的结构都跟观狮山书院一模一样。
这个时候,自然就有必要再加一把火,把事情搞得热闹一点。
劳汉三听了之后非常感兴趣。
更多的时候,他们在乎的是名声。
萧瑀虽然能够感受到大唐邮局的好处,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他提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之中,及时跟唐尚书和王掌柜保持沟通,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意孤行。”
现在的情况确实就像是劳汉三说的那样。
发动机项目太重要了,哪怕是商场老将劳汉三,此时也有点心绪不宁。
虽然我没有完全搞明白大唐太子殿下的想法,但是这个事情应该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要不然的话,大家都跟无头苍蝇一样,那就麻烦了。
背后还有李宽这个大唐太子撑腰,哪里是劳汉三这么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商人可以比的?
人家大唐邮局是隶属于户部的,相当于后世财政部直属的大型国企。
现在户部是划拨了不少的经费给他们,但是以后总不能每年都依靠户部吧。
哪像是后世,襄阳别说是前十名了,前一百名都不知道有没有它。
但是要怎么把这个局面给翻转过来,他却是还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
在研究煤油发动机的作坊可不仅仅是我们呢。
“嗯,好好配合一下吧,特别是涉及到江南老家那边,不要掉链子了。”
所以只要有了新的成果,他们立马就会在杂志上进行发表。
“这有什么关系呢。
太子殿下已经把大的框架给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各个州县的事情具体落实下去而已。
哪怕就是一次性购买五千架马车,也不算夸张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现在就跟一个太上皇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大唐已经开始提前进入到了李宽的时代。
虽然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这个说法不认可,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认可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个时候,倒不如放宽心,好好的看看大唐各地的情况,看看从哪里去寻找突破口来的有意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