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奇怪的案子
孔颖达的响应非常的快,让李宽充分的见识了这个年代也能有高效率。
只不过是几天时间,孔子学院在长安城的地址就已经定下来了,就在国子监附件的一处院落。
而首批参与到孔子学院建设的书院,也从国子监、观狮山书院的基础上,增加了曲江书院和渭水书院。
“长孙兄,观狮山书院和国子监的这次合作,透露出一股诡异啊。”
郑海跟长孙冲刚刚听完渭水书院参与的孔子书院的方案,觉得很是奇怪。
当初李宽在观狮山书院大肆宣传科学,孔颖达在朝中可是没有少弹劾李宽。
没想到有朝一日,李宽跟孔颖达居然搞在了一起,由不得他不感到惊讶。
“这件事情确实比较奇怪,单单从表面上来看,楚王府并不能直接得到什么好处。甚至连孔子书院的修建资金,都是观狮山书院出了大头,国子监象征性的出了点,而我们书院跟曲江书院,则是一文钱没出,只是安排一些教谕而已。
自从李宽跟李世民说明过大唐皇家军事学院修建的意义,并且邀请李世民担任院长之后,李世民对于各个书院的修建就变得重视起来。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你们就好好的种地养羊就可以了。
最关键的是死者的情况有一个非常类似的现象,那就是心脏和肺都被掏出来了。
李忠作为深受李世民信任的特务头子,自然知道许多东西。
不过,昨天跟我阿耶交流过这个问题,他看问题的角度跟我们有所不同。楚王府在海外的影响力,远飞一般勋贵可比,但是那些蛮夷之地,毕竟是远离大唐。特别是南洋和澳洲,消息传递非常的不方便。
严良能够从不良人中脱颖而出,担任长安县的警察署署长,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
大唐如今已经进入到贞观盛世,每年的命案数量非常的少。
反正有了水泥道路,去凉州也就是十来天的事情,不会对朝政带来太大的冲击。
“也是,儒学都已经开始走向海外了,如果我们各自的家族在海外还没有什么据点的话,很可能会错过许多机会,少挣许多的钱财啊。”
“确实没有那么简单,今天我们有警员汇报,在一些坊间,茶余饭后之后,已经有百姓在那里讨论这些案子的事情了。可是我们明明已经很好的封锁了案发现场,也告诫了所有目击者,不要议论这些案子,可是现在还是满满的传开了。属下觉得,似乎有人在背后默默的推动这些案子的发展。”
“是的,死者的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掏走了心肝。”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更应该去跟马署长汇报,并且把我们的这个猜测也一起汇报了,说不定到时候马署长还要跟楚王殿下再进行说明呢。”
但凡是自己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长孙冲都会去找到自己阿耶询问。
作坊什么的,就尽量不要去修建了。
“陛下,巡视各州的事情,属下觉得还是要跟房相等大臣商讨后再做安排。”
“又是心脏和肝都被人掏出来了吗?”
实在折腾的话,可以一年去一个地方。
可文化这东西不一样,潜移默化之下,大家对大唐的认同感就上来了,到时候哪怕是我们直接吞并这些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我们不要人家加入大唐,他们还主动的想要成为我们大唐的一个道呢。”
“走!跟我去一趟警察总署,我要跟马署长汇报一下。这件事情,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在长孙无忌的理解基础上,长孙冲对于李宽的这个做法的意思有了几分把握。
……
如果人家以倾国之力去挖几个墙角,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
严良皱着眉头听下面的警员汇报着今天的一个案子。
至于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大唐可是掌握了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怎么可能把作坊修建到国外去呢?
可是,今天再一次收到人报案,西市旁边又死了一个人,死者还是一样的心肝不见了。
“陛下,这是孔子学院的建设计划,进度非常迅速,过几天就会有第一批人前往南高句丽和北高句丽等国,修建首批的五座孔子学院。”
“没错,所以孔颖达主动找到我们之后,第二天我就同意了渭水书院加入到孔子书院修建计划之中,甚至还可以考虑出一定的资金。为的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让我们长孙家的势力开始进入到海外,免得错过一些重要机会。”
长安县警察署。
如今国子监跟观狮山书院等机构合作,要在海外大力修建孔子学院,李世民肯定是非常关心的,所以李忠早早的安排了人把情况了解清楚。
李世民的心中的这个想法,生出来之后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那东西那么复杂,要搞也让唐人去搞。
很显然,在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让草原上的胡人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文化的同化也紧随而来。
“似乎只能用这个解释了,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绝对不是修建几所孔子书院就可以搞定的啊。要让书院里出来的读书人掌握朝政,这个国家才可能真正的认同我们大唐的文化。这个事情,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很难见到效果的。”
将心比心,郑海觉得自己不会去做那么远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
这一下,严良觉得事情大条了。
“王爷,那个孔颖达建议我们在各个孔子书院旁边设立一个建议的印刷作坊和造纸作坊,既可以通过这些作坊挣一些钱财,也能降低我们得书籍成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