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李宽突然觉得继续把扩大后的水师力量全部留在市舶都督府,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您看,人多力量大,如果徒儿收几个徒弟,那么帮我么查找资料的人就变多了,我们甚至可以安排一些弟子前往广州或者蒲罗中去收集素材,这样有针对性的整理资料,效果绝对比道听途说的内容要丰富、真实的多。”但是,长安城中,能够意识到水师重要性的人,却是不多。
李宽讪讪的说道,然后嘴里冒出来一个吓了李世民一跳的数字,“五年之内至少需要一千万贯。因为不仅需要补充三四百艘海船,还需要扩建一些港口,甚至专门建设一些军港。除此之外,人员的招募、训练也是需要大量钱财的。水师毕竟不同于十六卫,大家都在海上漂泊,危险性要高很多,所以待遇自然也要好一些。
五合居中,郭得志很是贴合热点新闻,快速的推出了新一期的说书内容。
郭得志年纪已经不小了,又见多了各种各样的人,对于人心,把握的比一般人都要充分很多。
但是,自始至终,他都还没看开山收弟子。
“你具体整理一下资料,到时候朕再考虑一下!”
太液池中,李世民难得的跟李宽坐在一艘游船上面游湖。
虽然南洋诸国,单打独斗,没有一个是大唐的对手。
南洋有成千上万的岛屿,蒲罗中市舶水师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所有海盗都被剿灭了。
自己是市舶都督府,名义上市舶水师都是属于自己管辖。
“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一辈子能够碰到一次就算是非常了不得了。别说普通的百姓,就是长安城各家的勋贵子弟,动心的也有不少。
“是,王爷您放心,左右不过是十万贯钱,卖肯定是卖的出去的。”
并且,为了避免出现其他勋贵一次性购买大量股份的情况,李宽还专门让王富贵制定了一个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持有一千股。
郭云鹤的徒弟多了,他这个当师父的,影响力自然也会上一个台阶。
哪怕是李世民勉强同意了,也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后悔。
楚王府中,王富贵一脸不解的站在李宽身边。
“我们要的是一个能够源源不断的给到大唐带来收益的美洲,而不是一次性的高产作物种子获取处。虽然我跟大家介绍美洲的时候,主要强调的是那里有超出大家想象的高产土豆、玉米等庄稼,但是其实美洲的富饶,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不客气的说,我们大唐的地大物博,放在美洲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而单靠我们楚王府的力量,虽然能够把土豆玉米这些东西的种子取回来,但是要进一步的开发美洲,还是不够的。”
当然,勋贵之家要是真的看好东太平洋公司,随便找几个家族子弟,甚至是以下人的名义去购买,也是有办法拜托这个限制的。
……
“没问题,微臣明天就可以把奏折递上来!户部要是暂时资金调派有困难的话,可以考虑从大唐皇家钱庄借贷。适度的让户部背负一定的债务,对我们大唐经济的发展,其实是有好处的。”
……
“没错,朝廷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大唐水师,分别以登州、扬州、广州和蒲罗中为中心,分成登州水师、扬州水师、广州水师和南洋水师四支力量,其中南洋水师作为优先发展对象,确保大唐船只在南洋的安全性,也为了确保澳洲的开发能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虽然郭得志这辈子都没有出过海,但是结合各方了解到的信息,他却像是亲自到过美洲一样。
毕竟,看着大唐在南洋获得大量的利益,要说他们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虽然东海渔业旗下的海船,还没有被海盗抢劫过。
“不管是玉米还是土豆,亦或是番薯,只要从美洲运回来,那就是价比白银的存在,有几个人不想去闯一闯呢?只要运回来一船的种子,船上所有的人这辈子,甚至是子孙几代都衣食无忧了。要不是我完全不懂水性,我都有点心动了。”
“这美洲,从登州往南走八千里,再往西走一万多里才能到达,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说是万里迢迢,一点也不夸张。
如今大唐的大航海时代即将开启,为了确保大唐船只的安全,大唐水师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不过,还是没有达到李宽期望的程度。
李宽也没有打算彻底的封住这条路子。
“师父您这个主意太棒了!最近一年,我们可以先以南洋和澳洲相关的故事为主题,让大家先对海外的各种冒险故事充满兴趣,到时候再加上美洲的故事,肯定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说不定我们的说书内容可以直接跟上次的出征高句丽一样,在印刷作坊里头出版成书籍呢。”
李世民的内帑已经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不少的好处,所以他对海洋的重视程度,其实已经提升了不少。
作为一个彻底的走向了财务自由的亲王,李宽现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毕竟,大唐如果要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金融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感情这十万市舶水师的费,比大唐其他所有将士加起来的都还要多。
东太平洋公司这一次是一次性招股二十万股,每股价值一个银币,其中李世民的内帑认购了三成,楚王府认购了两成,剩下的五成,李宽准备推向市场,让每个百姓都可以购买。
都是钱闹的啊!
