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什么财都有人发啊

伴随着淅沥淅沥的降雨,天渐渐的变亮了。

房玄龄等人在简单的吃了点早餐之后,就各自行动了起来。

太液池的游船,早就被搬到了大明宫外。

“连丹凤大街都有这么深的积水,其他地方估计就更严重了!”

撑着一把雨伞站在船头,房玄龄看到的景象是满目沧桑。

不少百姓就站在屋顶上,看到有船只路过,纷纷大喊着救命。

也有一些积水不是很深的地方,百姓们在拼命的筑起一道堤坝,将院子里的水一脸盆一脸盆的往外面倒。

“房相,看来这长安城里,每个坊的防水措施和下水道都修建的不一样啊。这场大雨,倒是好好的检验了一番长安城的防水能力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没办法,大家只好从船上下来。

武明那种看傻瓜一样的眼神,让伙计心中很是难受。

这个时候,长孙冲只能指望有人来救自己了。

谢天武作为长安县县丞,能够十来年都不倒,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为官之道。

很多时候,一个食物好不好吃,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食物本身,而是跟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只见他乘坐的木桶,就停留在窗户未几米处,然后开始叫卖了起来。

“包子,新鲜出炉的包子,一个银币一个,买一送一呢!”

“真的是哦!包子,是包子!我都已经问到了它的香味。”

“咕噜!”

房玄龄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一跤。

这要是没有被雨水给淹死,却是被人给挤死了,那就搞笑了。

谢天武虽然看到房玄龄身后有几名护卫,但是还是把严良推了出来。

“韦兄,你说朝廷会不会派人来归义坊救我们?”

“这雨已经变小了,积水肯定会越来越少。现在去作坊城,并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真的有人过来!这附近的百姓,还真是古道热肠啊,这么深的积水,继续划着木桶过来救我们,回头我一定要亲自撰写一篇文章,发表在《长安晚报》上面,好好的赞美一下他们的崇高精神。”

杜荷和韦思仁的护卫也有样学样,拔出了佩刀,将自家郎君守护在窗户旁边。

船只继续往前行走,不过,走了一刻钟之后,前面的街道却是没有什么水了。

就像是后世的泡水车,哪怕车子还在四儿子店的停车场,一旦被泡水了,即使已经维修的一点问题也没有了,价格也至少会少掉二成到五成。

现在刀都拔出来了,谁也不想当出头鸟了。

“没关系,这个时候,哪怕是蒸的再不好吃,只要是个吃食,大家就会觉得它非常美味;甚至许多年以后,大家回忆起这些包子,可能还会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些包子更加好吃的包子了。”

这要是真的被水淹了,那损失就大了。

在杨本满亲自带领下,已经用沙石在各个门前堵起了防水堤,府中基本上已经没有明显的积水。

不过,形势比人强,他也不敢说什么。

没等长孙冲怼杜荷,韦思仁就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有人划着一艘小船在靠近售楼处。

没办法,谁让天大地大,天子最大呢。

“我也愿意出钱!多少钱一个,我全要了!”

哪怕是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此时此刻,长孙冲和杜荷觉得眼前的包子是最好吃的。

“掌柜,您实在是太英明了!归义坊售楼处里的那些人,个个都不差钱。我昨天还看到了好多豪华的四轮马车往归义坊售楼处而去,肯定有不少有钱人被困在那里了。哪怕是普通的看房者,身上肯定也都有一些钱财。这积水,肯定等不了多久就会开始消散,如果我们不趁着今天早上好好的挣一笔,估计就没有机会了。”

虽然房玄龄不认识眼前的人,不过看到他身后似乎跟着十几名骑着自行车的长安警察署的警察,便停下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那行吧,我们准备去作坊城,你去指挥救灾吧。”

刚刚没有武器,大家的胆子都很大。

“武掌柜,包子已经制作好了。但是我们只搬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到二楼,还不是专门用来蒸饼的炉子,火力不够大,可能蒸的没有往日的好。”

长孙冲、杜荷、韦思仁的肚子,接二连三的响起了抗议声。

“看来我们改造归义坊,还真是选对了地方,周边的百姓如此淳朴,让我感动万分啊。”

眼看着自己没有办法劝说住杨本满,杨东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兰和跟着房玄龄一起前往作坊城。

