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点,也算是他的优点了。此时此刻,李世民生出了巡视大唐的念头。
这几天,长安城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命案。
这无关作坊里的匠人是否忠诚!“如果这样的话,书籍和纸张的成本都会上涨不少,最终孔子书院开设需要的运营费用会高很多,对我们进一步扩大书院规模是不利的。”
“自从贞观四年药师灭了东突厥,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草原上的局面确实是越来越稳定了。听说凉州那边如今已经是繁华异常的州城,朕也想找个机会去亲眼看一看。总是根据奏折中的信息来做判断,难免也会有出差错的时候。”
如果他们也去挣钱,那就真的是与民争利了。
“成本高了,自然有人来买单。到时候孔子书院开业的时候,当地的勋贵但凡是还有点追求,必定会将家中的一些子弟送到书院里头进学。我们可以给孔子书院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规则,对于一些有才华但是贫穷的学员,可以免除所有的费用;但是对于勋贵子弟,反正他们都不差那点学费,那就多收一点,尽量维持孔子书院在财务上的独立和不亏本。”
要不然长孙家也不可能加入孔子书院的发展之中来。
“署长,死者是在西市旁边的延康坊里发现的,初步判断是一名外地来的读书人,目前还没有找到他的家人。”
“确实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但是这比单纯的军事征服要有效的多。军队只能让一个地方短暂的服从,但是压制的越厉害,后面的反弹就会越严重。、
刘界作为观狮山书院的负责人,如今跟孔颖达一起对接,商讨孔子书院的事情。
李宽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这名警员说话的时候,脸色也有点发白。
如果楚王府要一直维持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地方的官员和读书人都认同我大唐的儒家文化,按照我们大唐制定的规则去运行整个国家,这样一来,楚王府才可能在这些地方一直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那倒也是,不说其他的地方,单单说按个倭国,听说很多百姓明知道会被当做奴仆贩卖到大唐,也愿意背井离乡的过来,这其实就是大唐的魅力的一种体现。如果倭国主流的官员都是出生于儒家,那么倭国上下对大唐的认同感肯定会上升一个台阶。”
不管是什么机构,能够维持自身正常运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要不是严良把这个消息压着,估计长安城里早就闹得满城风雨了。
孔颖达这是开得什么玩笑!自己支持他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为的是推广儒学,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能够对大唐产生更多的归属感。
“学生明白了,不过孔祭酒那边可能不会死心。在他看来,把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设在当地,可以更快的印刷各种书籍,让更多的蛮夷接受儒学。”
要不然,到时候御史们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让李世民有了出京的想法,那弹劾自己的奏折估计能够堆满陛下的御桌呢。
这种事情,李忠不敢介入太多,只好把房玄龄等人拉出来当做挡箭牌。
天子脚下发生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有必要多想一想。
谁知道这些事情的背后,是不是意味着其他的一些东西呢?
在李宽的设想之中,倭国也好,新罗百济也好,必须也只能是一个农业国家,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严良满脸严肃的表情,意味着他碰到了棘手的事情。
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再纠缠。
“所有海外的孔子书院,书籍都必须从长安城运输过去,纸张也不例外。至于印刷作坊的修建,更是提都不用提。”
刘界倒也不傻,大概悟到了李宽的想法。
所以如今听了长孙冲的话,他还是觉得有点奇怪。
报复社会,一味地为了杀人而杀人的情况,在大唐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李宽没打算依靠孔子书院来挣钱,但是也不想一味地往里头扔钱。
“别理会那么多,到时候我给市舶都督府下一个命令,所有在海外修建的作坊,都需要在市舶司那里备案,涉及重要技术泄露的作坊,全部都不可以修建。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丢掉更重要的技术。”
显然,在他看来,修建更多的孔子书院,让更多地蛮夷能够被同化,这是最重要的。
钱不钱的,这个时候根本就不重要!只要作坊修建在倭国或者新罗,不需要几年,相关的技术肯定会出现外流。毕竟,一个人忠诚与否,主要看他受到的诱惑是否够大。
大唐的百姓,但凡是还有一口饭吃,都不会干出杀人放火的事情出来。
当初杨广可以三下江南,维持浪费大量的民脂民膏,自己只是为了了解民生疾苦,去凉州、朔州、登州、扬州、杭州等地巡视,也不算什么吧?
“这些年,凉州四周的胡人已经开始习惯了吃米饭、面食,用筷子和住房子,而他们每天就负责养羊。如果不看外貌,他们已经跟草原深处的牧民完全不同了。这些都是西北贸易一直在做的事情,眼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楚王殿下的草原战略,似乎已经慢慢的得到实现。”
刘界显然还想再争取一下。
李世民记忆力很好,知道当初李宽跟自己汇报草原战略的时候的思路。
远的不说,单单长安县去年的命案,就还不到十起,这绝对是非常低的一个比例了。
当然,朝廷的那些衙门是个例外。
“宽儿曾经跟朕提过草原战略,其中水泥道路的修建以及羊毛、茶叶盐巴的贸易,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了。但是教化胡人的事情,除了在凉州等地修建的蒙学和小学会招募胡人子弟之外,并无其他动作。现在看来,他是要把这一个短板给补上了。”
严良一边说话,一边简单的从桌上拿了一些资料,然后便往门外走去。
不把这些案子破了,他就不要指望会有好日子过了。
此时此刻,严良只希望这些案子是某个邪恶的人所为,背后没有什么特殊的政治目的,否则的话,问题可就复杂了。
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