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样的蝗灾(求月票)
大唐交易中心的契约交易铺子,这段时间一直都人气很旺。
蝗灾来了,这背后蕴含着什么商机,许多商家都看到了。
眼看着稻谷契约交易的价格已经相比一周前的低谷上升了五成多,许多人都坐不住了。
“郭兄,你现在就把它们给卖出去了,一定会后悔的。历朝历代,哪个年代的蝗灾,粮食价格不得上涨个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啊?如今稻谷契约价格才上涨五成多,按照你的买入价格,实际上上涨幅度,也就是三成多。
我不说你要等到上涨几倍的时候再抛售,至少是要等契约价格翻一番的时候再动手吧?而且你的契约交易,全部都是使用自有资金,没有从大唐皇家钱庄借一文钱,风险其实很小的。
你看我,用人家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专业说法,就是已经加了三倍杠杆了,一点都不担心价格会下跌呢。”
邓峰跟郭阳这段时间每天都会一起来到契约交易铺子,观察稻谷契约价格的变化,及时买入或者卖出手中的稻谷契约。
这基本上是他每天的例行工作。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颐和园中,李忠将今天最新汇总的情报进行了汇报。
这个李忠,不会是因为自己的儿子的原因,偷偷的帮李宽说话吧?
……
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人工降雨,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
“是的,不过虽然蝗灾被扑灭的差不多了,可是原本就受到了干旱影响的关中各地,受到蝗灾的影响之后,收成可能会进一步的下降。这几天,长安城的粮食价格,一直都在上涨呢。”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一场意外的波动,总算是过去了。
“不止一斤,这些鸡鸭的消化系统不是很发达,吃进去的东西很快就拉出来了。一只大公鸡,一天可以直接消灭掉两斤的蝗虫。几十万鸡鸭鹅一起出动,一天就可以灭掉几十万斤的蝗虫,再加上百姓们抓掉的蝗虫,我们根本不用担心蝗虫来的太多。”
“邓兄,见好就收!按照你现在的综合收益来计算,本金已经翻了一番都不止了,这已经是比你过去几年挣得钱还要多了,为何还要继续冒险下去呢?今年的蝗灾,不说跟历朝历代的蝗灾相比,就是跟贞观二年的蝗灾相比,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我觉得稻谷的价格,很可能涨不上去了。”
“郭兄,不可否认,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这蝗灾才刚刚开始,哪能那么快结束呢?我准备等它的价格再上涨五成,就全部抛售。”
自己要是再不离场,指不定挣得那点钱,就要全部亏回去了。
再加上长安城的百姓,如今都是全民出动的去抓蝗虫,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又在拼命的展开人工降雨,抑制了蝗虫的进一步增加。
“属下从多个渠道汇集上来的消息,都是显示这个结果。再考虑到负责处理蝗灾的是楚王殿下,属下觉得这个信息,应该是真的!”
当然,李宽的表现,也值得他这么崇拜。
到时候白白空欢喜一场,也是让人很难受的。
什么时候自家的狄县令,居然这么会拍马屁了?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虽然经过了几天的宣传,百姓们对蝗虫的恐惧心里已经大大的降低。
果然,狄县令还是自己熟悉的味道,对自己的师父有着盲目的崇拜。
但是跟传说中的天地都变色,乌云都被遮挡的浩荡场景相比,这一次的蝗虫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李忠沉默了片刻之后,很有信心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粮食价格这个东西,除了客观的需求对它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看百姓们是否恐慌。一旦大家恐慌起来,那么原本一斤粮食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就需要五斤、十斤,市面上对粮食的需求就会暴增,这必定会进一步的推动价格上涨。
原本,郭阳认为这场蝗灾刚刚开始,估计要持续个一两个月才会结束,到时候哪怕是从其他道运输粮食过来,考虑到路途成本以及粮食本身的缺口,粮食价格的上涨空间都是挺大的。
只是他毕竟不贪心,觉得现在的这个收益已经非常让人满意了。
“王爷,府上所有的鸡鸭鹅,都已经被赶到了田地里面,现在已经开始抓食蝗虫了!”
不客气的说,李宽能够在观狮山书院圈粉,靠的完全是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楚王的身份。
特别是好些村民,刚刚开始接受县衙推广的药材种植方案,就被蝗灾给来了当头一棒。
邓峰听了郭阳的话,只是简单的犹豫了一会,就有了决定。
看着那些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一只只蝗虫扑去,李宽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
不过,邓峰的想法显然跟他不一样。
“如果最近在各个报纸上面没有刊登抓蝗虫、吃蝗虫相关的报道的话,你这个说法其实还是成立的。但是《大唐日报》上面不是说过了吗?陛下如今每天都是以蝗虫为食,朝中百官也都亲自带头吃蝗虫。为此,昨天晚上我还在五合居吃了一顿他们最新推出来的蝗虫宴,味道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李世民虽然对李宽办事很有信心。
“蝗灾蔓延到长安城了!”
“是啊,陛下让我师父负责蝗灾的对应,长安城所有的衙门都要服从师父的安排。正因为如此,蝗灾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旱情也开始得到缓解,这不是陛下的英明选择吗?陛下要是选择了安排其他人来负责蝗灾的处理,效果肯定没有我师父这么好。”
到时候要是各地还有大的蝗灾,朝中百官肯定每天都会在那里唠叨。
虽然今年的蝗灾是比较容易的就可以对应过去。
如今户部正在安排人去到各个县衙,统计这一场蝗灾带来的损害,以便更加及时的制作好各种挽回方案。”
“真的这么快就消灭了蝗虫?”
王玄策这几天也忙的够呛。
“陛下的英明选择?”
可是,郭阳先是看到了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在蓝田县的人工降雨成功了的新闻,紧接着有注意到朝廷每天都在各个报纸上刊登抓蝗虫、吃蝗虫、收购蝗虫相关的报道,这让郭阳感受到了一种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