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大唐的高考

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入学考试。

一般在这个时间之前,想要来长安城的书院学习的人,都会提前过来备考。

这个规模,已经大到可以影响长安城的住宿和餐饮价格了。

春闱秋考!这是最近几年慢慢形成的两个消费旺季。

春闱的时候就不用提了,整个大唐的士子都集中在长安城,为了鱼跃龙门而放手一搏。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长安城本地的,吃喝拉撒自然都要找地方。

再加上不少家底厚实的士子,第一次来到长安城,就被这里的一切给征服了。

“确实如此,不过不得不说,这许敬宗办事的能力还是挺强的啊。当初观狮山书院能够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成为大唐第一书院,跟他的付出也是有几分关系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些人可不怕许敬宗这个教育部部长。

李宽既然已经表态了,许敬宗自然要迎难而上。

大唐如今一半的书院都在长安城,统一了长安城各个书院的考试,基本上就算是统一了半个大唐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长孙兄,教育部如今掌管着全国所有的教育经费,偏偏这几年的教育经费非常的充足。除非我们放弃向教育部申请经费,否者的话,很难不加入。

至于秋考,虽然历史底蕴不如春闱深厚,但是你架不住长安城所有的书院都在这段时间举办入学考试,招收的学员数量又比进士要多很多。

要钱的时候,把你教育部当成是大爷。

……

现在,明明李宽只是一个亲王,但是市舶都督府、教育部、警察总署,这些新设立的部门,都是属于楚王府的掌控之中。

大力发展新式教学,这是李宽给许敬宗的指示,也是教育部存在的主要目的。

杜构一点也没有要跟观狮山书院一较高下的想法。

最终是进入到哪一所书院,就要结合报考人的志愿和考试的分数,不同书院不同学院的分数,自然也是有所不同,这个可以各个书院自己去设定,教育部也可以介入其中。”

杜构很清楚韦思仁如今的处境,自然不会去逼他。

要是卡位太低,指不定灯光师之类的人物还能为难你呢。

在他看来,渭水书院就是太缺少许敬宗这样能干事的人才。

只好在那里无能的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算起来,其实这段时间来到长安城的外地人,比春闱时期还要多。

对于这些书院来说,教育部最能够掣肘他们的就是教育经费了。

五合居中,长孙冲一脸气愤的跟郑海抱怨着教育部放出来的消息。

“楚王殿下,今年各个书院汇报到教育部的人员名单当中,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次,比去年足足涨了两成多。

再说了,这事情还真没有要去逼人的份。

“要想追上观狮山书院的步伐,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的模仿。它们设置什么学院,我们就跟着设置;它们修建什么研究所,我们也跟着修建。正好大唐皇家科技奖颁奖典礼那天,孔颖达和长孙司徒不是逼着楚王殿下同意帮助各个书院修建研究所吗?我们曲江书院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全面模仿观狮山书院。虽然这种模仿的情况下,我们想要超越观狮山书院是非常难了,但是也没有关系,只要能比其他所有的书院都强,就足够了啊。”

“哼,许敬宗也算是秦王府的老人了,当初他的同僚,各个都身居高位,只有他因为名声不好,一直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成就和官职,也不知道李宽怎么就看上了他,对他大加提拔。果然,许敬宗这种人也就是适合李宽那种不折手断的人。”

这么一来,在七月初七前后的这段时间里,你在长安城的街上走一走,随随便便就能碰到外地来京参加秋考的人员。

“经学院最好的要数国子监,其他几个学院都是我们观狮山书院最好。这各个学员不断的参加各个书院的考试,也是蛮折腾的。

脑子灵活,手段高超,哪个领导不喜欢?至于名声不名声的,许敬宗自己都不在乎,当领导的人又怎么会在乎?想要上位,总是需要付出一些东西的嘛。

这种精神胜利法,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有一天李世民不在了,会不会有什么祸事出来,就只有天知道了。

郑海对许敬宗其实颇为看重的。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废除各个书院的自主招生,只是要把大部分的招生名额,统一到教育部主持的高考之中来。

但是这年头的书院,九成都是私人书院。

那一个统招考试换取一年几万贯钱的补贴,绝对是划得来的事情。

郑海心中权衡着利弊,觉得自己很难拒绝教育部的方案。

当然,不少人都是一次性报考了几所书院,只要考试时间没有冲突的,他们都报考了。所以真正的学员数量,可能要减少一半,但那也是创造一个新的历史记录了。”

许敬宗的动作非常的快。

毕竟,人要是倒霉的时候,最好的安慰就是找到一帮比自己更加倒霉的人。

“没问题,反正我们可以先跟着国子监和渭水书院,让观狮山书院协助我们修建一批研究所嘛。至于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过几个月再决定也不迟。”

他还在位的时候,自然一切好说。

至于过个几年,教育部会不会把这个补贴取消了,就不是他现在能够考虑的事情了。

但是有国子监这个更加倒霉的家伙冲在前面,大家就不觉得那么难受了。

长孙冲别说对付李宽,就是对付许敬宗,如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就比如月收入三千块钱的人想要躺平,就跟月收入不到两千的人比较。

对比之下,就会显得自己的生活其实还不错嘛。

在他看来,冲一下第二名,还是有希望的。

不需要钱的时候,不理你就不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