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坊旁边的永阳坊就有一个大总持寺,如果我们把大慈恩寺修建在归义坊,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好我认识大总持寺道岳法师,可以考虑让他来主持大慈恩寺修建后的事情,并且还可以找他咨询一些寺庙修建的问题。魏征本来也是上了年纪,只见他眯着眼睛,张望着远处,露出一副我没有看清的模样出来。

“权长史,齐王殿下是什么性格,你再清楚不过了。这一次是我侥幸听到他跟燕弘亮的对话,才知道权长史已经处在危险之中。如今之际,我们得提前做好防备,免得被小人偷袭了。”

“道岳法师?你说的那个弟子,是不是叫做辩机?”

……

所以等到李佑无法无天,搞得怨声载道的时候,李世民把权万纪给安排到齐王府担任长史。

虽然李治作为发起人,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世民面色有点憔悴,手指着远方。

监控李泰的任务,就是贺兰楚石亲自安排的,他自然对相关的情况很了解。

“玄成,你看,朕的皇后就葬在那里,你能看清吗?”

李治这段时间都在昭陵守灵,一直守了七七四十九天。

贺兰楚石刚刚从自己岳父府中回来,就找到了李承乾。

但是,这几年,他的表现不仅让李世民很失望,也让不少大臣失去了信心。

……

魏征面色一喜,心中松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过去还是太温柔了啊。

李治说完,满脸期待的看着李宽。

李治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满是真诚,搞得李宽都有点不知道这话到底几分真,几分假了。

后面也屡屡干出子虚乌有的弹劾事情,搞得朝堂上许多人都对他很有意见,前途也变得暗淡了起来。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一愣。

但是,很宏伟就意味着需要费大量的钱财。

“是的,以后我准备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在寺庙里头为阿娘祈福,也希望阿耶能够健康长寿。”

“怎么会看不清呢?就在那里啊,不用望远镜都能看到昭陵。”

权万纪虽然觉得韦文振的这个招数非常阴狠,但是却也觉得这是自己摆脱困境的一个好方法。

“为今之计,只有多收集齐王殿下违法乱纪的证据,最好就能找到一些谋逆的证据,这样我们才能脱离苦海。”

贺兰楚石松了一口气,这事,总算是有一个明确方向了。

他自然不想坐以待毙。

作为道岳法师的关门弟子,天资聪颖,仪表堂堂的辩机,是名声最响亮的。

“这段时间,朝中弹劾太子殿下的大臣明显比过往要更多,他们拼命的往您身上泼脏水,甚至还说您不够仁孝,就差没有直接跟陛下说要更换储君了。太子殿下,这种事情背后,难道一点原因都没有的吗?那些大臣,好多都是跟魏王殿下走的很近的,他们在文德皇后尸骨未寒之际就如此对待太子殿下,可以想象今后会有什么风波。”

不过,当李世民带着魏征站在那里的时候,情况却是有点不同。

将心比心,他登基之后也一样会想办法搞死李泰。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其实并不是一个那么昏庸的人。

典军校尉韦文振虽然是齐王府名义上的护卫统领,但是除了能够掌控自己从长安城带来的几十人,其他护卫根本就不听他的。

哪怕是在各种各样的美谥里,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这个字更加好。

“虽然阿娘去世了,但是我知道阿耶其实一直都怀念她,我和兕子她们也都非常怀念她;我想修建一座寺庙,用来缅怀阿娘,同时也方便日常祭祀和礼拜,二哥你觉得怎么样?”

韦文振这些世家子弟,别的优势不说,单单各种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以及一些眼光方面,着实要比普通人家要高上一筹。

“修建寺庙?”

这段时间,长安城的气氛其实是比较压抑的,一切娱乐活动都暂停了。

“哪两条路?”

