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依葫芦画瓢

东海渔业汉城驻地没有修建在汉江边上,而是直接在汉城里头靠近城门的地方圈了一大块地。

当天中午,九条浩之跟王有才等人就在驻地里头吃的饭,没有去外面的酒肆。

这主要也是王有才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只是单纯的想多了解一些信息。

“按照你的说法,在汉城主要使用的货币就是开元通宝?南高句丽朝廷没有想过要自己去铸造铜钱吗?”

王有才这次出来主要是搞唐元推广的事情,所以他跟九条浩之了解的事情,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在推进。

“没有,在南高句丽的那帮人看来,铸造铜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开元通宝在汉城已经是一个大家都接受了的东西,不管是外观还是含铜量,都非常的精美、稳定,大家不用担心手中的铜钱突然不值钱。

另外一方面,汉城本地的铸造技术非常差,像是铜钱这样的东西,铸造出来的厚薄不均一,百姓们肯定是愿意要厚的,不愿意要薄的,这么一来就会影响流通,也会影响铜钱的铸造成本。各种各样的情况罗列在一起,就导致铸造铜钱对于南高句丽来说,是一件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他们干脆就继续使用开元通宝了。”

把这些钱财借贷给有需要的商家,每年的利息收入都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当然了,这些知识的传播,也让各个国家的精英分子对大唐更加崇拜,这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好处了。

再加上两种纸币都能从钱庄里头换到铜钱,他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金文通想到非常简单。

哪怕是自己不是很懂,只要是模仿大唐的,她没有感到明显有问题的话,最终都是会同意的。

很显然,金文通会跟新罗王室一起联合起来设立新罗钱庄,自然不是去做慈善的。

在他看来,唐元的推出,其实是比较有风险的。

“圣骨,由朝廷出面,首先把官员们的俸禄发放形式进行变更,这是唐人在推广金币银币以及唐元的时候多次使用的方法。从结果来看,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我觉得完全可以在这个月的俸禄发行的时候,就先这么做。”

但是其他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你是没有办法完全阻止技术向新罗的传播的。

“嗯?新罗钱庄?发行纸币?”

当然,这些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啦。

“浩之,你尽快飞鸽传书给金城的人,让他们搜集几张新罗钱庄发行的纸币,然后飞鸽传书的传送过来,我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王有才的这个意思,让九条浩之感到有点意外。

跟在李宽身边的时间长了,王有才叔侄两人很清楚李宽对于半岛上各个国家的态度。

在他看来,唐元是按照一唐元等于一枚开元通宝的价格来发行的。

这个时候,我们按照钱庄的金属货币价值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发行纸币,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么一来,就相当于朝廷一下子就多了不少的收入呢。”

在纸币与金属货币挂钩的年代,纸币的好处确实不是那么的突出。

通过跟金文通的交流,她基本上确定设立新罗钱庄和印刷纸币的事情,是金文通深思熟虑之后的事情,并且听起来是非常可行的。

不得不说,金胜曼考虑问题还是非常周全的。

“是的,是新罗金氏子弟的人在出面折腾,据说第一批纸币已经在小范围的试着发行了。”

但是整体来说,新罗王国在全面的唐化,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金胜曼的这个问题,算是许多统治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

看看金城当地孔子学院里头爆满的学员,就知道新罗人对于学习汉学,积极性绝对是杠杠的。

“如果所有的纸币都能兑换城铜钱,那么我们发行纸币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啊。之前的铜钱不也用的好好的吗?”

对于长安城里发生的事情,他只要多方打听一下,就能够知道许多的信息。

当然,她也不是不知道纸币推行成功之后的好处。

虽然之前新罗人偷师大唐的养蚕和造船技术,结果被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给搞了个定点清除,这两个行业没有发展起来。

另外一方面,通过与大唐更加深入的接触,他们或多或少也学习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金胜曼虽然不确定纸币的推出对新罗会有什么影响。

大唐皇家钱庄关系到大唐和楚王府的核心利益。

至少,这是新罗钱庄凭空多出来可以使用的钱财。

“刚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有一些人会有疑问的。但是只要大家发现手中的纸币可以随时去钱庄兑换城铜钱,大家的疑虑就慢慢的消失了。

不过作为上位者,做事之前先考虑失败的后果,这也是必须的。

……

反正新罗的国境不是很大,推广起来的难度比大唐要低很多。

不过,这不属于他负责的具体业务,所以他倒是没有去细究什么。

凡是学习大唐的东西,金胜曼都有非常高的容忍性。

就像是新罗朝廷现在也正式的设立了六部,这就是模仿大唐的做法。

在王有才的脑中,如今已经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准备看到新罗人的纸币之后再考虑是否可行。

原因很简单,新罗是现在半岛上实力最强大的王国。

但是只要这些发行出去的纸币没有被大量的兑换城铜钱,把它当成是利润也没有什么不可了。

怎么解决新罗钱庄的问题,怎么对付新罗人搞出来的纸币,这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大唐皇家钱庄在长安城推出了唐元,这个消息你应该知道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