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票?难道你想印刷更多的银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不对啊,银票是要有人把金银存到了钱庄之后,才能印刷的。”

一旁的李治忍不住插话道。由于唐元可以直接在钱庄兑换城金属货币,所以不用担心百姓们不接受;又由于唐元是根据库存的金银数量来等效印刷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大唐皇家钱庄随意印刷唐元的情况发生。”

各地水泥道路的修建,农业灌溉设施的修建,各个折冲府的武器更新,边疆军堡的修建……

“好处自然是挺多的。首先就是流通方便了,把唐元跟银票结合起来,基本上不管是大宗交易还是小额交易的需求,都能得到充分地满足;其词就是我们可以避免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不管是铜钱还是银币,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损耗,但是纸币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再者,一旦唐元得到普遍性的应用,我们就相当于可以使用一堆印刷的纸张从国外购买一堆货物。”

李世民有点疑惑的看着李宽。

涉及到金融政策,李世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却是知道这种事情很重要。

李世民虽然心中很是开心,不过嘴上却是很不屑一顾的样子。

不说其他的,单单石见银山每年就往国内输入几百万两的白银,居然还不够用,那岂不是说大唐国内每年增加的商品还不仅几百万两?

李宽这话一出口,现场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之中。

“办法总是有的,并且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微臣今天进宫,就是想跟陛下汇报应对之策。”

“目前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大唐一直维持繁荣昌盛,那么唐元的流通就会变得更加快速,最终可以让为大唐实现一些额外的目的。”

大不了等会在颐和园里头蹭一顿饭就是了。

“宽儿,这纸币的推出,除了你说的可以缓解金属货币紧缺的情况,还有其他什么好处吗?”

“二哥,上一次铜钱慌,大唐皇家钱庄是通过发行金币和银币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让金银真正的大规模的进入到流通环节,成为一种货币。但是这一次不仅铜钱缺少,连金币银币都不够,我们应该要怎么办呢?”

如今在某些环节甚至再次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这对大唐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李治这问题,显然是代表了许多人心中的困惑。不过,李世民倒是想起了什么。

毕竟,你已经不是光脚的人了。

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但是这唐元毕竟是新事物,所以他觉得还是先小规模的试一试再说。

“什么意思?朕有点没有听明白?”

这么一解释,逻辑上就对的上了。

为什么后世有些企业不愿意使用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呢?其实很简单啊,你只要看看自己身边超过三十五岁的人,如果不是领导的话,有几个干活还有冲劲的?

李世民都已经这么说了,李宽自然就不好再扯什么其他的东西,马上就切入了主题。

所以他还以为这个奏折是李宽确认过之后,许敬宗才提交上来的。

这两个机构,可是大唐在商业领域最权威的机构。

虽然李世民早就知道这些好听的话,其实就是李宽的口头禅了。

“废话,朕当然知道钱不够用!这朝廷的钱,什么时候会嫌弃太多啊?”

至少是在做出了一番成绩之后才变得没有冲劲,而不是一登基就觉得自己完胜了,可以高枕无忧的享受了。

“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像是李宽这种宗室之中的大才子、大财神站出来拍马屁,就会让李世民产生一个错觉,自己可能真的是千古一帝呢。

经常阅读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财经文章的他,对于货币的作用比一般人要理解的深刻很多。

你不事事插手,安安分分的做你的楚王,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啊。

听了李宽的话,李世民也找不到太多反对的理由。

要是那种很不成器的儿子说这话,李世民只会觉得腻味,觉得这家伙不学无术,只会阿谀奉承,难堪大任。

这人一旦达到一个高位,冲劲就会变弱。

“好了,这件事情朕大概明白了。许敬宗这个人,也还是有几分才华的,这事就交给他去做了。雉奴你以前曾经兼任过教育部部长,要是中间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去找许敬宗聊一聊。对了,宽儿你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过来是又有什么想法啦?”

“这纸币的推行,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具备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王朝。否则就容易被逼着随意印刷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形成一系列的恶果。如今的大唐,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具备推出纸币的条件。”

李宽顺着杆子往上爬,又提出了一个需求。

李宽本身不是货币专家,他没有办法太过深入的去解释唐元的好处,也没有必要解释的太过深入。

“没问题,微臣等会就去安排,最迟下个月,第一批唐元就会面世,到时候长安城所有官员的俸禄就使用唐元来发了。”

“没错,微臣希望通过十年的过度时间,让唐元跟金属货币共存,十年以后,大唐境内的流通货币就只有唐元,其他的金银不会再铸造成金币、银币,而是铸造成金砖、银砖来存储,或者是用来跟其他国家进行交易。”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么就让大唐皇家钱庄先试着印刷一批吧。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你再大规模的推行。”

“陛下圣明,实在是远超我等想象,古来明君都不如陛下,一下就看透微臣心中的那点小伎俩了。这一次,还真是有一件大事需要跟陛下您请示一番。”

“虽然许敬宗的奏折说了一些他的方案,但是受限于篇幅,说的很有限,二哥您要是有空的话,正好给父皇解释一下。”

李世民不以为意的说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就是大唐金融理论的来源。

“大唐皇家钱庄代金券,微臣给它单独起了个名字叫做唐元。我们可以根据钱庄金库里头的金银库存,折算出可以印刷多少等效的唐元,今后市面上慢慢的就由唐元来替代铜钱、金币和银币。

赋税收入越多,李世民反而觉得朝廷更加缺钱了。

好在李世民倒是没有太当回事。

反正唐元可以兑换币金属货币,大家哪怕是一时接受不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应该不至于引起多大的反弹。

“行吧,都由你来安排,出了事情朕也就找你!”

想着楚王府家大业大,李世民突然不担心唐元推出的风险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