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还是很厉害的,一下就切中了土豆推广种植的一个大障碍。

“只是卖给户部两三成的土豆产量,那么剩下还有那么多的土豆怎么办?难道楚王府全部都要留给自己种植吗?楚王府的人手再多,也忙不过来吧?”朝廷与其吃力不讨好的选择这样的方式推广土豆,倒不如把这些土豆出售给今天亲眼见证过土豆高产的众人,大家肯定会安排府上最厉害的人员去负责土豆的种植,这样才能让明年的土豆产量更上一台阶。”

就像是后世的地瓜,据说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了中原大地,可是真正的推广开来,却是几百年后的大清朝。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不够。既然是利益不够,那么我们就把这个利益放大,大到足以吸引大家去镇北道发展的程度就可以了。”

要提高大家去镇北道发展的积极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利诱之,让大家看到去镇北道可以比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利益。

特别是几万亩几万亩的封赏,还可以以几乎不要钱的价格低价购买几万亩。

“是有这么一回事,既然大家都这么关系接下来的土豆种植,那宽儿你就跟大家说说你的打算吧?”

“高尚书说笑了,楚王府继续种个几万亩土豆就足够了,剩下的都会出售给其他勋贵,不过种植的区域却是限定在镇北道。”

刚刚是支援户部去发展移民,所以可以说谁几乎免费的价格。

镇北道的不少官员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虽然大部分都是胥吏或者底层的职位,但是假以时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镇北道的土地是适合土豆生长的,凡是移民去镇北道的农户,除了享受之前的优惠措施之外,我们额外的提供五亩地的土豆种子,按照如今的土豆产量以及预计的土豆价格推算,单单这五亩土豆地,在未来三年内就可以给移民的农户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些利益,如果要是留在关中的话,农户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也挣不到。”

如今,李宽只不过是采用了类似的提案,把朔州变成了镇北道,把变成了土豆。

长孙无忌顺着李宽的话,想要给他挖一个坑。

“楚王殿下愿意把这些土豆全部免费拿出来支援镇北道的发展?”

“长孙司空,一斤稻谷换一斤土豆,你家有多少土豆,我就要多少!”

他姐姐就曾经被突厥人俘虏去当了突厥人的王后,对于消灭草原部落给大唐带来的潜在危险,他比谁都积极。

当年的朔州,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赋税缴纳给朝廷,反而朝廷每年还要划拨不少的钱财来养兵。但是现在的朔州,每年上缴的赋税超过一百万贯钱,朝廷当初的那点投入,早就挣回来了。”

但是,镇北道是一定要发展的,这关系到大唐北部边疆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大唐的草原战略,关系到大唐的长治久安。

户部尚书唐俭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

虽然谁都希望自己有高产粮食可以种植,但是贸然间要自己放弃传统的稻谷和粟米,改种土豆的话,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的。

“长孙司空说笑了,朝廷的事情是朝廷的事情,楚王府的事情是楚王府的事情,公私分明,这才有利于大唐的发展。刚刚户部的唐尚书已经表示愿意收购这些所有的土豆,虽然给的价格一点也没有吸引力,但是只要有利于大唐的发展,我也不介意吃一点亏。

“那你打算卖多少钱?”

李世民既然这么说了,李宽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推广自己理念的机会。

但是为了土豆,为了农业,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亩产千斤这个事情,有这么多人看到了,在场的众人对此深信不疑。

如果是为了其他商业上的利益,这么多大臣在那里争抢,肯定是不合适的。

“没问题,其实大家不提,等会我也准备再土豆宴上跟大家汇报一下的。”

不过,倒也没有人去打断李宽的发言。

在这件事情上,岑文本显然也是支持长孙无忌的。

“虽然按照楚王殿下的计划,户部需要额外的支持一大笔钱财,不过从长远来看,哪怕是不考虑边疆稳定的事情,单从赋税收入上考虑,其实也是对朝廷有利的。

高士廉显然还是在眼馋这些土豆种子。

简直就是国中之国啊。

“父皇,儿臣也觉得二哥的这个提议不错。土豆是一种新的庄稼,借着这个机会解决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北疆胡人问题,绝对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陛下,朔州如今是大唐北方最繁华的州府,而在十年前,这里可是一个贫穷的边疆州府。这些年,朔州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微臣倒是觉得楚王殿下的这个提议不错,可以把这个成功的经验直接搬迁到镇北道上。”

当然,全部收购自然是不行的,收购个两三成给移民的农户发放种子,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李宽一句话怼过去,显然是不同意这个价格了。

李宽虽然也才二十多岁,但是可不会那么头脑一热的就掉到了长孙无忌给自己挖的坑里头。

“这土豆是楚王府的人从南美洲费劲周折的找回来的,如今也是从楚王府的地里面种出来的,改怎么分配,人家楚王殿下自然有他的安排,我们这些老头子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了。”

这年头,谁不愿意自己府上有大量的田产啊?哪怕是这些田产距离长安城比较远,那也是田产啊。

长孙无忌的脸皮很厚,完全无视了李宽的话。

虽然李宽的提议短时间内会给户部带来压力,但是已经有过经验的户部,却是可以看到以后的好处。

左手右手,放在哪只手都是一样的。

“好,既然诸位都觉得宽儿的这个提议可行,那就按照这个方向来处理!”

李世民的眼光又不会比其他大臣差,自然不会再反对李宽的提议。

相反的,看到这么多人支持,李世民准备把这一次的规模搞得大一点。

没办法,大草原那是真的太大了啊。

月票最后的冲刺,看看能不能搞到1000张~~兄弟们支持一把哈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