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被打脸的孔颖达

国子监。

作为大唐曾经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曾经是大唐的教育主管机构,国子监祭酒的地位还是颇为重要的。

不过,由于观狮山书院的成立,大唐最高学府的位置,已经跟国子监没有什么关系了。

甚至连第二名的位置,也是摇摇欲坠。

毕竟渭水书院和曲江书院这些跟观狮山书院几乎是同一时间成立的书院,也不是吃素的。

至于教育主管机构的职责,早就被教育部给剥离的一干二净了。

如今的国子监,就跟一所普通的书院没有特别的两样。

久保田说干就干,听完加藤的吩咐,立马就准备出门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将草原的牧民纳入到我大唐的教化之中,这个事情我是支持的。只是楚王殿下做事的手法,很多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让我苟同。算了,看在他准备在镇北道州府也修建一座孔子学院的额份上,我就不去跟他纠结了。

非要说区别,那就是一个是私立书院,一个是公立书院。

卢宣这样的世家子弟,消息那真不是一般的灵通。

“伊藤君,那个孔颖达的新书《夫子编译》在书铺里卖的很不理想,据说首批印刷了两万册,结果只卖出去了一成,剩下的全部都成为各个书铺的库存了。我听书已经有书铺考虑要把这本书退回给印刷作坊呢。”

“我听说楚王府的庄园里头在大规模的种植土豆了,还有那种被称为辣椒的东西,吸引了许多百姓的注意。像是书籍售卖这样的事情,终归只是一部分关心,到时候大家很快就会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以孔家在大唐的地位,只要孔颖达不要去造反,基本上就能很舒服的在长安城待着。

久保田,我有一种预感,如今的大唐已经开始进入到鼎盛时期,虽然有观狮山书院的科学在一旁作乱,但是国子监为主的儒学经典,也会变得越来越普及,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现在长安城的百姓,都太浮躁了。虽然许多作坊设置了蒙学和小学,也有自己的夜校,让长安城识字的人数翻了一番都不止。可是这些人眼中根本就没有儒学经典,整天就想着怎么挣钱,想着怎么扬名立万。

原本他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刷一波存在感,让大家知道自己这个孔子的后人,也是有真本事的。

这也方便了我们跟孔家打交道。

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孔府好好的结识一下这位大唐儒学的名人。

但是实际上,这些人的同僚,往往却是不想跟这样的人共事。

他没有想到在外人面前一向是显得很高高在上的孔颖达,居然也是这么斤斤计较。

“那三味书屋不是号称长安城第二大书铺,仅次于新华书店吗?这几天新华书店的人气那么火爆,他们肯定也很有意见吧?我们跟他合作,其实也是在帮他们啊。”

孔颖达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

“你去买了吗?对方有什么反应没有?”

“听说明年开始要大规模的在镇北道推广呢。这一次,楚王殿下已经说服了陛下,会拿出笔当初推广还要大的力度,去镇北道推广土豆的种植。”

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办法跟孔颖达搞好关系,将儒学在倭国发扬光大。”

也让卢宣有点尴尬。

可是两本书在一起发售,销量差的如此巨大,这让为师的脸往哪里搁啊?”

可是,这么一本书,销量跟同期出售的《海上旅行故事集》相比,居然还不到人家的零头。

文达明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他昨天已经快速的浏览过了,孔颖达是真心觉得这本书写的远远不如自己。

可是,现实给了他一记沉重的打击。

久保田有点不明白自家使君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问题。

倒不如早早的打消了孔颖达的期待,这样卢宣的日子反而可以好过一些。

除非到时候真的抓到了证据,说明土豆并没有像楚王殿下说的那么夸张,那到时候我可就绝对要弹劾一把了。”

但是,当九条信一和加藤浩之都表示儒学在大唐的发展,其实也是处在增长之中。

“没有,不管是我想要两三册,还是想要几十册,只要给钱,三味书屋都愿意卖,并且没有任何人对此表示疑问。”

……

只不过其他领域增长的更加厉害,所以让大家感受不到儒学的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来说,肯定也是喜欢这样的人。

“那个土豆,《大唐日报》居然真的敢吹嘘说亩产超过千斤,也不怕遭雷劈。他们要是说亩产有个三四百斤,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哪怕是说成五六百斤,也还是有很多人相信。

之后,卢宣赶紧找了个借口,溜之大吉。

里面的每一个字,他都仔细斟酌过,确保使用的语句都是最合适、最优美的。

加藤浩之这话,明显表示他对大唐的礼仪做过了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倭国副使,伊藤浩之一直都想要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顶多就是因为李宽支持孔颖达在倭国、新罗、百济等过传播儒学,大家的关系不至于那么差。仅此而已。

这让孔颖达非常的不满。

加藤浩之满脑子都是倭国利益,根本就没有在乎其他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