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跳一跳之后,还是很值得期待。而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压力的,那更是一个都没有。”
也许某个研究所能够在其中的一个装置中取得突破。
饶永祥听了卢照邻的话,心中大悦。
至于绕院长您则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与推进。”
搞的李宽这段时间都低调了不少。
另外一个研究所又在其他地方有了突破。
只要把现在遇到的各种困难逐一解决,最终生产出一款燃烧煤油的动力装置出来,那是完全有可能的啊。
饶永祥来到格物学院的时候,卢照邻正好从李宽那里回来。
不过那个火的规模和现象要更加扎眼就是了。
只不过后面的进度并不顺利,才没有更加进一步的发现。
这也是他能得到卢照邻信任的重要原因。
我就是昏君,我掌控了军权,你能拿我怎么样?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李宽的心情就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了。
真要是这样,那还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干脆就当一个御史眼中的昏君得了。
不过这一次实验已经进行到了这个地步,卢照邻思索了一会之后,最终同意了。
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只要我们设计一个模型,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磁铁变化方向和位置之后铁屑的移动。
这一次牛页的反应也不例外。
“这么解释似乎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果人家问到雷电到底是什么。
电磁这个对于大唐完全新兴的领域来说,卢照邻算是其中的先行者了。
这是许多文人追求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东西。
如果能够小规模的发现电的用处和功能,然后在关键的地方推广电灯泡,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李宽倒是很容易就明白了他想要表达什么。
不过不得不说,作为一种概念的话,您提到的煤油发动机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磁场和雷电?怎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吗?”
这些热量如果散发不出去,不需要几分钟,整个煤油发动机估计就要报废了。
假如说在你设计的汽缸里头,需要点燃煤油的时候,我们让一种装置释放出电火出来,就可以达到点燃煤油的目的。
我们现在生产制作煤油的能力已经比较稳定,比较高超。
李宽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具体指导卢照邻。
一些卢照邻没有想到的地方,他已经提前思索了。
虽然这样的论文发表之后,很可能会引来其他的书院或者作坊也去研究属于他们自己的煤油发动机。
观狮山书院的各个实验室里头,对于实验的管理和记录都是有标准流程的。
如果连他们都搞不定,那么这个装置在短时间内肯定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了。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理论上确实有可能生产出一种装置,在汽缸内需要点火的时候,给它提供火来进行点火。
“按照师父您的说法,雷电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随意创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汽缸做着那么高速的运动,很多部位的磨损肯定也是非常厉害的。
看到这个需要自己小心对待的郎君总算是不再各种折腾了,刘界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个溶液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硫酸。
“有一次师父跟小玉米和我讲解藏书阁的一本书籍的时候,曾经提到了电磁感应这个词语。
这个时候,你要是夸下了海口,那是要负责人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制作一台类似于显微镜的东西去观察磁场。
“这个其实也不难,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衡量方法来衡量电。
不是杨本满那种最终会权衡利弊的,而是真的不怕死。
自己这一次选择跟雷电研究所合作,还真的是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啊。
这个意义绝对不是用几百贯或者几千贯钱就能衡量的。
作为化学院的院长,该有的自负,他其实也是一点都不少的。
现在看来,很快就又要有一批物理学课本适合拿出来了。
到时候不仅让李宽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还确实的推进了煤油发动机的发展。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还需要另外一套润滑系统。
不过这也导致大家一旦碰到问题的时候,很喜欢去找李宽寻找办法。
饶永祥可是很早就见识过卢照邻的才华的。
“看来师父说的没有错,这个电,果然是可以人工创造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把煤油发动机的方案给刊登到《科学杂志》上面去?
