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更快 更快 更快!

大唐这几年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可谓不大。

市舶都督府虽然把市舶税上交给户部了,但是朝廷也承诺把至少两成的市舶税作为各年度的教育经费。

之前,李治挂着教育部长的职位,实际主持工作的是许敬宗。

自从李治被册封为太子之后,就卸任了教育部部长的职位,许敬宗顺理成章的往上走了一步。

不图钱的许敬宗,为了今后的仕途,在教育发展上面着实投入了不少的心血。

到现在为止,大唐每个道都至少有两所书院,每个州县都有自己的州学、县学。

至于蒙学和小学的数量,更是比十年前翻了一倍都不止。

总之,只要市场上有需求,造船作坊就可以生产出相应的海船。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一直都以生产飞剪船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海船,哪怕是保养得当,也很难超过十年的寿命。

钱三没敢说谎,老老实实的把情况给说明了。

不管是人员运输,还是货物运输,大唐现在都需要大量的海船。

“非常顺利!楚王殿下,这飞剪船的船身结构,简直就是天生为远洋航海而生。虽然看起来修长,风一吹就要倒下一样,但是其实这样的结构在海上反而很稳。除非碰到特别巨大的飓风,否则根本就不用担心船只不稳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钢缆的使用,让风帆可以制作的更大,让桅杆矗立的更高,为船只提供更强的动力。”

但是其实很考验经验。

“楚王殿下,经过初步的测试,这新式的飞剪船在顺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三十五里每小时的航行速度,在逆风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二十里以上的航行速度。如果只是在大唐沿海行驶的话,基本上可以日夜不停的前进,半个月就可以从登州到达广州。”

看着眼前这艘修长的海船,李宽眼中颇为期待。

不说其他的,单单把大唐周边的海域的海图详细的绘制一遍,这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短一点就短一点吧,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面再考虑其他的。”

李宽让淳于难好好的搞登州海事学院,首要目的就是解决这个瓶颈。

作为大唐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造船作坊,这里有超过五千名帮工日夜不休的劳作,为大唐修建一艘又一艘的海船。

“楚王殿下您说的太对了,登州如今还真是有一批早期在海上行走的海员,不出海之后就变得无所事事了。而许多想要成为海员的人,却是因为毫无出海经验,难以立马胜任船上的工作。这就导致了许多新加入出海的船队,拼命的从其他船队挖人,搞的各个船队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张。”

一般来说,用来建造海船的木头,最好就放在阴凉通风的仓库之中阴干几年,这样木头里面的水分彻底蒸发,制作的木船要是保养得当,用个十几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够用了!后面的船速提高,就得靠蒸汽船了。

作为一个过渡产品,眼下这个船速李宽觉得倒也基本够用了。

未来十年,甚至是未来二十年,木船绝对还会是主要的海船。

时间就是金钱啊。

“这样吧,登州海事学院你可以分成几个学科,包括船舶的驾驶、海图的绘制、船舶的建造和船舶的设计,除此之外,你们可以跟市舶水师合作,研究海战的战术。等到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你再让海事学院把各个学科进一步的细化,分解出更多的学科出来。

再加上李宽不间断的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刺激大家出海的热情,大唐对船只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海试都还算顺利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只是,飞剪船跟飞剪船之间,显然也是有区别的。

这么先进的飞剪船,要是楚王殿下和侧妃娘娘还不满意,那他可就要哭了。

钱三赶紧在一旁解释了一句。

旁边的武媚娘颇为失望的插了一句话。

“钱三,这最新式的飞剪船,航速可以达到多少?”

当然,这也跟第一次大家不熟悉海况有关系。

嗯,准确的说是他根据李宽的图纸进行完善、设计的。

而伴随着各个造船作坊规模的扩大,船只下水的速度还会进一步的加快。

在这艘海船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制作吨位更大的船只,也可以制作一些尺寸更小的船只。

毕竟,船只从扬州进入大运河开始,航行速度肯定要比在大海里面要低的。

大唐太大了,如果登州到广州需要半个月时间,那么长安城到广州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就像是去南美洲的希望港,之前李义协他们从长安城出发,几乎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到达。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家的海船,刚刚在水里面跑了几年,正是挣大钱的时候,却说是不能用了。

考虑到大唐今后需要经常从海外运输各种物资回来,李宽迫切的想要提高海船的航行速度。

有了质量,也需要数量。

特别是蒲罗中的崛起,让大唐跟南洋的沟通变得非常密集。

接下来,两人在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次见面就算是结束了。

看看观狮山书院如今在大唐、在长安城的影响力,如果登州海事学院能够达到观狮山书院一半的规模和影响力,那么给登州带来的好处就让人笑得睡觉都睡不着了。

他相信,自己主持设计制作的新式飞剪船,必将成为大唐最经典的海船。

淳于难虽然没有完全理解海事学院对大唐的重要意义,但是李宽在乎这个事情,他只要知道这个就足够了。

“没错,登州可以把航海学院打造成一所顶尖的书院,成为登州府的一面招牌。如今,大唐已经有了不少有经验的水手,有些人上了年纪之后,慢慢的就不是非常适合出海,或者说,有些人通过出海挣了一大笔钱之后,就已经不想出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