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这个铁路的运输能力这么强,如果能够多修通一些地方,那么对于我们的各种铁器运输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啊。”
各个报社更是派出了精兵强将来记录今天的这一幕。再说了,既然要正式通车了,搞一个大的仪式让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其实也算是变相的一个广告了。
一直以来,李宽都是隔三差五会去到观狮山书院去做一些演讲的。
要控制这么大的区域,交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边疆发生了什么事情,传到长安城之后,那里的局面已经完全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不仅铁路的施工方以及许多供应商有参加,重要的是朝中大臣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几乎全部都过来了。
既然选择了站出来说话,李宽自然不会在那里废话几句就下来了。
阿牛在台下远远的听到李宽的话,心情颇为期待。
从长安城到大唐最北疆,单单直线距离就有三千里以上,哪怕是骑着马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到头。
虽然费的成本比高昂,但是摊销到每一年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数据。
这个好处,不仅是商人们能够感受到,普通人也可以轻易的体会到吧。”
对于可以使用至少几十年的铁路来说,十五年的回收年限其实不算什么。
我再举例子说一下,从长安城往洛阳运输一千辆四轮马车的货物,需要一千名车夫驾驶着一千辆四轮马车,费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
所以长洛铁路的通车仪式,搞的颇为庞大。
“可惜的就是朝廷现在一直都没有同意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修建,我们的产品有许多都是运输到西北地区。
无非就是各方上台讲话而已。
这还得没有碰到什么大风大雨才行,其中的运输成本,大家算一算就心中有数了。
到时候结合一路上的乘坐感,大家对于李宽说的话就会更有感觉了。
但是这一次李宽说话,大家却都是听得很认真。
一千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可能没有感觉,我说几个具体的数字,大家可能就能感受到了。
“感谢陛下对南山建工所有匠人们辛苦付出的肯定,也感谢蒸汽机研究所为长洛铁路研制的新一代蒸汽机车,让我们的蒸汽机车能够一次性的拉更多的货物和客人。
书院能够有今天的成就,跟李宽的许多演讲也是密不可分的。
李宽不厌其烦的在台上化身成为自己当初在台下最讨厌的人。
至于朝中官员,对于这个对大唐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亲王的讲话,自然也都会认真的听一听,看看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如果使用马车运输的话,运输成本是比较高的。
以前在长安城附近有一个蜜桃村,由于道路不通,百姓们虽然种植了不少的蜜桃,但是生活却是非常贫困。
当然了,那时候的领导讲话,说的都是空话,所以台下的人都很不耐烦。
最关键的是一次性能够运输的数量相对有限,运输成本比较高。
“听说楚王殿下已经跟朝廷提出了修建新的铁路的三个融资方案,不知道朝廷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钱肯定是修建更多铁路最大的一个障碍。
李宽跟朝中众人提出的那些方案,自然也是可以很快就传到了各处。
“看看这一次通车仪式之后,朝中大臣们从长安乘坐到洛阳之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