现在这个情况居然提前了?还是说历史上李治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长孙皇后刚刚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太小,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存在感。

虽然那个时候的大慈恩寺,已经远远没有当年的盛况,但是规模仍然非常庞大。

“你放心,到时候我们把地基抬高一米,再实用巨石作为墙基,四周挖一条宽大的下水道,一直通到城外的护城河之中,等闲雨水都不可能给大慈恩寺带来什么危害。”

韦文振作为韦家子弟,虽然不是什么嫡系子弟,但是也不是省油灯。

李世民觉得有点着急,还以为魏征真的没有看到。

按理说,李世民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是不会因为皇后去世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长孙皇后走了以后,能够帮助李承乾稳住储君位置的人,又少了一个。

他不傻,自然清楚魏征话里的意思。

曾经的李承乾,也算是一个让大家都很满意的储君。

前世他去西安旅游的时候,可是去过大慈恩寺的。

“对啊,二哥你也听说过他的大名吗?那说明这个辩机确实厉害,到时候我们让南山建工跟他们一起确认大慈恩寺的修建方案,然后我再把这个事情择机告诉阿耶。”

“可以,正好归义坊那边,现在已经烂尾了。整个坊有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拆掉了,但是还没有修建新的房屋。听说韦家和杜家都想着尽快将这块地给转手出去,到时候我让王富贵走一趟,把这块地给买下来,就在那里修建一座大慈恩寺。”

权万纪脸色铁青的说道。

“一切顺利,每天魏王殿下什么时候出门,去了哪里,见了谁,我们都一清二楚。虽然他每次都携带大量的王府护卫,但是总能找到一些机会的。”

毕竟,这天下,还是李世民的天下。

很显然,目前的情况,李泰有时间继续等下去,可是李承乾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

从昭陵守灵回来,李治就来到了楚王府别院。

“嘭!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但是,这段时间,李世民却是一直处在怀念长孙皇后的状态之中。

只不过因缘巧合之下,被安排给吴王李恪身边担任长史的时候,李世民居然发现他能够管住李恪,以为自己以前对他多有误解,差点浪费了一个人才。

它甚至还在大明宫的宫墙上面,修建了一座观,每天下朝都要来到这里瞭望昭陵,甚至还让陪同的大臣一起悼念。

在他看来,当皇帝虽然很风光,但是其实很累的。

很显然,他肯定是没有钱去修建什么寺庙的。既然是专门为纪念长孙皇后修建的寺庙,肯定不能很寒酸。

最关键的是,这大慈恩寺是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缅怀长孙皇后而修建的。

长安城各个坊有什么寺庙,氛围如何,他可以说都比较清楚。

“那昝君谟和梁猛彪,原本只是一个无业游民,仗着有几分身手,如今在齐州城里嚣张的不行。这一次,我不仅要弹劾齐王,我还要弹劾他身边的那帮爪牙。”

“太子殿下,有些事情,要早做打算才行了!”

什么兄弟之情,在皇位面前,显得无比脆弱。

作坊城里其实也还有很多空地。

“二哥,归义坊那里不是被积水淹过一次吗?在那里修建寺庙,岂不是很危险?”

没办法,很可能你一辈子的经历,还没有人家小时候耳濡目染的丰富呢。

李宽连名字都懒得改,直接盗用了过来。

李宽提都没有提修建大慈恩寺的钱怎么办。

李承乾刚说完话,又往嘴里倒了一杯酒。

“谋逆?韦校尉,齐王任用奸佞,性格奇怪,不懂孝道,这些我都懂,但是说他谋逆的话,会不会太夸张了?”

到底要不要走到这一步,李承乾心中有点犹豫。

作为典军校尉,如果能够真正的得到齐王信任,那么他倒也愿意好好的辅助齐王,从而实现自己今后的官职跳跃。

在大唐人眼中,“文”是最好的谥号。

“太子殿下,大唐百姓都知道您是大唐的储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优势。陛下虽然对魏王殿下青睐有加,但是他如果真的想要更换储君,早就动手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动静,其实说明陛下心中也是在犹豫的。这个时候,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

无形之中,李治又在李世民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在他看来,这一次,齐王绝对要倒霉了。

而他这个齐王府长史,肯定不会跟当初李恪踩踏百姓农田的时候一样,跟着被连累。

“哼,齐王身边养了那么多奸佞之人,有什么用?放着我们两个当时大才不用,偏偏走上弯路,这也就不能怪我们先下手为强了。”

韦文振说完这话,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消失的一干二净。

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