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实如此,现在那《科学》杂志,我都要完全看不懂了。明明上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却是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但是,她也很清楚京官的不易。但是,李宽觉得这根自己发展作坊城的初衷,有点相违背啊。

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好几个报社的员工来找他,话里话外都是要他实现当初的“诺言”。

在他看来,自己如果成为“楚王党”,那么就意味着跟深受李世民宠爱的魏王,以及东宫之主成为敌人。

毕竟,买地,地段最重要。

统一方便面作坊里头,尉迟小田切正看着最近一个月的账房数据,满脸都是笑容。

“好的,这些骨干匠人都心中对作坊有愧疚之心,毕竟当初队长你逼着他们去买房,而他们却是在年中的时候想要闹事,现在房价涨了这么多,他们心中肯定是开始坏了。哪怕是这次延长工作时间,但是不给涨工钱,也没有几个人会有意见的。”

当初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好,他可是没有少在报社内部吹嘘着自己的观点,成为报社里为数不多的厉害人物。

今年还不到四十岁的他,还是有希望继续往更高的位置上冲击一下的。

荆木自然是希望劳牛运输队的触角能够伸到长安城更多的地方去。

“我们这里,至少还是可以挖的,下水道多修建几里路,就能通道渭水河边;好过归义坊那边,还不知道要怎么改造呢。听说韦家和杜家,还有长孙家,他们三家的合作,快要进行不下去了。”

“大哥,已经有点晚了。听说江南道的顾家,一口气在作坊城旁边买了两万亩地呢;那顾家不仅自己买地,还带着江南道的陆家、陈家、虞家一起在旁边买地,如今作坊城旁边好的土地,都被江南道的那些商家握在手中了。”

“哼,韦家有人去作坊城一口气买了两百多套房子,这么大的手笔,再怎么掩饰都掩饰不过去的。那韦思仁以为用一个下人的名字就不会被发现了了,你看,现在好了,杜家和长孙家都在找他们麻烦。归义坊那边的后续修建,估计也难了。”

祝之善这话,说的徐正清哑口无言。

要不然的话,辛辛苦苦白忙活一场,不亏本就不错了。

这段时间,好多人在作坊城买卖房子,让各家牙行都要高兴坏了。

“其实在万年县做官,也没有阿耶您想象的那么难。如果你想偷懒的话,那很简单,只要多去楚王府请教一下楚王殿下或者王玄策,按照他们的建议去做,自然不会有问题。到时候人轻松了,成果却是很好,何乐而不为呢。”

最终,徐正清讪讪的离开了祝之善的办公室,独自一人回去舔伤口去了。

王富贵挺着肥肥的大肚子,满面红光的给李宽介绍着作坊城最近一个月的情况。

在这个年代,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也不算是多么夸张的事情。

但是,你什么时候看到人家石化、汽车厂等福利待遇好的工厂招人会不好招了?

顾盼盼显然不觉得长安城和作坊城是有你无我的关系。

很多消息看起来非常散乱,但是经过整理分析之后,往往却是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结论。

大概率是会成为一片烂尾区。

别看顾炼在两个地方都是担任县令,但是县令和县令之间的级别,也是不一样的。

还真是世事难料啊。

柴令武这一次倒是没有再反对。

结果就来了那么一场大雨。

但是顾盼盼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女财神转世,干什么都能轻松的挣到钱。

柴哲威也慢慢的回味过来,只有跟着楚王府的步伐,才能挣到钱啊。

……

“那要不干脆等会我就陪掌柜的你一起去奔驰四轮马车作坊?”

柴令武虽然心中也已经意识到了只能跟随作坊城的规划来修建自家的楼盘,但是心中还是有点不甘心。

当初归义坊的新楼销售火爆的时候,柴令武眼疾手快的延平门外购买了两千多亩土地,然后立马投入到开发之中。

刚刚从扬州江都县县令的位置,高升为万年县县令的顾炼,正跟着顾盼盼在作坊城转悠。

真是流年不利,他自己的几套房子都已经把前几年省吃俭用的钱财都给套进去了,哪里还有钱去给别人擦屁股?

