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为科学献身?(继续万字大章求月票)
郑河是渭水书院格物学院颇有名气的一名学员。
一方面,他是荥阳郑氏出身,哪怕是旁系子弟,身份也比一般人要高贵。
另外一方面,他在格物方面的天赋,确实还是比较强的。
哪怕自己才进入学院三年,就已经成功的在《科学杂志》上面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论文。
被渭水书院寄以厚望。
在格物学领域,观狮山书院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不管是国子监还是渭水书院,亦或是曲江书院和其他书院,在这方面都是没有办法跟观狮山书院相比较的。
我觉得我们也得尽快的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要不然到时候这个新兴的方向我们又要落后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名学员俯下身,认真的察看了一下,然后却是猛地发出了一声尖叫。
并且他们在论文中提到的结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大唐现在的技术的。
煤油在汽缸里头燃烧,显然是不可能通过人工点火来实现的。
按照《科学杂志》上面的介绍,只要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然后中间填充特殊的电解液,就可以制作出电池出来。”
“听说你现在在观狮山书院主要做的就是雷电相关的研究,这个研究也太危险了点吧?你的文学天赋那么好,为什么不在经学上面好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呢?”
荆木这几天对着论文在苦读,显然也是有了不小的收获。
很显然,水均考虑的问题更加多。
水均显然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这就相当于一下子就把煤油发动机的两个技术问题给解决了。”
还有启动机也可以取消。
“是的,就是这个煤油发动机。
但是跟雷电相关的东西,很多都还是空白。
其中一种叫做汽油的东西是比较容易点燃的,被工部专门拿去制作火油弹了。
饶永祥和卢照邻提出来的煤油发动机理论虽然已经比较周全了,但是发动机必然不是只有一种结构状态。
“大哥,您就先好好的观察一下我是如何把这个雷电给引导下来吧。
它不仅是奔驰四轮马车的供应商,还是永久自行车作坊的供应商。
说是要用来储存雷电,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成功。”
毕竟他现在也只是在猜测,到时候实际上能不能做到,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对我们的作坊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虽然水均没有直接说,不过显然是希望洪益也能跟自己一样,从发动机的零件里头选择一种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虽然牛柱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能够跟劳汉三一起成立并将劳牛运输队发展壮大,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听郑河这么一解释,郑海倒是没有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因为在短时间内,煤油发动机要顺利的制作出来,估计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反正我们是购买,又不是要他们免费赠送。”
“啊!”
“轰隆!”
郑河专门在铜线的下方连接了一个铁制的箱子,里面装了一些不知道什么溶液。
对于作坊城的许多掌柜来说,观狮山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他们在雷电上面的研究进展,比我们快太多了。”
“只要有这个可能性,那就完全值得我们这样子去做。”
“虽然经过了简化,但是要制作出这个煤油发动机出来,估计还是非常困难的。
丢人就丢人吧。
虽然现在煤油的普及程度比汽油要高多了。
失败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谁也不会太过在意。
最近一年,他也一直都在寻找制作所转型的目标,希望能生产出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很有前途的产品。
毕竟很多的论文都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
卢宣跟卢照邻的关系谈不上好。
这篇论文是饶永祥和卢照邻两个人联名写的。
几年时间的优势,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根本就不算什么。
然后我们再考虑制作出几台样机来确认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那我也选择一个跟我们作坊现在生产的零件使用到的材料有比较密切关系的电池吧。
将来哪怕是有其他的作坊也跟我们生产一样的产品,只要我们的不比人家差。
当然了,这些都是水均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原本他的目光是盯着马车、自行车和蒸汽机的,不过他出手已经晚了。
结果……
一旦到达了这个程度,那么不断往复的活塞连杆机构,就可以通过曲轴输出动力。
郑河显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郑河,郑河!”
