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闹哄哄
孔颖达的反驳,仿佛吹响了长孙党反对李宽提出的科举改革的号角。
很快的,立马就有其他人跳出来表示反对。
不管是什么朝代,总是有一些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你不是我这个阵营里头的人,那么不管你提出来的东西是好是坏,我都是要反对的。
这个属性,到了明末东林党党争的时候,发挥到了极致。
“楚王殿下,按照您的这个说法,难道那些卖身为奴的人,也有资格参加科举吗?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现在的科举已经完成科研胜任为朝廷输送人才的任务,微臣觉得没有什么需要再改革的了。
“什么想法?”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指不定这个讨论就不了了之了。
别看程咬金只是一个武将,但是对于文臣们的心思,他也是一清二楚的。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没有抛出来,等到来年朝会的时候,再让大家好好的讨论一下。
……
哪怕是一些大户人家的仆人,如今识字率都已经大大的提升。
“还有呢?你真的想要让朝廷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吗?礼部那帮人可未必会同意呢?
“许部长,此言差矣!会站出来闹事的人,大部分本身就不是什么人才,要不然也不会选择以卵击石的方案来对抗朝廷。
“大唐如今每一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廷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
反正李宽跑出来了科举改革的方案,他支持就是了。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够为我大唐的发展提供助力,只要对我大唐的发展有好处。
举个例子,像是那个明年就能开通的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以前就从来没有过的吧?
谁站出来反对,他这个扛旗手就去反驳。
我隔三差五就扔出几个东西出来,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免得大家都在纠结到底谁是陛下长子这个事情。”
只有朝廷把各种各样的人才都纳入到了管理之中,那么民间各行各业就有可能都在朝廷的指挥下得到发展。
反正以前也不是没有这种先例。
房玄龄说的话还是很有号召力的,不管是长孙党还是楚王党,都是要卖他面子的。
当然,李宽自然也不是孤军奋战。
只不过你有资格归有资格,有没有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大唐,你要科举中举,一点也不比后世高考考上清华北大要容易。
甚至夸张一点说,哪怕是有哪个地方有野心家想要闹事,他们手中都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人才出来。”
李宽这话一出口,程咬金立马就眼前一亮。
很显然,这个话题肯定就跟武人相关了。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对于现在的乱局也是有点无语。
至于各个作坊的匠人,那就更加不应该给他们什么限制了。”
大家有许多时间可以去沟通看法。
很快的,朝堂上就跟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的。
反倒是长孙无忌这个当事人,没有怎么说话。
今天就是贞观二十年最后一个朝会的日子,接下去就是休沐之日。
到时候朝廷如何去管理这些新的东西,如何去规划这些新的东西,都是需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