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热闹的南洋

大唐皇家钱庄蒲罗中分号。

王大力跟阿南激动不已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们以种植橡胶的名义,从里面借贷了一千贯钱。

当然,不是无抵押的。

而是把他们刚刚购买没多久的奴仆的卖身契,全部都抵押给了钱庄,再加上他们找到了一个商队给他们作保,才借贷出来了一千贯钱。

然后他们立马就拿着这一千贯钱,还有之前剩下的几百贯钱,直接去到蒲罗中衙门,一口气买下了十几万亩的土地。

他们不懂探矿,但是那些裸露在外的煤层,已经意味着原本规划的橡胶园附近,有一个露天煤矿。

几万贯,甚至是几十万贯的利益,这绝对值得那些商家出手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个事情在外面已经传开了,并不是什么秘密,尉迟环自然不会对文达明有所隐瞒。

而今天头版头条上面,就刊登了王大力和阿南发家致富的故事。

文达明的新闻敏锐性是非常强的。

当然,平安贸易的锡矿,虽然已经喧喧闹闹的折腾了挺长时间了,文达明还是专门为它留了一篇文章。

我相信大唐的百姓对他们的故事应该是充满兴趣的,一旦在《大唐日报》上刊登了他们的事迹,说不定可以引起一轮新的出海热潮。”

蒲罗中府衙,文达明亲自去找尉迟环证实外面的传闻。

现在看来,这绝对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啊。

但是快速、低成本的制作质量上乘的纸张,这就是一个秘密了。

哪怕是到了后世,这个道理也是一样适用的。

只是处在那个节点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变化对自己的一生会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尉迟环很清楚现在王大力和阿南的顾虑。

平安贸易在苏门岛发现了巨大的锡矿,如今已经抽调了平安贸易在南洋所有的力量前往苏门岛,准备全力开发这座锡矿。

所以在采访了王大力和阿南之后,他灵机一动,再次来到了尉迟环面前,跟他提出了开设属于蒲罗中自己的报纸的想法。

他们刚刚拿到几万贯钱,自然害怕有人打他们的注意。

王大力倒是看得很清楚。

“尉迟都督您方便告诉我这两名唐人的具体情况吗?我先明天找个时间也去采访一下他们。

宁为鸡头呀!

当初王大力说要去出海闯荡的时候,他是犹豫过的。

看着一堆堆的报纸被装上了马车,准备运往各个地方售卖,尉迟环觉得蒲罗中跟长安城更加相似了。

报社在大唐发展到今,像是文达明这样的写手,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一套采访的技巧。

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来游览一番,打听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看看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出手记录的。

“南洋到处都有未开发的岛屿,那里有无数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香料岛也好,燕窝岛也好,亦或是锡矿和露天煤矿,这都不算什么。

造纸术不是什么秘密,许多国家现在都能自己制作纸张。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

听了王大力的话,阿南立马就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了。

蒲罗中附近的岛屿,不是没有人去哪里探险。

“听说这一次发现露天煤矿的两名唐人,原本是渭水码头的两名苦力,是真的吗?”

“大力,现在我们要怎么办?是招募人手自己去开采吗?还是把这个煤矿给卖出去?”

这段时间,文达明在蒲罗中待得很舒服。

要是不愿意放手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因为这个煤矿而丢了性命。

《南洋日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是的,那个岛屿举例蒲罗中就只有一天的海途,我已经安排人去确认过了,那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煤矿,只需要在那里修建一个蜂窝煤作坊,很快就可以满足整个蒲罗中的蜂窝煤需求。”

“走吧,我们先去拜访一下蒲罗中的都督,如果可以把煤矿卖给蒲罗中都督府,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我坚信在南洋的岛屿之中,还会有更多的矿藏。这里的原始森林,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只要掌握了在南洋生活的技巧,是可以很舒服的在这里待下去的。

很显然,普通唐人出海之后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这绝对是大唐百姓喜欢看的故事。

不过让他遗憾的是,每天看到的《大唐日报》也好,《长安晚报》也好,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月以前的。

这么一来,就不大可能把蜂窝煤从大唐运输到南洋来售卖。

“卖了也行,这么一座露天煤矿,不说卖个几十万贯钱,几万贯钱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我们就真的成为家财万贯的人物了。”

“没问题,他们如今就在蒲罗中内城里头,我等会告诉你一个地址,明天就说是我介绍你过去的。要不然他们不一定愿意见你。”

换句话说,大唐的纸张,现在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自己不是要去那里建设橡胶园的吗?怎么一转身就成为煤矿主了?“我们现在哪里还有钱财去开采这个煤矿?再说了,以我们的实力,也没有能力去保住这个煤矿。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买家,把这个煤矿给卖了。”

虽然之间也曾经路过这座城池,但是那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文达明并没有好好的参观一下大唐在南洋的第一大城。

甚至等到老了的时候,回首一生,发现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无非就是那么几个而已。

尉迟环跟在李宽身边做事,自然也知道发展报纸是一件有利可图,掌控舆论的好事。

但是过去的那么多年,谁都没有发现这座露天煤矿。

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继续巩固现在的地位,就需要时不时的能够写出一些新的文章,甚至再初版几本书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