零零碎碎的做过了不少的零件和产品,但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拳头产品出来。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不重视的话,到时候很可能就被人抢了先了。
虽然依靠着作坊城的各个作坊,以及大唐工业的不断发展,洪益制作所不管是生产什么东西,都能挣到不少的钱财。
郑河说他已经有了思路,郑海也是有点不敢相信的。
“原本卢照邻和饶永祥的方案太过复杂了,虽然在精度控制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像是饶永祥这样的学术圈大佬,跟同是学术圈大佬的卢照邻联名写一篇论文,还是非常罕见的。
劳汉三虽然没有少他的分红,但是显然是不想他再回归管理层了。
这么一来,原本可能好几年都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今年就有可能制作出来了。
长孙冲对雷电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不过这个时候肯定是只会说好话了。
要不然的话,到时候错过这个机会,他可能又有后悔一辈子了。
看着在乌云之中不断的操纵着风筝的郑河,郑海的心情居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这样的文章,绝对是会引起学术圈的重视的。
“嗯,我看了,就是那个煤油发动机吧?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要制作出来,估计没有那么容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方面是郑河在个书院之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一方面是他是死在“捕捉”雷电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个书院内部却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如今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里头冉冉升起的新星,郑海自然不希望他出什么事情。
你看今天的《大唐日报》,上面已经将电池、发电机、起动机以及煤油发动机上使用的其他零件列为未来最有前途的一种零件。
洪益的脑子虽然没有水均那么灵光,不过也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不过好歹卢照邻也是太子党中唯一出生于范阳卢氏的人物,卢宣还是颇为重视的。
他倒是没有那么自负的认为自家的书院能够在格物方面反超对方。
这个事情在他看来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
反倒是好好的让卢照邻过来指导了一下渭水书院格物学院关于雷电的相关研究。
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思路,眼下就差去落实了。”
不过,航空航天上面,煤油倒是又展现出了自己不一样的运用场景。
虽然按照现在的情况,要想生产出论文中描述的发动机出来,估计没有那么的容易。
如果我们的发动机是燃烧汽油,而不是燃烧煤油的话,是不是可以更加容易点燃呢?
荆木的这个方案一提出来,牛柱的眼神就变了。
虽然郑河只是自家的旁系子弟,但是也算是郑海看着长大的。
回过头来,他总算是把心收回来了。
荆木给牛柱画了一个非常大的饼。
“嗯,这几天不是正好春雷滚滚吗?我觉得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向把当初太子殿下做过的实验重新做一下。
主要是蒸汽机的体积还是稍微大了一点,然后使用的时候是燃烧煤炭的,不是那么的方便。
洪益,指不定到时候我们两的作坊的产品,都会同时进入到各个研究所或者实验室里头呢。”
虽然光线不算特别的好,但是已经不影响大家察看四周的情况了。
但是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他们生产的零件,种类还是比较繁多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你觉得《大唐日报》上面推荐的这些研究方向很有前途。
这也就意味着技术难度和成本都会高很多。
看到自己的老同学总算是跟上了自己的步伐,水均也是由衷的赶到高兴。
并且这个储备雷电的设备,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制作。
这个时候,只要设计好了线圈的圈数等相关参数,就有可能实现对汽缸内气体点火的有序控制。
“观狮山书院都已经进行过好几次实验了,他们能够成功,我们没有理由不行啊。
自从荆木加入了劳牛运输队之后,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电肯定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不过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事情是一点危险都没有的呢?
所以荆木才需要提前给牛柱打一打预防针,并且他还需要跟劳汉三去沟通一下。
甚至他还提出了一个饶永祥与卢照邻都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荆木是一个好学的人。
水均制作所算是作坊城中比较成功的作坊了。
我是决定了,先集中一批匠人,再从观狮山书院招募一批学员,全力的去研究制作发电机和起动机。
这个吸引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了,太大的动作他也不敢去搞。
一旦做到世界第一,给整个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只有极少部分的汽车是使用煤油。
他已经慢慢的退出了劳牛运输队的实际管理之中。
在他看来,一根铜线而已,能有多大的危险呢?真的要是觉得情况不对劲,直接把铜线扔掉就是了。
“使用汽油来替代煤油?牛掌柜您的这个提议听起来非常有建设性。
再比如好几篇论文中都提到的点火装置和产生雷电的装置,我觉得如果能够生产出来,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产品搞出来,要不然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真因为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研究出来,所以我们抢先一步的话才更有意义。
或者说是它相比汽油没有那么容易点燃,没有那么危险。
看看燃烧哪一种物质是最适合我们的发动机的。”
如果我们通过人工来带动这个点火装置的运作,那么就可以取消这个雷电的储存设备。
牛柱对于电磁感应相关的文章显然也是有所研究的。
天空中的风筝也是似乎像是失去了控制,越飞越高,慢慢的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之中。
不过,这么多年,平康坊的什么姑娘,他都已经基本见识了。
眼看着一条康庄大道出现在自己面前,他自然要好好的把握住。
一名学员在郑海的呼声之中,冒着大雨冲到了刚刚郑河做实验的地方。
“你这么说也没有问题,那你现在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了吗?”