“陛下,两百万贯估计不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郭云鹤就是他的儿子。
对于李宽时不时的冒出来的新名词,李世民虽然已经有了很高的忍受能力,但是还是有点不明白大航海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给朕具体说一说航海的事情,如果真有那么大的好处,大唐水师扩建的事情,朕今天就做主同意了!”
这几年,南洋的海盗数量猛增,背后也跟那些国家的纵容和支持有一定的关系。
不用李宽继续说下去,以李世民的军事才华,自然知道这种仗,没法打。
“没错!使用水师是最省钱、最优先的办法。如今我们已经在南洋站稳脚跟,到时候我们重点发展市舶水师在南洋的力量,甚至还可以专门成立一支南洋水师来统管大唐在南洋的水上力量。”
借着这次机会,他准备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
毕竟,大唐的各个将军,平时手中能够直接管辖的将士,还不到这个的一成呢。
虽然很多人不见得看好这个新冒出的“东太平洋公司”,觉得这像是一种骗钱的手段。
而那大食人,是在西域的西边。
“什么想法?”
“以你今天的成就,收几个徒弟倒也不算过。这些年长安城识字的普通百姓多了很多,愿意尝试说书的,应该也不少。你要是有好的苗子,那就收吧!”
李世民有点不明白李宽怎么突然把话题跳到这里,忍不住皱起眉头说:“自然是听说了一些,但是这跟水师的建设有什么关系?”
郭得志想了想,便痛快的同意了。
但是人家如果只是给你大唐在南洋的商船使绊子,方法还是很多的。
带着大唐百姓走向小康,这可不只是一句口号。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的海军和陆军的关系,往往都不是很好的原因。
李宽这哪里是在扩建水师,这是在烧钱啊。
实在不行,找些大商家摊派下去,也是能完成李宽的任务的。
“行了,朕自有安排,还不如说一说你那‘东太平洋公司’的事情。”
十万人,哪怕是平均一人一年的俸禄是五贯钱,也需要五十万贯,这还没有考虑到训练的消耗。另外,船只也是需要修建专门的造船作坊进行维修和保养,并且一旦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有新式海船出来,我们都是需要第一时间购买的……”
“让百姓走向海洋,就能变得富裕?”
“确实是,农作物的长相和习性,在《大唐日报》上面已经刊登了,前往美洲的推荐航线,也在《大唐日报》上面刊登了,甚至连远洋出海的各种注意事项,都在《大唐日报》上面刊登了,可以说这一次出海的危险性,大大的降低了。”
“要出书,倒也容易,只要自己肯钱就是了。但是,要再想碰到新华书店那样主动跟我们接洽出书的事情,就要看机缘了。如果观狮山书院的‘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能够在这一次的美洲之旅取得非常好的成绩,那我们就还有可能再次出书。否者的话,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不过,虽然纸张的价格已经一降再降,但是自己出书,还是要有深厚的财富底蕴才行。
“所以为师打算把探索美洲这个主题作为今后最主要的说书内容,楚王殿下如此鼓励大家出海,到时候大唐各地肯定会有无数的人去冒险,去探索;在这期间,肯定也会发生无数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只要把这些故事稍加收集整理,就会是很好的一个素材。”
“没错!海洋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虽然在短时间内,大唐的敌人不可能来自海洋,但是我们却是可以通过海洋去获得更加广泛的利益。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之下,大唐百姓已经普遍解决了饿死人的问题,但是距离吃饱饭、吃好饭,还是有一些距离的。要想让百姓的生活过的富裕起来,那就不能将眼光局限在陆地上面。”
“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的新式海船,朕也看过相关的介绍资料了。单单一艘的造价就已经达到了一万贯,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水师的新式战船要基于最新式的海船来打造,那么一艘战舰的造价肯定也是超过一万贯。你这一张口就说大唐需要有十万水师……你这是要把户部给掏空吗?”
哪怕是岭南道外海,也不时有一些海盗出没。
如今我们大唐也把触角伸向了海外,跟大食帝国的冲突,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而那大食帝国离长安城非常的远,如果从陆地上进攻他们,只能一路前往西域,然后继续往西几千里,才能打到他们。这样的出征……”
不过,李宽对此倒也没有太过纠结。
不管是什么部队,最后还是要由人来带领的。
以大唐如今的局面,大唐水师的建设,只可能是在市舶水师的基础上进行扩张,根本就不可能立马摆脱李宽的控制。
至于几年以后的事情,李宽又不是天天在家造人不干活,怎么可能让人那么容易夺走控制权。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