韦思仁忍不住摸了摸肚子,觉得饥饿感更加强烈了。

很显然,不是只有他们想在窗户旁领取包子,其他饿疯了的客人,此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往前挤再说。

就在长孙冲等人还没有说话的时候,身后就有人表示愿意买了。

要说这个包子的叫法,还是从楚王府传出来的。

长孙冲身边的护卫,猛地拔出佩刀,用刀背接连砍向旁边的几名顾客。

归义坊北边是通轨坊。

但是,碰到今天这样的场景,肯定不能当正常走路看待了。

这个时候,武明响亮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伙计再次愣住了!自己没有听错吧?一个银币一个?这也……

但是你重新钱去买一些类似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哪怕是清水,到了晚上的时候也已经成为了奢侈品。

不管是长孙家还是韦家,亦或是杜家,知道他们昨晚没有回家,肯定都猜到了他们被困在了归义坊。

售楼处二楼,立马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杨家可以调动的流动资金,全部都投入到了作坊城买房了。

“你是?”

美心包子铺里头,一名伙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端着一大锅包子站在武明面前。

如果归义坊售楼处里头没有足够的食物,自己的包子卖一个银币一个,绝对不会卖不出去。反正他也只有一笼包子而已。

有一口吃的,比什么都重要。

自己这些人,总算不再是被人遗忘的存在了。

平时的时候,感受不到这些东西的好,但是像是今天这样,就完全不同了。

杨府之中,受到暴雨的影响相对有限。

“我要一个!店家,我要一个!”

当天看到房玄龄似乎有要拒绝的意思,立马补充了一句,道:“严良作为长安县警察署署长,深受楚王殿下信任,有他在您身边,我们大家也都比较放心。”

虽然可以坐的人比较有限,但是胜在移动灵活。

由于通轨坊本身就地势比归义坊要高,再加上美心包子铺采用的上下两层的新式结构,所以虽然一楼被水淹了,但是许多东西都搬到了二楼,大家到时不用担心没有吃喝的。

韦思仁的话,彻底的打断了长孙冲和杜荷的交谈,他们两人纷纷的趴在窗户上,将头探出窗外,想要看清楚木桶中的景象。

甚至今后转手的时候,都卖不出高价。

哪里凉快,哪里去!

没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大郎炊饼。

事实上,他的这个说法还挺有道理的。

“哐当!”

历史上,类似的典故还有不少。

毕竟,泡过水的房子,哪怕是没有住过人,已经不能跟正常的新房维持一个价格了。

如何将这一次的暴雨从祸害变成助力,是武明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岑文本一边看着两边的受灾情况,一边跟在房玄龄后面往前走。

武明的声音那么大,售楼处里面的人都听到了。

这些顾客,放在平时,那是归义坊售楼处的贵客。

唐明能够从一个通轨坊的普通百姓,顺利的修建起新式的房子,又将美心包子铺子经营的有模有样,自然是有几分眼光的。

“嫌贵?他们可以不买啊!反正包子就那么点,手快有,手慢无,爱买不买!”

“是啊,我们担惊受怕的,还要给他们准备包子,挣点钱也是应该的。不过,一个银币一个的话,会不会太贵了呀?”

“房相,我是长安县县丞谢天武,这是长安警察署署长严良,刚刚听说房相您要出城,我专门给您送了一些雨鞋和雨衣。”

伙计想到自己一个月的工钱都不到一个银币,结果现在一个包子就卖一个银币。

“你们快看,好像木桶里的那人,还真是抱着一筐吃食呢!”

“咦?杜兄,你要的小船,似乎过来了!”

伙计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掌柜的,都怪我太担心,您做生意一向是讲究童叟无欺,为人最是公道,肯定是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将包子卖成天价的,我检讨,是我不好!”

杨本满在作坊城可是有几百套房子,其中有一半都是已经交付的。

这种“儿时的味道”,根本就是在特殊场景下才有的。

“那……那好吧!我带几名家丁,一起跟着东家您去作坊城吧!”

“大家不要挤,都不要挤!”

“东家,我们那个小木筏,坐不下几个人,眼下这个场景,四轮马车又显然没有办法使用,要去作坊城,估计用走到天黑才能到呢。甚至在天黑之前赶不到都有可能。”

从小到大,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苦啊!“咕噜!”

他很清楚人在饥饿的时候,面对食物的诱惑,抵抗力几乎是零。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