先是几滴几滴的,慢慢的就开始变大。
这场谈话,注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哦?你有什么改善的想法吗?说出来我们好好的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先制作一个模型出来。
但是怎么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却是很有研究的。
他开始从管理领域转行到了技术领域了。
好的零件早就已经有了做了。
伴随着大雨的降落,天空中的乌云已经没有那么密集了。
“这个风筝是越来越高了,眼看着就要进入云层了,能不能成功,就在这一瞬间了。
伴随着阵阵雷声,乌云密布的上空偶尔因为闪电的出现而变亮。
要是真的成功了,他们的作坊有望成为大唐最大的几家作坊之一。
至于其他什么润滑系统和冷切系统,相对来说都是没有那么难的。
……
荆木对观狮山书院的政策自然也是比较了解的。
眼见着情况有点不对劲的郑海,这个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冒着雨跑了过去。
比如论文中屡次提到的储存雷电的装置,后面《大唐日报》上面把它称作是电池。
不过,水均显然是不满足以现状。
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内心深处没有把皇室看的多么重。
“你选择研究电池吗?这也非常不错!
我研究了一下《科学杂志》上面所有跟雷电相关的论文,再结合过往太子殿下在观狮山书院做的各种演讲。
如果李宽在这里的话,肯定会给牛柱点一个赞。
所以当水均提到要找几个有意义的零件进行研究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有点没谱的。
对了,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煤油发动机,为什么一定就要使用煤油呢?
量产的时候可能只要一百贯钱的发动机,试作的时候成本可能可以去到一千贯钱一台。
说的客气一点,他这也算是为科学献身了。
关键是这个饼似乎看得见摸得着。
吃饭都还有被噎死的可能性呢。”
“大哥,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现在把雷电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
在卢宣眼中,卢照邻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范阳卢氏也能重新上李宽这条船。
哪怕是他现在正在研究的电池,也都准备从小小的电池慢慢的开始研究。
这么一来,单靠线圈的电池感应产生的那么一点电火来点燃气体,肯定是要越容易点燃的气体越适合了。
使用一些特别的连接装置把动力输出给车轮之后,自然就能够起到带动车厢前进的目的。
“郑兄……这……这是郑河?”
这个时候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人为的创造出“雷电”,点燃汽缸里头的煤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这个我理解,你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然后初步的测算一下大概需要费多少钱财。
但是在可行性方面却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并且,节约了越多的机构,就意味着成本越低。
到时候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考虑产品的其他运用场景。”
他们搞出这么一个研究所,肯定也是希望能够尽快的生产出样机出来的。
当然了,郑河的死,也让他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变得更加严格了。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再说让人失望的话。
长孙冲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置信的盯着地下的那一坨东西。
他自然是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
牛柱也不是那种纠结的人。
这个意义,可就很不一样了。
这就像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跟诺贝尔化学奖作者联名在《自然》或者《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论文一样。
如果很难点燃里面的气体的话,那么我们的发动机就没有办法顺利的工作。”
渭水书院是郑家和长孙家合作的产物,今天这么重要的实验,长孙冲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
荆木整理了一下自己脑中的灵感,快速的形成了一个方案。
指不定渭水学员在格物学方面的第一个大唐皇家科技奖,就来了呢。
要不然今天不会这么贸然的跟郑海提出这个提议。
这个时候,我们使用一个外界的手柄来摇动磁铁或者线圈,达到点火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