“有什么不大好的!阿耶你就我一个女儿,我就你一个阿耶,我总不能害你吧。”

谁知道这么快就被打脸了。

再说了,就是有钱,也不是这么啊。

“祝兄,我……我的那套房子,您当初说如果跌了的话,算您的,这话……还算数不?”

“不怎么样!”

“王爷,作坊城的局面是彻底的扭转过来了,如今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作坊城的建设。”

“王爷您这总结的实在是太到位了。作坊城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一定把这句话裱起来,张贴在作坊城售楼处最显眼的位置上面”

祝之善放下笔,满脸通红的大吼道。

顾炼感慨的看着自己闺女。

……

不过,他的地位没有祝之善那么高,收入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实在是生意太好了!

作为祝之善的老乡,徐正清多次参加科举为中之后,就跟祝之善一样来到了《长安晚报》,成为一名写手。

像是旁边崔家的布作坊,帮工们是从早上六点一直干到晚上八点。

祝之善哪里敢答应?

只要你开得工钱够高,那你永远不会感受到什么是用工荒。

徐正清的这个问题,祝之善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而尉迟野田则是负责方便面的售卖与推销。

作为尉迟小田切的助手,尉迟完治现在是负责统一方便面作坊的生产业务。

不劳烦大家过来炒作呢。

顾盼盼对李宽的信心,完全是盲目的。

“队长,我们现在的产能又不足了,作坊外面都排满了准备提货的四轮运输马车。”

“陛下已经决定划拨内帑的资金,在作坊城旁边修建一座行宫,如今已经在让阎立本开始设计图纸了。到时候,陛下很可能就在行宫里处理政事,作坊城的繁荣昌盛,那是挡都挡不住的。趁着现在还不算太晚,我们也再去四周买点地吧。”

长安城各处都在火热的建设之中,对于方便面这种便捷食品的需求,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钱财面前,什么兄弟之情都经不起考验。

结果……

终究是读书人,面子比较薄,虽然心中不甘心,也不好意思撕破脸。

“另外,这段时间去作坊城的客人多了不少,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个长安城到作坊城的公共马车线路。虽然公共马车不怎么挣钱,但是胜在收入非常稳定,我们可以通过公共马车线路的拓展,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劳牛运输队。”

不用说,柴家的这块工地,自然全部被水掩了。

就以长安城百姓的喜好,到时候来看房的时候,肯定会考虑下水道的建设情况到底如何。

买完之后没有开心多久,就遇到了倒霉事了。

事实胜于雄辩啊。

经济的发展,有许多链条相互关联着。

毕竟,作坊里头,也有他尉迟完治一成的份子呢。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买地不是为了种粮食,只要地段好就行。

整个贞观十六年,劳汉三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可是我听说因为楚王府搞出来一个作坊城,导致长安城内长安县和万年县两县的房子都卖不起价钱了啊。甚至以后朝廷的许多衙门都要从万年县搬迁到作坊城。这岂不是在跟我这个万年县县令过不去嘛。”

“没有可是!徐兄,你不是三岁小孩,你有你自己的判断能力。我就问你一句话,如果归义坊的房价真的上涨了,你还会愿意原价把房子转让给我吗?”

别看长安城一直以来都有着用工紧张的局面,但是那是相对的。

作坊城房价上涨的收益,楚王府一家站出来享受就够了。

因为最近的方便面太好卖了,尉迟野田基本上都不需要努力就能顺利的卖出所有的方便面。

“归义坊作为长安城中最先改造的作坊,有着起得天独厚的条件。只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一些改造,就能……”虽然祝之善心中已经知道归义坊基本上没有什么前途呢。

“长安城的发展前景,肯定是不能跟作坊城相比的。未来大唐的中心,肯定在作坊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万年县就彻底没落了,彻底变得不重要了。如果借着这股阵痛,阿耶你好好的整改一下万年县的风貌,适当的改造一下排水系统,改善一下卫生情况,古城的风光和底蕴,也不是作坊城能够比得上的。”

这已经是他总结出来的生存之道了。

“王爷,出事了!”

还没等李宽继续跟王富贵交流作坊城房价的事情,王玄策就面色凝重的从外面走了进来,然后递给李宽一张纸条。

很显然,这是飞鸽传书送来的消息。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