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逃离
长孙府。
长孙无忌心事重重的回到家中,在书房里静坐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把长孙冲叫到了跟前。
“冲儿,府上如今在广州那里也种植了大量的甘蔗,之前都是让下面的人在负责。今年又有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你收拾一下,明天去一趟广州,好好的监督一下甘蔗的种植,以及甘蔗压榨作坊的修建。”
长孙无忌给长孙冲布置了一个离开长安城的任务。
不过,不明情况的长孙冲,显然对这个安排有点不满。
“阿耶,虽然现在长安城去广州的航线已经非常成熟,每天都有船队在两地来回。但是这一去一回,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觉得让下人去广州看着就行了。”
虽然广州现在已经不是大家闻之色变的地方,但是繁华程度肯定跟长安城没有办法比。
不管是平康坊里的娱乐,还是歌剧院的歌舞,亦或是各种各样的美食,长孙冲都觉得全天下没有哪个地方比得上长安城。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还坚持在长安城待着,那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但是王玄策却是觉得关键时刻,不是逞强的时候。
总不能简单粗暴的从患有牛痘的奶牛的食堂上直接取出痘液,然后直接注射到人的体内吧?这注射器的制作,疫苗的保管,都是需要统一考虑的问题。
这些年,但凡是跟着东海渔业干的商家,基本上就没有几家亏钱的。
“我曾经在一本医书上看过,这天乃是伤寒热毒气盛,多发疱疮。
王爷,我觉得您这个时候离开长安城,不是为了您自己,是为了大唐无数百姓和商家啊。”
也会有一些人员开始行动。
高士廉这个决定,让高瑾有点意外,不过他当然不会反对。
虽然王玄武刚刚很是鄙视那些逃离长安城的勋贵子弟。
雍州府治下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虽然不能声张,但是朝中的重臣,李世民还是把他们叫到宫中商讨了一下。
高瑾的反应让高士廉松了一口气。
“你愿意去镇北道也行,那就明天出发去镇北道,把土豆种植的规模搞起来。”
眼下却是急匆匆的来到渭水码头,估计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高士廉这话让高瑾愣了一下。
总不能真的逼着人家全家老小都不能离开长安城吧。
今天是个什么好日子啊,这么多人选择出门?
刚开始,他有点慌。
其中以房家和程家为甚。
“听说倭国那边不仅鲸鱼颇多,就是其他的海鱼,也不比登州那里少。我们高家现在不仅捕鲸业不如其他人家,哪怕就是普通的黄鱼,也没有特别大的产出。
所以长安城许多勋贵都在岭南种植了大量的甘蔗。
所以肯定要找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并且真的那么去做。
长孙无忌想了想,觉得镇北道距离长安城也够远了,应该也没问题,所以倒也没有再坚持。
王玄武作为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局长,自然很快就知道了各家的动静。
他有点担心高瑾过去了被带坏了。
郑海目光闪烁的看着王杰。
“这些勋贵世家子弟的消息最是灵通,一见到有什么不对劲,就开始行动起来了。不过,现在还只是一些勋贵家族的嫡系子弟在寻找借口离开长安城,局势不算多么严峻。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他都想不通吗?
这一次,正好一箭双雕的把甘蔗种植规模给搞上去。
“也没有什么东西好收拾的了,只要带着钱财,登州什么东西买不到?哪怕是到了倭国再买,只要有钱,大部分的东西也都是买得到的。
我觉得是不是干脆别出蹊径的往倭国北边走一走,看看那里的海域是不是有更多的海鱼?我听说东海渔业已经在倭国北部的岛屿上修建了一个新的港口,正在鼓励更多的商人去那里经商、捕鱼呢。”
不过,一时半刻之间,还没有完成牛痘疫苗的制作。
“阿耶,那个甘蔗种植,现在利润是越来越低了。大部分的钱财都被楚王府的白作坊给挣走了,我觉得与其发展甘蔗种植,倒不如多种一点土豆呢。镇北道那里今年可是要大规模的种植土豆,我们家也可以介入的深一点。”
李宽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天就吓得离开长安城?只要种了痘,根本就不会得天。
李宽倒是很坦然的接受了现状。
长孙无忌给长孙冲又找到了一个理由。
……
“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
一旦田家村那里的情况开始恶化,到时候消息就会传到普通百姓耳中,那个时候才是最麻烦的时候。”
感觉像是做了坏事被人抓住了一样。
“也可以,登州去倭国的航线已经非常成熟,难波津那里也都是我们唐人说了算,你去那里也不会有太多人生地不熟的感觉。”
长孙冲显然是宁愿去镇北道跑一趟,也不愿意下岭南。
至于选择下江南,或者是去登州的,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还有一些人直接就去广州或者蒲罗中了。”
“郑兄,你这么一大早的,是要下扬州还是去登州啊?”
“丽质这两年的身体不是很好,特别是到了冬天,更是畏寒。如今广州却是温暖如春,你这个时候带她南下,也算是为了更好的养病。”
“没问题啊,我听说倭国北边那里有大量的鲸鱼出没,要不我们把船队从登州转移到难波津,说不准生意会更好?”
“我……我们家在杭州那里有一座大的茶园,之前一直都没有去看过,家里安排我去杭州看一看,今年春茶采摘要搞好来。”
愿意去就好。
王玄武对各个勋贵子弟跑路的情况,显然是很不耻的。
渭水码头。
再说了,以前各家的勋贵子弟,不是最喜欢在长安城里待着吗?怎么现在都这么敬业,纷纷为家族着想啦?
这千里迢迢的下岭南,不是折腾是什么?“叫你过去你就过去,哪来的那么多废话?这一次你去到广州,一定要多买一些土地,多种上一些甘蔗,要是没有完成任何,你就不用回来了。”
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
李宽这两天都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指导着微生物研究所的所长童周在做一些研究。
他还做好准备要好好的解释一下自己去倭国的必要性呢,没想到居然同意了。
种植甘蔗是一个比种植水稻要更挣钱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