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萧瑀,敢拿李世民跟杨广来比较。

“嘿嘿,这不是看你在作坊城买了那么多房子,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把家中的闲钱全部拿去作坊城那里买房子了。怎么样?这作坊城的房价,你觉得会不会上涨啊?”吃了个闭门羹,萧瑀有些不高兴。

而在此时,刚刚退朝回到御史台的杨本满,也坐在那里沉思着。

“因为陛下不在,所以太子殿下应该是直接回东宫了。”

“确实如此,特别是襄阳那边,听说大量的使用了化肥,水稻的产量比其他地方高了两成,实在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啊。”

自己就过来试着住几天,不住也是浪费,过几天就回大明宫。

“杨兄,这陛下要是喜欢待在颐和园,那么到时候百官难免就要经常去颐和园,可是长安城到颐和园,还是颇有些距离的。到时候是不是会有不少人去作坊城买个别院呢?”

“兰和呢?他在不在?”“兰总管也不在。”

“去,现在就去!”

“哼!我们走吧!”

萧瑀是三朝元老,资格比自己可是老的多了。

“那就奇怪了,突然之间不来上朝,说明陛下不在大明宫?前几天我听说楚王殿下带着陛下和朝中大臣前往颐和园,大家都赞不绝口,《大唐日报》还简单的报道了一下颐和园竣工的事情,你说这根陛下今天不上朝,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

再说了,李忠在作坊城还有房子,李世民搬到了颐和园居住,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去作坊城买房子,间接的推动作坊城房价的上涨。

房玄龄虽然有点失落,不过情绪控制的还是很好的。

……

过了两个时辰之后,房玄龄估摸着李世民哪怕是出宫了,应该也回来了,便再次跟萧瑀来到了宣政殿。

很显然,李宽修建了颐和园,肯定不是摆在那里好看的。

反正起居注里哪怕是要记载,也是陛下受到“奸人”蛊惑,去颐和园享乐去了。

与此同时,陛下日理万机,楚王殿下专门在颐和园中修建了一座室内的游泳池,供陛下劳累之余放松身体。所以不管是为了不浪费颐和园修建耗费的物资,还是为了不辜负楚王殿下的孝心,亦或是为了陛下的健康长寿,奴婢都觉得陛下可以去颐和园适当的住几天。”

这个疙瘩,今天开窍了啊?居然知道把这事跟作坊城的房子联系在一起了。

好在旁边的房玄龄倒是看得开,知道李世民经常动不动就去出宫了,或者去后宫了,现在不在宣政殿,下午再来就是了。

甚至到了隋朝末年,当初的粮仓里面都还有大量的粮食可以食用。

房玄龄昨天稍微打听了一下,再结合今天的情况,就知道李世民十有八九是住在了颐和园。

于公于私,他都是站在李宽这边的。

民以食为天,房玄龄自然也非常关注粮食的收成情况。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兰和你就安排一下,今天晚上朕就住在颐和园了。”

贺勤劳满脸期待的看着杨本满。

像是这样一天都找不到李世民的情况,萧瑀觉得明显是不正常的。

“你问我,我问谁呢?”

杨本满瞥了一眼贺勤劳,直接怼了回去。

萧瑀用行动支持了房玄龄的说法。

既然已经开了头,兰和这个“恶人”肯定要继续当下去了。

“兰和,明天的早朝,你让雉奴去主持,到时候你记得把奏折抱过来,朕就现在这里处理一下奏折吧。”

哪怕是等会他回来,天色也太晚,自己这些外臣不适合继续留在大明宫中。

“萧公此言甚是有理,我也觉得有必要扩建粮仓,储备更多的粮食;正好我想跟陛下再商讨一下将水泥路的修建推广到江南地区的事情,不如我们一起去宣政殿吧。”

“李统领也不在里面。”

只要知道了李世民是去哪里游玩了,萧瑀铁定是准备犯言劝谏的。

颐和园中,李世民泡在温泉里头,很是舒服的微闭着眼睛。

就这样,当天晚上,李世民留在了颐和园。

“贺兄,你又在作坊城买房子啦?”

至于这个几天到底是几天,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在宣政殿?”

“喏!”

“陛下去哪里了呢?”

第二天的朝会,萧瑀几乎是一言不发,然后下朝之后直接去到宣政殿,果然又是那个小太监挡在那里。

“等个一两个月就知道了!”

“是的!”

“杨兄,陛下好端端的怎么会让太子殿下出来主持朝会呢?”

李世民都这么说来,兰和除了同意,也没法有其他什么意见。

人都不在,自己就是闯进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萧瑀希望大唐也能跟当初隋朝杨广刚刚登基的时候那样,天下各大粮仓的粮食堆积如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谁知道却是这么一副模样。

那个萧瑀,怒气已经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住了。

“萧相,陛下的去向,岂是我等可以知晓的呢。”

两位大佬说干就干,联袂来到宣政殿门口,不过却是被一个小太监拦住了。

“我准备跟陛下提议,在襄阳、长安、洛阳、凉州、朔州和幽州、鄂州、豫州、苏州等地分别修建新的粮仓,让粮食价格能够保持更加稳定,并且碰到局部天灾的时候,还可以就近调配粮食,及时救灾。”

“陛下圣明,楚王殿下一片孝心,那颐和园实在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壮观园林,哪怕是到了冬天,也还能感受到院内绿意盎然,实在是整个长安城中,难得的好去处。最关键是不需要再去骊山行宫,陛下就可以在颐和园享受温泉,这是大明宫也好,太极宫也好,都是享受不到的。

“萧相,陛下估计在颐和园,要不我们干脆去一趟颐和园吧,要不然好多事情也没有人拿主意。”

“陛下,颐和园的一应安全事务,百骑司已经安排妥当。虽然作坊城没有城墙,但是有百骑司在,颐和园必定万无一失。”

朝会之后,萧瑀跟房玄龄留在尚书省处理政务。

小太监觉得自己好冤枉啊。

“什么?陛下还是不在?”

萧瑀看着关中道和淮南道的粮食收成情况的资料,脸上满是笑容。

杨本满想到今天的朝会,心中突然有了一个猜测。

“我今天家里有点事,先早点回去了。”

杨本满越想越觉得这个猜测很可能是真的,于是准备回家再带一笔钱去作坊城售楼处转一转。

要是有合适的房子,可以再买几十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