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李世民笼络人心的特殊手法

“陛下,这个温泉池子,好像确实还不错。”

颐和园中,萧瑀跟李世民、房玄龄几个在一个中药池子里泡着,仿佛忘记了刚刚自己是来找李世民的麻烦的。

“爱卿,这颐和园前殿还有不少的阁楼空置,中间的大殿用来召开小朝会也是够用了。这中药池子非常适合你,要是每天都泡上半小时,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好处的。这可是孙思邈老神医亲自调制的药包呢。”

李世民多聪明啊,刚刚萧瑀一来找自己,他就把自己对奏折上的一些疑问给抛了出来,接连十几个问题,立马就让萧瑀忙的给忘了自己来的目的了。

紧接着,再把孙思邈给请了出来,表示要给朝中上了年纪的大臣都做一个全身检查,确保大家的身体健康都属于一个美好的状态。

之后,再邀请萧瑀他们去体验了一把温泉池子,完全就把颐和园变成了朝中大臣们疗养之地的样子。

当然,也就是现在颐和园这里没有妃子居住,要不然各种管理肯定会严格很多,一些地方不会让臣子进入。

“我这副老骨头,就这样了,怎么调养也没有用了。”

而长安城中,作坊规模最大、最多的楚王府,更是一个月就缴纳了高达几万贯的赋税,这还只是微臣知道的部分。要是把海贸的那些市舶税计算进去,这个数据就更加吓人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这些变化都刺激到了房玄龄,让他慢慢的变得更加支持商业的发展,更加支持户部去借贷钱财修建道路。

之前李宽虽然也说过了类似的一些说法和提案,但是由于当时的情况还没有如今这么好,有些东西李世民一直没有点头。

凉州和登州这些商业发达的州府,显然也是如此。

“玄龄提到的最后一点,老臣非常支持。这两年,大唐各地的粮食接连丰收,粮价有持续走低的迹象。所谓的谷贱伤农,要是粮食的价格继续走低,将会影响百姓种田的积极性。所以老臣建议朝廷在凉州、洛阳等地修建大的粮仓,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还别说,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萧家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很有发言权。

李世民自然是希望大唐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这样大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到达任何地方,平时的物资运输也非常的方便。

“陛下说的是,要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道路,自然是压力很大的。不过微臣觉得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下向大唐皇家钱庄的借款金额。”

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他更清楚水泥道路到底有多耗费钱财。

“两位爱卿说的都很有道理,朕原则上同意了!为了起到商业发展的带头作用,尚书省下面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大唐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户部、工部等各个衙门所属的作坊都划归到大唐国有资产管理局来管理。除此之外,大唐皇家钱庄也会支持大唐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属的作坊进一步做大做强,让他们成为商业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佬们聚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就会谈着谈着,把话题谈到了正事上面。

这些粮仓的管理和粮食的售卖,可以成立一家专门的大唐粮食集团来负责。到时候大唐粮食集团可以在粮食丰收的地方收购粮食用于存和售卖,保持大唐的粮食价格在稳定可控的局面之中。”

但是由于江南多水道,水泥道路修建起来颇为麻烦,到现在为止,淮河以南都还没有像样的官道改成水泥道。微臣建议朝廷可以适当的支持一些江南道的水泥路修建。像是扬州到苏州、杭州、明州,完全就可以用一条水泥道路给连接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虽然颇有难度,但是并不是不可实现。

萧瑀对李宽的印象一直还不错,哪怕是当初李宽有着长安城四害之首的恶名,萧瑀对他也难得的颇为宽容。

“玄龄说的挺有道理的,这几年我们大唐的商业发展确实非常快,为朝廷缴纳了不少的赋税。不说其他人家,单单微臣府上的一些作坊,每个月就要缴纳超过一千贯的赋税,一年下来就超过一万贯了。

毕竟,这也是支持他自己嘛。

“楚王殿下倒是有心了!这几年,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可是着实给百姓们带来了不少的福音,不管是那个剖腹产还是肠痈手术,亦或是保健丸和神仙水,还有那个六味地王丸,都是极好的东西。”

一旦这种事情得以实现,将彻底的松开大家经商的顾虑。

李世民知道,对于这些身居高位的老臣,人家已经不缺钱、不缺权,美女赏赐给他们,他们也只能动动手指,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此之外,还可以重点建设一下岭南道的水泥道路,把交通延伸到僚人的治下,让岭南道不再成为大家闻之色变的存在。特别是这几年,岭南道的甘蔗种植发展的非常迅猛,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亩的田地种上了甘蔗,成为我们大唐最主要的制基地。

当然,这件事背后,肯定是有李宽的影子在那里推动。

“大唐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发展方向,老臣觉得可以听一听楚王殿下的意见。论起挣钱的本事,老臣就只服楚王殿下。如果他都觉得某个行业很重要,那么一定是非常重要了。”

户部支持现在的几条水泥道路修建,已经非常的吃力了。

房玄龄立马就上前抬起了轿子,让李世民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李世民虽然很勤勉,但是不可能每一个道的赋税收入与具体的构成都很清楚。

“是的!单单长安城,如今就有一百人以上规模的作坊数量超过五百家,为无数匠人解决了生计问题。陛下微服私访的时候,想必也留意到了,长安城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乞丐和流民了,因为但凡是你有一双手,在作坊里都可以找到谋生的活来干。”

萧瑀此时的气也消了,仿佛又成为了一个温文儒雅的老年帅哥。

萧瑀和房玄龄昨天就交换过了意见,今天说起来自然是一唱一和的,让李世民颇感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