要不然也不可能让颇为自负的卢照邻看上。
卢照邻回想着实验室里头举行的各种实验,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
饶永祥作为化学院的院长,管理经验显然是比卢照邻要高的。
这样的人才,就很难得了。
作坊城那边劳牛运输队旗下的蒸汽机车作坊不是正在研究使用蒸汽机来替代马匹的车辆吗?如果将来这个煤油驱动的动力装置要是成功制作出来了,那么有望真的取代马匹,成为一种全新的机械装置。”
牛页虽然觉得卢照邻的方案很不错,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些问题。
饶永祥虽然已经是一个院长,在观狮山书院内部的身份是比卢照邻要高的。
再说了,格物学院和化学学院的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完全划分清楚的。
还别说,这个东西听起来虽然匪夷所思,但是认真一想,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个领域有非常多的未知东西等待自己探索,所以卢照邻这几年才会把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格物学院里头。
哪怕是卢照邻已经被李宽忽悠了无数次了,如今碰到饶永祥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避免落坑。
虽然两人的年纪差的有点大,但是卢照邻之前也在化学院学习过,所以还算是很熟悉。
这就是因为金属和木头之间的导电能力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的。”李宽用避雷针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来举例,卢照邻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很多。
而是因为他除了这几门学科之外,其他什么医学、格物学、化学之类的,都有研究。
目前我们的雷电研究所,只是刚刚摸索到了电的门槛而已。”
卢照邻对于磁场和电的了解毕竟还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所以他的描写都是有点不伦不类的。
“师父,这个是我最近做的实验总结,其中关于磁场和雷电相关的内容,我还有一些没有搞明白的地方。”
不过对于不少化学原理还是很感兴趣的。
“我们通过旋转磁铁,发现一圈磁铁中间的铜线产生了雷电。
“这个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刚刚实验产生的雷电收集起来了。
李宽说的越多,卢照邻就越期待。
“师父,要是按照你这个说法,我们完全可以大量的创造出雷电?”
您说我们在准备新的论文之前,是不是去请教一下太子殿下,看看他有什么建议呢?”
“但是人的感官并非能感知所有客观存在的东西,在格物学中有‘场’这个概念。
卢照邻很快就把饶永祥的来意搞明白了。
但是他并不觉得跟卢照邻合作会有什么不好意思。
李宽比以前忙了。
“所长,连续几次实验都取得了类似的成果,这一次使用铜线来环绕之后,效果似乎更加明显了。”
对他们来说,如果当今天子因为他们弹劾了一些东西和把他们杖毙了。
只不过早年作为一个落魄的道士,饶永祥已经把自己表面上的傲气给磨的差不多没有了。
短到一秒钟可能都要让汽缸运动很多次才有意义。
我们格物学院的很多书籍,也都是太子殿下安排人编辑出来的。
牛页一边盯着实验台,一边快速的记录着什么。
除此之外,电压、电流、磁场、电阻之间的各种关系,你们也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能够生产出一款燃烧煤油的发动机,那么给整个大唐带来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是的!我们要稳定的创造出电出来,其实一点也不难。
甚至哪怕是我们成功了,估计要让这样的产品具备商业化生产的意义,也是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的。
这个电磁感应到底是将什么东西变成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我们又要怎么去解释呢?”
卢照邻作为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里头对雷电和磁场研究最深的人,自然不会被牛页的一个反问就给问死了。
如今的《科学杂志》,已经成为各个书院和作坊的实验室必订的书籍。
除此之外,煤油燃烧之后应该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
研究所里头没有人声鼎沸,反倒是安静的很。
之前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人在解剖青蛙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发现了一些电的征兆了。
在他看来,这绝对是一个比煤油的发现更加让人期待的产品。
当然,李宽肯定不会因为这帮人的存在,让自己变得那么憋屈。
卢照邻继续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要不去我的雷电研究所里头坐一坐?”
