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登州海事学院这样的书院,在此之前就发展的比较缓慢。
借着这一次来到登州的契机,再加上美洲和澳洲都已经发现了,李宽自然希望大唐的造船业、航海业能够更加进一步。这个时候,数量的海员就成为大唐向大海进军的一个瓶颈了。
“侧妃娘娘,这船只虽说是日夜不停的行进,但是白天和晚上的航行速度还是有所不一样的。这也就是大家对大唐沿岸的海况比较熟悉,才敢在晚上以较高的速度航行,如果放在南洋等陌生的海域,晚上基本上都只会保留三分之一的帆,让船只在海上慢慢的航行。除此之外,这也跟季节和风向有关系。如果一路都是顺风,又没有遇到什么暴风雨,那么十天时间,甚至八九天时间就到达广州,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李宽自然是支持造船作坊多准备材料的。
虽然有点遗憾,但是为了速度,牺牲一点船只的寿命,李宽觉得还是值得的。
大唐如今已经形成了登州、明州、泉州和广州四大造船基地,再加上其他一些州县的造船作坊,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几十艘海船下水。
所以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的研发方向就变成了让海船更快、更快、更快。
“楚王殿下请放心,下官一定按照您的吩咐,把登州海事学院开办好!”
十来天可以从登州到广州,那么到蒲罗中的话也就是二十来天的时间。
但是,眼下的木头,基本上都是被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不到半年时间就开始进入到造船作坊,被加工成一块块船板。
对于这些具备丰富经验的海员,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利用起来,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得益于东海渔业在船上推广识字学习,经验丰富的海员普遍也都识文断字,能够胜任基本的教学工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唐的教育就已经很发达了,更加不意味着大唐的教育经费非常的充足。
飞剪船是木船时代,航行速度最高的船只。
一来一回,什么事情都没有干,一年时间就没了。
既然来到了登州,李宽要到自家的造船作坊转一转。
“好!不要怕钱,需要多少木头,大胆的去存储!到时候我也让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也安排一批人手专门去砍伐木头,你只要安排船只去鸭绿江江口码头运输就行。”
而淳于家的根就在登州,这里发展的越好,也就意味着淳于家的发展也会越好。
毕竟,这年头的仪器可没有那么发达,很多东西都还要依靠人去判断。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更大、更稳。
大唐没有时间一直等下去。
毕竟,两成的市舶税,看起来很多,但是撒胡椒一样的分散开来,其实一点也不多。
这是让人很难接受的速度。
“建造船只的木头够不够?油漆够不够?”
海员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
“日夜不停也要半个月才能到达广州吗?”
如果把这个目标放到全世界的所有海域,那需要的人力和时间就更加恐怖了。
短时间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更多的海员,让大唐各家赵造船作坊修建的船只,不至于因为没有人驾驶和停在码头上面。”
再加上海图的绘制,也都要依靠船员们不断的积累经验。
虽然蒸汽机的研发已经接近成功,但是并不意味着船只就立马可以从木船时代进入到铁船时代。
“虽然现在的海船短了一些,但是过个三四年,情况立马就会变好。登州已经有许多木头商人,开始囤积一部分木头,等到几年后彻底风干再卖给造船作坊。我们自己也修建了几座硕大的仓库,专门用来存放木头。”
反正这年头的土地不值钱,多修建几座仓库,也费不了多少钱。
说到船只的具体性能,钱三脸上立马就没有了那种畏惧,整个人变得非常自信。
“王爷,这是我们造船作坊按照您提供的方案制作的最新飞剪船,上个月刚刚下水,如今在进行各项测试。一旦型号确定,我们新的船坞之中,就会一口气同时修建八艘新式飞剪船,让登州到蒲罗中的航海时间,直接缩短到两个月,甚至是一个多月。”
因为它已经经受不起大风大浪的摧残了。
“有点紧张,但是也算是够用了!登州的木头商人,如今不仅从南高句丽砍伐适合造船的巨木,也大量的从辽东道运输木头来到登州。只是,由于造船作坊对木头的需求太过旺盛,很多木头没有完全干透就被拿去使用,最终可能会对船只的寿命带来一些影响。”
十年以后,哪怕是船只还能在海上漂,也就只能用在近海运输,或者直接在内河上运输。
保守估计,大唐要从一个陆上强国变成海上强国,至少还需要一万艘的海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多月就可以到达齐王港,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永平港,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希望港。
长安城数得上的勋贵,几乎都将自己的产业发展到蒲罗中或者准备发展到蒲罗中去。
但是,船只的寿命如果能够从十年变成十五年,甚至是从七八年变成十五六年,那个意义可就大了。
钱三作为楚王府最早的一批造船匠人,如今已经算是造船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眼前的这艘飞剪船就是他负责设计的。
相反的,越是推广教育,越是发现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努力。
偏偏楚王府在广州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武媚娘每天都要关注那里发生的事情。
眼前这艘挂满了各种帆布的飞剪船,显然充分考虑了航速要求。
之后的几天,都是李宽自己带着程静雯和武媚娘在登州各处转悠。
但是,船速不够,也是个硬伤。
李宽这是给自己送功劳,淳于难怎么可能反对?
“没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木头,就有一半都是来自辽东。在辽东道的北面,有大量适合制作木头的巨木,只要把木头砍伐好,扔到江里面之后,自然就会沿着江水往渤海里面流动,倒是剩下了不少的功夫。”
这个年代,别说是辽东道北部了,就是在大唐的各个州县,都还有许多巨木。
只是,这些巨木普遍都在深山之中,砍伐起来容易,运输起来很麻烦。
所以登州这边的造船作坊,才会把主意打到辽东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