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开年不吉

在一场鹅毛大雪的笼罩下,大唐迈入到了贞观十七年。

不过,大明宫中,过年的气氛并不热烈。

李世民没有那个兴致,其他人都生怕触碰到逆鳞。

“李忠,玄成的病,还是没有好转吗?”

宣政殿中,李世民坐在御座上查阅着各种文书。

户部的税赋报告,各个衙门的新年规划,大唐交通集团的道路修建规划……

各种各样的东西,他都要有所了解,甚至作出批示。

下人们走路都尽量垫着脚跟,生怕弄出什么响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不小心成为了泄气孔。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魏征就这么蹉跎了几年,一直到李密被王世充给打败了,魏征便又换了第三个东家。

最开始,他是在大隋武阳郡丞元宝藏手下做事,结果在李密攻打武阳郡的时候,他觉得李密似乎很有前途,就劝说元宝藏投降,自己也换了人生的第二人东家。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似乎也不再年轻。

没办法,领导不赏识你,你再有才华也没有用。

李世民觉得最近几个月,诸事不顺,成功讨伐高句丽的喜悦,早就被冲击的所剩无几。

哪怕是太史局的李淳风,也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比不上他们了。

对于以农为本的封建王朝,蝗灾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魏征也很快病倒,李世民维持还多次亲自前往探望。

“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我准备先撰写一篇论文,发表着《科学》杂志上面,也算是提前给大家预警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他拼命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要让天下百姓看到,自己才是大唐最适合、最优秀的帝王。

“陛下之恩,微臣无以为……为报,微臣……”

南山建工负责工地现场监工的人员,倒也没有苛责到要求帮工们连聊天都不允许的地步。

被俘虏了!

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

虽然他没有亲自见过大规模的蝗灾,但是各种各样的相关文章,却是没有少看。

魏叔玉自然不希望魏征在最后时刻还真操心。

“安全措施?什么安全措施?”

郑国公府,一片沉寂。

好在这东西一点也不复杂,也不存在什么特殊工艺,以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大量的制作出来。

紧接着,大家总算是反应过来,出事了!这不是大唐第一高楼施工以来的第一次出事,但是却是第一次闹出人命。

朱银想的东西,已经超过了气候本身。

左右不过是中了十贯钱,倒也没有到那种领奖都要带着面具的地步。

特别是他提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除掉李世民。

年轻时候的梦想,似乎基本上都实现了。

这栋楼已经修建了将近一年了,哪怕是当初不熟悉的帮工,现在都熟悉了起来。

特别是李世民来了之后,他还想着强打精神,结果反而更是让自己的状态恶化了。

魏征一口气说完这话,整个人都虚弱了几分。

魏征又跟着窦建德混了几年。

李世民一听,心中大为感动。

这个帽子,可是不能轻易带的啊。

……

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每个教谕的级别都是不一样的,待遇也相差的非常大。

“李忠,你说李佑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安排属下去阴谋刺杀自己王府的长史,他眼中还有大唐律,还有我这个父皇吗?”

正好此时,一股劲风突然吹来,本来昨晚就喝酒喝到很晚,今天都还有点醉醺醺的麦伟,在这劲风的影响下,直接就一个后仰。

“嫠……嫠不恤纬,而……而忧宗周之……之亡!”

对于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和学员来说,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论文,已经是一个衡量自己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了。

“为父维护太子殿下,那是因为他是太子殿下。要在陛下面前保持那种公平公正的形象,那么什么事情都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权衡,而是要以陛下、以大唐的利弊来分析。维护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是符合为父刚正不阿的形象的。

事实上,他心中是相信齐王李佑安排了人对付权万纪的。

一月份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但是今年正月却是没有像去年冬天那样继续下雪。

看到王富贵那个表情,李宽就知道安全绳这个东西,对于大唐来说是个新鲜玩意。

“嘿嘿,这次手气不错,总算是中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奖项。昨晚我一口气买了两瓶烧刀子,现在还剩下大半瓶,晚上让家里的婆娘炒几个菜,我们小酌几杯。”

“蝗灾?二哥你是担心今年会有蝗灾?”

“微臣……微臣相信陛下……一定能够……能够给百姓带来……来一个国泰民安的……天下!”

这个意外,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完全就是一件简单的安全事故。

作为五易其主的魏征,一身可谓是坎坷不断。

特别是作为靠着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他,对于别人的看法,对于史官的记录,更加的敏感。

要是他不能在朝中体现自己的特殊意义,那么很可能魏家早就灰飞烟灭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麦伟,听说你昨天买幸运纸的时候,中了十贯钱?今晚是不是要好好的喝两杯啊?”

面色苍白的魏征,挣扎着要从床上坐起来。

没看到渭水书院、曲江书院等各家书院,在观狮山书院推出了教谕的评级制度之后,立马跟随了,都不需要李宽去做任何推广。

被称作麦伟的帮工,面色黝黑,看上去有三十多岁的样子。

毕竟,要研究大唐的气候变化,蝗灾、水灾、旱灾等各种灾难的信息,就是不可避免要接触的。

宣政殿中,刚刚回来的李世民,就收到了权万纪的奏折。

这个时候,按理说魏征的人生终于要开挂了。

李世民心中其实已经有思想准备,如今看到魏征的样子,还有巢方这个太医院医正都露出了这种表情,心中已经猜出了结果。

可他不能这么说啊,这么说了的话,让李世民怎么办?下令诛杀李佑吗?那他李忠岂不是变成李世民父子相残的罪人了?

“玄成,你不要多想,好好养病,我们君臣再一起奋斗二十年,给天下百姓一个不一样的大唐。”

虽然不算位高权重,但是在储君身边做事,前途一片光明。

魏征虽然状态很差,但是趁着喝了一碗百年老山参汤之后,强打着精神跟嫡长子魏叔玉说着话。

再发出一声惨叫之后,整个人从一百来米的高处,直接往下掉。

“玄成,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吧!”

虽然李宽知道将论文数量和教谕的评级挂钩,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

之后就不用说了,大唐把窦建德给灭了,魏征这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反而被安排到李建成身边,当了太子洗马。

“陛下!”

朱银和朱铜现在就是观狮山书院的副教授。

但是,现阶段这个制度,对于观狮山书院的有序发展,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

朱铜朱银两兄弟面色郑重的推演着最近的天气变化。

至于普通百姓,修建的基本上都是平房,根本就不会考虑购买昂贵的精钢去制作避雷针。

李世民出乎意料的一句话,并没有让魏征睁开眼睛。郑国公府在这种场合下,碰到这么一件好事,反倒是有点让魏叔玉不知所措起来。

“糊涂!”

用《三国演义》里头形容吕布的话来说,这个时候魏征就已经是三姓家奴了。

这么一来,魏征就尴尬了。

所以他干脆在正月的时候,就忙碌了起来,这样也算是能够麻痹自己思念亡妻的心情。

“陛下,郑国公的病情,恐怕是已入膏肓。孙神医已经亲自去过几次郑国公府,甚至楚王殿下也都亲自去查看了一番。但是郑国公毕竟是年过甲之人,生老病死,谁也没有办法避免,这并非药石可医。”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快!快去迎接陛下!”

“二哥,未来三个月,很可能都不会有什么降雨。虽然去年冬天下了好几场大雪,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三个月后还是没有降雨,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陛下驾到!”

甚至刘元还在李宽的建议下,给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分了几个等级。

“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的非常好,各种水车的运用也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只要渭水这些河流里头有水,三个月不下雨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我是担心这种干旱的天气,会带来其他的灾难啊,你要知道,那个蝗虫是最喜欢在干燥的淤泥里生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