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县令,蓝田县的各个村落,都已经找不到蝗虫成群的场面了。这一次的蝗灾,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有限。”在经过了几天的传播之后,漫天遍地的蝗虫终于来到了长安城。

虽然蓝田县是第一个接受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人工降雨帮助的县,但是由于蓝田县本身的底子比较薄弱,一旦受到蝗灾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必将快速的下降。

在未来一个月,朱铜、朱银会分别带着两支队伍,忙碌在雍州府的各个县中,为它们实施人工降雨。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蝗虫萌生的问题,也能解决旱灾的问题。

王玄策站在李宽身边,看着前方田地里面仅仅有味的啃食稻叶的蝗虫,面色也非常凝重。

郭阳做事,一向是比较谨慎,不愿意把所有的身家都压在稻谷契约上面去。

你会觉得稻谷契约价格还会上涨,应该就是基于这种逻辑来判断的吧?可是如今,这种逻辑已经不成立了。”

李元芳愣了愣。

这让今后的致富政策,怎么搞下去呀?

但是李宽并不觉得这次的蝗灾过去之后,以后大唐就跟蝗灾没有关系了。

“嗯,回头让人好好的整理一下这一次应对蝗灾的经验,在农学院里头开一门专门的课程,用来教授学员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农业灾害。”

想一想也不应该啊。

我听说外面渭南县等遭遇蝗虫袭击的县,如今都有大量的伙计去到那里收购蝗虫,有些百姓直接就依靠售卖蝗虫,挣了比往年更多的钱财。这种情况下,百姓们对蝗灾的恐慌心理,肯定会大大的变弱。

“好!这一次关中的蝗灾如果真的这么轻易就被灭掉了,那么以后别人就很难再拿蝗灾来做文章了,百姓们碰到蝗灾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恐慌。”

别看大家已经做了万全准备了,雍州府其他几个县的蝗灾也已经有了变小的迹象,但是大家还是非常紧张的。

“没问题,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要说这些鸡鸭,还真是能吃,我感觉放开来吃的话,一只大公鸡,一天至少可以吃掉一斤的蝗虫呢。”

“陛下,按照百骑司今天从各地送过来的消息来看,大规模的蝗虫灾害已经在关中消失,目前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小蝗群还在作乱。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再过几天,这一场蝗灾就算是过去了。

区别只是规模的大小。

不说李忠是跟了李世民多年的心腹,单单蝗灾这么大的事情,李忠就根本不可能隐瞒的住。

哪怕是他自己,也倾向于认为稻谷契约价格可能还会稍微涨一点。

蓝田县县衙之中,李元芳松了一口气。

“只要大规模的蝗虫消失,零星的蝗虫队伍就形不成什么威胁,估计都不够百姓们去抓的。看来,这场蝗灾将会是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蝗灾了。许多小蝗虫还没有孵化出来,蝗灾就已经被扑灭了。

这会影响狄仁杰在蓝田县实施的致富政策的效果。

虽然刚刚蝗虫飞过的时候,仍然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感觉。

“你说的没有错,这一场蝗灾跟过往的有所不同,大唐其他州府确实不见得会缺粮食。但是关中是大唐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蝗灾,绝对不是简单的从其他道运输一点粮食过来就可以解决的。再说了,一旦关中发生蝗灾的消息传开之后,其他道的粮食价格也一样会跟着上涨,到时候粮食运输到了关中,价格的上涨幅度必然会更大。”

郭阳一边让身边的伙计帮自己把稻谷契约挂牌出售,一边在那里劝说邓峰跟着自己一起卖掉稻谷契约。

“嗯,把鸡鸭鹅分成几拨,哪里比较多蝗虫,就驱赶到哪里去。这一次的蝗灾,蹦跶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至于在大唐皇家钱庄加了杠杠的事情,他选择性的忽略了。

这种事情,只要是没有结束,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说的东西就是一定正确的。

恰恰相反,几乎每隔一个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大唐就会遭遇一些蝗灾。

李宽觉得单纯依靠这几十万只鸡鸭鹅,就能消灭一两成的蝗虫。

但是一个星期都还没有过去,百骑司就说蝗灾被消灭的七七八八了,这就由不得他有点怀疑了。

如今总算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说话的语气也轻松了不少。

只要稻谷契约价格继续上涨五成,他的本金就能额外增加两三倍,这对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到时候各种人工降雨实施下来,那些还没有孵化出来的蝗虫卵,被水一泡之后,也就失去了成为蝗虫的机会了。”

“原理你是这个意思啊。”

……

但是当那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蝗虫大规模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给人带来的冲击力还是非常强的。

“长安城外出现大量蝗虫了!”

李元芳松了一口气。

这两天,他们不只是单纯的待在契约交易铺子当中,也会阅读每天的所有报纸,打听各种各样的消息。

“今年的蝗灾能够这么快的消除下去,跟陛下的英明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啊。”

哪怕是李世民,今天也从颐和园带着一帮大臣,分头来到了长安城外,确认蝗灾的影响情况。

眼看着说服不了邓峰,郭阳也没有再勉强了。

李宽觉得,未来一周,蝗灾就可以慢慢的消失。

“只要蝗灾控制住了,其他各地的粮食运过来了,就不用担心粮食价格会继续上涨!”

只要蝗灾的问题解决了,李世民觉得其他都不是问题了。

事实上,其他的东西也确实不再会是问题。

因为李宽已经多管齐下的开始平抑粮价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