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人工降雨

观狮山书院如今是稳稳的坐上了大唐第一书院的宝座,没有哪家书院可以给他们带来压力了。

自从研究生院设立以来,书院里头有了越来越多的各种研究所,也算是观狮山书院的一个特色了。

像是气象研究所这些毕竟早成立的研究所,基本上就是代表了这个领域的权威了。

“朱银、朱铜,听李淳风说你们认为未来三个月,长安城都不会有什么大雨,可以给本王介绍一些你们的判断逻辑吗?”

当李宽来到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时候,没有绕弯子,直接跟朱银、朱铜两兄弟询问了起来。

“楚王殿下,自从气象研究所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把气象学从随意的观察资料收集和偶然的投机预测转变成严谨的一门科学;并且,我们一直都并致力于提高天气预报和长期天气类型预测的精确度。

我跟二哥的愿望是把气象学转变成一门权威学科,能够跟格物学和算学一样,有着自己的计算公式和计算逻辑,让人看完之后一目了然。”

李宽一年也不会来气象研究所一次,借着这个机会,朱铜自然要好好的给李宽介绍一下情况。

结果,损失惨重!这样的事情,可谓是每年都有,每个国家都有。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到时候大家听说三天后有雨水,可是下下来的却是连地面都没有办法湿透的毛毛雨,心中的失望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嗯,本王倒也听说了一些你们的事情,按照你们给出的气象判断方法,东海渔业这几年避开了好几场飓风,你们气象研究所的贡献也算是非常巨大了。”

他们生怕给了大家过高的期待,到时候更加下不了台。

“按照你们的说法,三天后的长安城是最有可能下大雨的?”

然后,银行给了人家很高限额的授信,基本上就是信用贷,你想要多少钱都行,利息还不高。

毕竟,大唐仍然是,并且很长时间内都会是一个农业国家。

“楚王殿下,按照我们气象研究所的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您说的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怎么去实现,却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问题。就像是您说的地球是圆的理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理论应该是成立的,但是一直都还没有人能够去实现这个理论。”

“三天后的云层分布有利于降雨,这个跟我们太史局的分析是一致的,我们原计划是准备再请陛下出面来祈雨的,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这场祈雨的活动就要重新考虑了。”

一直以来,观狮山书院各个研究所的人都特别喜欢听李宽做演讲,听李宽给自己提方案。

这些小水滴在云朵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如今空中一直都有白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是会下下来的吧?”

但是明明有狂风暴雨,甚至是几十年一遇的暴雨的时候,气象台却是并没有明显的预警,只是认为有雨而已。

朱铜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例子,但是这种过个一千多年也不会过时的经验,他还是非常懂的,看到李宽过来,立马就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

人为的创造一场大雨,楚王殿下确定不是在跟我们讲故事?自古至今,虽然总有人标榜自己能够呼风唤雨,但是谁也没有真正的见识过人工创造大雨,到底是怎么创造的。

李淳风所在的太史局,显然在科学研究方面是比不上观狮山书院的各个研究所的。

朱铜和朱银两兄弟牵头搞气象研究所,李宽当初是大力支持的。

朱铜听了李宽的话,立马就切回了主题。

当然,受限于气象观察设备和理念,这个时候的气象预测,肯定跟后世的没有办法比。

今后一旦遇到干旱的时候,岂不是都可以这样对应?

不过,当务之急是我们要解决现在长安城面临的问题,今年过年至今几乎没有下过什么大雨,按照你们的说法,接下去的几个月还是没有雨,这个问题可就大了。我们想考虑怎么办。如果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能够在这个事情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意义就非同寻常。”

李宽觉得哪怕是自己现在不管这事,过个几天,指不定李世民或者房玄龄等人,还是会找到自己。

其实,我们气象研究所也已经观察到了,三天以后,长安城上空的云朵的密集程度是最近几个月中最多的时候,到时候可能会下一点点小雨,但是也仅此而已。错过了这一波的机会之后,下一次估计又要等个把月了。”

就长安城上空这样的白云,顶多就能形成毛毛细雨,解决不了干旱的问题。因为长安城空气的湿度还是非常不足够,没有办法让天空中的云朵变成雨滴。

朱铜越说越激动,恨不得把气象研究所这几年的研究成果都一股脑的跟李宽进行汇报。

如果他们两个的判断都是这样,那么说明三天后真的就是最佳的降雨时机。

“楚王殿下,我们结合这几年统计的长安城的气象数据来看,贞观十八年的长安城,到现在为止的平均湿度是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除此之外,我们对云层的变化也算是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云层都不足以形成大雨。”

“我们都知道,下雨是因为云层里面的雨滴足够大,大到空气已经没有办法支撑它,所以就降落了下来。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云层中的雨滴被动的变大,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为的创造一场大雨呢?”

此时此刻,李宽就想确认一下他们为何断定未来三个月都不会有大雨。

其实,三天后的毛毛雨,他本来都不想说的,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

要知道,哪怕是到了后世,气象预测也仍然是个大难题。

后世,李宽身边就看过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

区里面有一家经营的还算不错的民营企业,想要去银行贷款的话,人家话里话外都是你们还需要努力啊,或者是哪怕给你贷款,也还有各种各样的抵押、审核,利息还不低。

毕竟,缺少了后世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人工降雨搞起来的难度绝对是大大的。

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研究将可以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