甚至研究水平比大部分的学员都要厉害。
特别是雷电研究所研究的东西,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卢照邻这话说的有点自负。
如果一条性命就能换到这个,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而一旦这个煤油发动机启动之后,就需要开始点燃汽缸中的煤油。
李宽费了小半个时辰将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给卢照邻进行了说明。
或者是什么都不动,只是不断的加大或者减少磁铁,是不是也会有雷电。
历史上,有不少发现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扎了跟头。
不过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控制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点火,怎么来点火,火从哪里来,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卢照邻思索了一会,找到了一个关键点。
哪怕是到时候我们把论文投到了《科学杂志》,那些编辑也不一定会同意刊发啊。”
没办法,简单的一句话里头,可能就已经蕴含了很多的新概念。
把这些人分成几个小组,有些人负责润滑系统的设计,有些人负责冷却系统的设计。
李宽不是物理学专业的人。
我们如今已经抢占了第一个高峰,如果将来煤油发动机也能顺利的研究出来,这就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替代蒸汽机的设备。
我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要想生产出可以使用在作坊的这种动力装置,别说是今年,就是再过几年也未必能够成功。
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研究,我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论起忽悠人来,饶永祥的长篇大论一点也不必其他人少。
但是就像是你说的一样,磁场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要想让别人接受,恐怕有点难度呢。
卢照邻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物。
而有些人则是专门负责配电系统相关的额设计。
“是的!原理就像是我刚才简单介绍的样子。
这样的专利的权威性,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里面的时间间接,应该是非常非常短的。
“如果说‘客观存在’的东西必须看得见,听得到,闻得着,或摸得到,那么磁场当然不是客观存在的。”
反正我们要想真的把这么一个东西生产出来,需要准备的事情肯定是非常多的,遇到的困难也绝对不会少。”
“是的!每种物体都有一种抵抗电荷移动的能力,我把它叫做电阻。
哪怕是如此,李宽每天上午都还是要处理朝政,顶多就只有下午有时间折腾一些别的东西。
至于磁场的存在跟雷电的关系,则是可以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来证明。”
不客气的说,卢照邻是在观狮山书院里头少有的全才型人物。
伴随着李宽说的越多,卢照邻的脸上开始变得迷糊起来。
要把后世费了两三百年才真正搞清楚的东西在几十年内就搞清楚,自然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搞出来的这个项目那么大,难度那么高。
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就非常多了,要想顺利的制作出来,需要的时间也会是非常的漫长。
……
卢照邻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李宽给出来的理论。
“但是这种现象,之前大家都认为是因为磁铁存在一种吸引力,铁屑是在磁力的作用下才被吸引过去的。”
“说是大家都能参与到其中,但是真正有实力进行煤油发动机整机的研究的研究所,也就难免几个。
“所长,我记得最早将雷电从天空中引导下来的实验,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下完成的。
这让饶永祥的心情,立马就变得激动了起来。
不过,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之下,实验台上的“啪!啪!”声却是显得异常的明显。
估计不用几年,市舶都督府对于蒸汽机出口的管制也会变松。
卢照邻对于自己的师父是有着盲目的自信的。
不过好歹也是被物理给折腾了好几年的人,对于一些比较基本的原理,还是知道一些的。
下一步李宽准备把每天都举办的朝会改为三天举办一次,免得大家一大早就在那里浪费时间。
他们两个算是李宽最得意的弟子了。
不过,卢照邻在观狮山书院出名,还不是因为他的文学或者算学非常的好。
“你这几天制作的实验,其实还可以再延伸一下,看看在固定的磁场下面,移动铜线是不是也可以产生雷电。
卢照邻稍微以推导,就有了一些方案。
“嗯,你说的有道理,在发表电磁感应的相关论文之前,我们得想办法把磁场这种看不见的东西转化为大家能够理解的东西。”
这让卢照邻怎么去消化吸收?“师父您的意思是我们产生同样的电量,但是把这个电量释放到不同的物体上面,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方案在这里刊登了,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跟我们竞争了。”
按照之前师父你说的理论,我觉得这个就是电,只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制作一个可以存储电的容器。
并且燃烧的应该也很不充分。”
对于雷电研究所的各种需求,他都是完全批准。
这可是他准备拿出来冲击大唐皇家科技奖的设想。
我也记得他依稀说过这个世界其实是存在磁场的,只不过这种磁场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
不过考虑到成本和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短时间内电力是不可能大规模的走入到大唐千家万户之中。
这个时候要证明它们的存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更加具体的东西就已经还给了老师了。
“饶院长,你的意思是想制作另外一种装置来取代蒸汽机,实现动力输出?”
但是同个一些实验,我们是可以证明磁场的存在的。
“有了!我们使用磁铁的时候,不是可以在沙子里头吸出来很多黑色的小铁矿吗?通过不断的变化磁铁的方向和位置,放在纸张上面的铁屑也是会不断的移动。
“饶院长,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格物学院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分头行动起来吧!”
卢照邻也不是那种闲得住的人。
自己的电磁相关研究还没有正式的落实,就已经找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运用场景。
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实验也是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