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玄奘当时利用朝廷允许饥民四处就食的机会,化作一名饥饿的百姓,跟随寻找粮食的队伍,溜出了长安城,一路向西。

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没有几个人愿意去主动给自己找麻烦。

跟一般的空想主义者不同,李世民制定政策,首先会考虑政策如何落地。

就在长安城的寺庙即将迎来紧箍咒之时,在遥远的南亚,一名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僧人,在众多王公贵族和僧人的送别之下,踏上了归途。

李宽这话一出来,李世民算是彻底的决定采用李宽的方案。

不知不觉间,李宽再也不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反倒是很多时候,李世民已经习惯了李宽给出各种新颖的建议。

“悟心,佛法博大精深,终其一生,我们都没有办法完全领会。佛祖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才有了我佛门的诞生。但是佛门历经各种苦难,如今已经有许多流派,我们此次回到大唐,就要从纷繁复杂的佛经之中,找出佛祖当初的真谛,并将这些真谛传授给大唐的百姓。”

“自然是有的!要是没有方案,微臣也不敢跟陛下您提这个话题呀。”

李宽上辈子没有少受英语四六级的摧残,觉得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不如一个外国的三岁小孩说的好。

“宽儿,这样的话,会不会太过苛刻了?人家只是想要出家而已……”

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玄奘还是选择了回国,选择了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但是,如今李世民面临的情况跟当初萧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说来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对僧人道士采取度牒制度,只有拥有朝廷发布的度牒的僧人道士,才有资格获得免除徭役和赋税的资格。并且,要对僧人的度牒进行周期性的确认和重新审核,避免有一些人借着度牒来获得好处,免除了原本应该缴纳的赋税。”

哪怕是宗室之中有不少人都信奉佛教或者道教,自己也不能手软。

如今已经是玄奘离开长安城后的第十四年,他也不知道大唐已经变成什么模样了。

李世民看着李宽脸上的笑容,心中冷不住为那帮和尚默哀了一秒钟。

此人正是玄奘!

虽然从名字上就知道汉语等级考试大概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李世民还是很好奇的问道。

“汉语等级考试四级是什么概念?”

万一遇到了风暴,自己十几年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

他倒不是真的怕死,而是害怕手中的佛经没有办法顺利的带回长安城。

所以当玄奘进入到天竺的时候,身边已经有一支规模颇为庞大的队伍了。

因为当时西突厥雄踞西域,为了国防的需要,朝廷是严厉禁止百姓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大唐的。

虽然玄奘在贞观三年离开长安城的时候,只是孤身一人。

现在也是时候让那帮胡人遭受一下摧残了。

“师父,戒日王对您礼遇有加,各个寺庙的僧人也非常尊敬您,大乘尊您为大乘天,小乘尊您为解脱天,如果我们留在天竺的话,完全可以过上非常有尊严的日子啊。”

别以为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你就等着史书上把你记载成一名昏君吧。

“回去的路虽然充满风险,但是每一步路都是一个磨砺,越是辛苦,越是能够磨砺我们的心性,这未尝不是一种另外的修行呢?”

给发展中的佛教和道家施加一道紧箍咒。

但是到了高昌国的时候,就受到了鞠文泰的赏识,甚至跟他结拜为兄弟,赠送了不少马匹和仆人。

“佛教、道教、儒家,注定跟观狮山书院的科学是要争一个高低,微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受他们欢迎的人。不过,不欢迎我又怎么样?谁也不敢公然反对朝廷公布的度牒制度,否者这些人现在就不服从管理,未来规模更庞大之后,那还了得?是不是得搞出一个佛王或者道王出来呢?”

长安城中,有许多人对于李宽都是恨得牙咬切齿,但是又不敢轻易招惹。此时此刻,李世民对这些人的心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师父,听一些天竺商人说,在天竺南部的港口,已经有一些来自大唐的商人出没,如果我们去到那里,乘坐船只的话,路途应该可以缩短很多呢。”

但是怎么实施这个度牒制度?

“是的,当然,这一套制度,必须要有一些列相应的措施去配合。要不然的话,这个度牒制度也许就成为了一部分人牟利的工具了,真正需要它的人,反而可能没有办法获得。”

“既然你已经有了完善的想法,那你就好好的整理一下,朕看完之后再跟玄龄几个商量一下吧!不过,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这个度牒制度公布了,长安城各个寺庙,估计都不会欢迎你进入了!”

“你的意思是通过发放度牒的方法,来控制僧人和道士的数量?间接的降低佛教和道家的影响力?”

毕竟,回去的一万多里路,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里面要经历的各种风险,是后世的人完全没有办法想象到的。

……

李宽只要随便借鉴一些,就足以应付大唐面临的局面了。

而且,一路回去的路,这个时候还没有受到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基本上都还是属于信仰佛教的地区。

凭借着自己在天竺混下的莫大名气,根本就不需要太担心安全问题。

甚至进入各个王国的时候,还能得到非常高的礼遇。

这种情况下,你总不能让玄奘去走海路回国?

他会愿意吗?

完全就是弊大于利啊!

他又不傻,怎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