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紧俏的铜管

世家的底蕴之深厚,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

不说人家遍布朝堂的人脉关系,单单他们控制的各种产业,其实就已经非常吓人了。

大唐的各行各业,虽然在楚王府的影响下,跟历史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偏差。

但是一些传统的行业,其实还是在各个世家的控制之中。

或者说,世家在各个传统行业里头,影响力仍然巨大。

“郎君,我们从澳洲永平港运输回来的第一船铜锭,昨天已经到了渭水码头了。

这些铜锭的冶炼成本,远远低于我们现有的铜矿加工作坊。

哪怕是有足够的铜锭,可能都没有办法按时的加工出那么多的铜管出来。”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说起来,我倒是觉得家族有必要进一步的扩大铜管作坊的规模,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各家勋贵富商修建房屋的时候,都会大量的使用到铜管。

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觉得澳洲的铜锭成本,可以直接做到大唐这边铜锭的一半。

作为大唐最大的铜锭生产作坊拥有者,范阳卢家的一举一动,都对铜锭的价格有重大影响。

原因其实很简单。

按照现在的节奏,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好几船的铜锭运输回长安城。

另外一方面,不管是倭国、百济,还是草原上的部落,亦或是南洋的一些番邦属国,甚至是天竺和大食的一些商家,都愿意接受开元通宝作为交易的货币。

虽然这种影响在不断的弱化,但是那种变化只是相对的。

所以范阳卢氏难得的大气了一把,直接搞了一个大船队,拉了上千名匠人、帮工去到永平港,修建属于范阳卢氏的海外铜矿作坊。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是有超过几万米的铜管还没有交付呢。”

卢安生的心情也非常不错。

大多数情况下,铜矿和金矿都是伴生的。

对金矿和铜矿非常了解的卢安生,立马就意识到澳洲可能也蕴含着铜矿。

一番其他的各个勋贵富商纷纷跟进,那么估计我们的铜管作坊的产能,立马就要不够了。

并且这些矿藏的含铜量,往往远高于含金量。

作为范阳卢家的嫡次子,家主的位置,基本上是没有他的份。

因为开元通宝并不是纯铜铸造。

在卢家位于作坊城的大院子里头,卢安生正在给卢宣汇报着消息。

一方面,大唐百姓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唐元的。

并且海上的风险,没有办法预测。

这种事情,可不是单纯的依靠施压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有一个信任和接受的过程。

所以范阳卢家现在的铜锭,有一半以上已经是用在其他地方了。

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地方的百姓,还是愿意使用铜钱来交易。

所以卢宣这几年其实是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的。好在这个铜矿非常的争气,不仅开采起来非常容易,品相又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