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水灾
李世民失踪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宫李承乾耳中。
虽然外面还下着大雨,但是大明宫跟东宫就一墙之隔,作为刚刚从监国太子的位置上退下来的李承乾,对于大明宫里发生的事情,还是知道的挺快的。
“太子殿下,陛下今日早朝之后就出宫微服私访了,一直到了宫门关闭都没有回来。”
长孙家庆身上沾了些许雨滴,满脸谨慎的站在李承乾面前。
作为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从小就是李承乾的侍度,可谓是作为李承乾将来的班底来培养的。
所以李承乾对他非常信任,东宫之中一些隐秘事务,都交给他来办理。
“一直没有回来?”
“听说外面在恼水灾,长安城里已经有人被淹死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父皇深夜未归,我也很是担心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但是,如果李世民……
可以说,这两个警察署里面的人员,是对长安城最熟悉的。
“长孙郎君,陛下对魏王殿下的喜爱之情,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看在眼中。特别是从高句丽出征回来之后,更是接连厚赐魏王殿下。可是,太子殿下呢?陛下出征期间,殿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处理政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除了得到一堆弹劾的奏折之外,根本就没有领到任何赏赐。
程静雯觉得长安城的百姓已经比自己小时候要幸福太多了。
……
杨本满倒是考虑的很周全,他可不想到时候莫名其妙的成为长安城中的一名失踪人。
而如果能够实现一些特殊目的,那就更佳了。
虽然他也希望李承乾能够顺利登基,但是这种明显是成功率很低,风险很大,失败了甚至太子之位都不保的事情,他还是不同意的。
“太子殿下,纥干承基的这个提议,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要根据后面的情况来判断,万一陛下身边的护卫力量非常强大,我们没有把握的话,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遭受一次水灾,也可能家就垮了。
甚至李承乾在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的时候,纥干承基还提出要不要乘机把李泰等几个竞争对手全部干掉的建议。
几位朝中大佬商量完毕之后,立马就开始了行动。
一时之间,夜色之中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今天中午就突然下大雨,没一会街面上就开始积水了。
一旁的侍卫纥干承基见状,忍不住说了一句,“太子殿下,您之前让属下安排的一百多名死士,如今就安置在崇仁坊中,离东宫并不算很远。虽然如今外面的街道都被水淹了,但是太极宫中的由水池中有不少小舟,我们可以从中搬几艘出来,安排人去外面做事。”
“话是这么说!但是水灾的影响终究还是在那里,最麻烦的是这场大雨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如果明天早上就停了,那么水灾的影响还可以迅速的控制住;但是继续下个几天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确实是,差点忘了警察总署了!”
“好!纥干承基,一会你把冯孝约、张思政、贺兰楚石他们几个也叫到密室之中,我们先商讨一下具体的对策,千万不能出现什么纰漏。太子内率府的人,只能担任寻找父皇下落的任务,一旦有了情况,可以立马联络崇仁坊中的死士。这几年,我们也培养出了自己的信鸽,现在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别看杨本满现在忙着指挥下人到处忙碌,可是心却是已经飘到了作坊城去了。
长安城里的巡街武侯和不良人,都是并入到了警察署里头。
最好就突然生一个绝症,就此与世长辞。
作为李承乾的贴身护卫,他自然是希望李承乾能够顺利的登上皇位,这样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房玄龄很快就想通了警察总署的作用。
程静雯拿着一件大衣给李宽披上,劝说着站在凉亭上深思的李宽。
纥干承基的话说了一半,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好在这些有大有小的勋贵子弟,虽然谈不上多懂事,却是比一般人都要早熟,不至于在那里哭哭闹闹。
特别是分管各个坊的警察,每天骑着自行车穿大街走小巷的,不仅对地形很熟悉,还对坊里面各家各户的居住人员信息了如指掌。
纥干承基从武德年间就跟在李承乾身边,虽然是突厥族人,但是却是深受李承乾信任。
最关键的是它还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凌厉,让大家根本就没有任何时间准备。
身家越深厚,抗灾能力肯定越强。
“纥干承基,太子殿下好不容易才培养出了一百多名武艺高超,忠心耿耿的死士,如果这一次就全部给折损在魏王府了,那么以后还有更好的机会,还有更需要使用死士的场合,你让太子殿下怎么办?与其现在出手,倒不如安排所有的东宫护卫出去搜寻陛下的下落,哪怕是有什么意外,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掌握消息!”
要稳定长安城的局面,警察署的力量,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王爷,幼儿园的孩童们都已经睡下了,你要不也去休息一下吧?看着雨势,估计还得下一会呢。”
主要是李世民太过于相信自己对长安城的掌控能力,以及长安城的治安着实还算不错。
“是的,一直没有回来!这个消息根本就瞒不住。现在各方应该都在全力的去确认陛下在哪里,但是外面很多街道都被水浸了,根本就难以行动。再加上天上还在一直下雨,不知道何时才能停下来,所以这个情况就很微妙了。”
总不能让这些年过半百的朝廷重臣游回家吧?“辅机,我觉得不能再等了!让人把太液池里头的游船全部都抬到丹凤门外,我们连夜出宫,大家分工合作,去找十二卫的将军,让他们安排将士们出营维持秩序;与此同时,大家立马行动起来,开始寻找陛下的下落。”
“我要是没有记错,警察总署署长是马周,他曾经在凉州那么复杂的环境下,将西北贸易发展壮大,将凉州城建设成西北最大的州府。由他来安排警察署的人员维护长安城的治安,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仅冬天有暖和的羊毛衣和大衣穿,还有蜂窝煤炉子取暖,又能吃到新鲜的菘菜和莱菔,还能抽空去歌剧院看一场戏剧。
不过,稍微一想,却又觉得很有道理。
纥干承基话里的意思,李承乾立马就明白了。
可是,谁也想不到今天会有这么一场大雨啊。
这要是杨本满真的把宝压在了归义坊身上,那么麻烦可能真的就大了。以韦杜两家的实力,卖出去的房子被水淹了,他们肯定是不会管的。
“嗯,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让大唐皇家军事学员的学员们上街帮忙,他们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对于如何调动百姓,如何管理救灾人员,应该是比较熟练的。”
杨东跟杨本满心有灵犀的想到了作坊的那几百套房子。
“东家,长安城里的水灾已经这么严重了,城外的情况可能就更加夸张。特别是作坊城那里,地势本来就不算高,这要是来个大积水……”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眼下李世民不在宫中,后续的救灾工作怎么安排,怎么确保长安城的稳定,怎么确保百姓们能够不饿肚子?这些问题,一个都不能落下。
否则,明天铁定是去不成作坊城了。
生一场大病,可能家就垮了。
杨东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在长安城里划船。
没有人更清楚那些下水道的重要性。
李宽对长安城内的排水系统完全没有信心。
“还有一个衙门,其实非常重要!”
唐俭的回答,让大家感到意外。
视野之中,许多房屋都已经被雨水给包围了,有些屋顶上面似乎还有人影在晃动。
陛下只是在某处避雨,还是出了什么意外?国不可一日无君,这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这一场大雨,可能得让长安城的发展倒退两年!许多原本进入了小康家庭的百姓,可能因为这一场水灾,又变得一贫如洗了。”
按理说,外臣是不适合夜宿大明宫的,哪怕是在前宫也不合适。
“不妥!”长孙家庆立马出声阻止,“太子殿下,魏王深受陛下喜爱,府中护卫数量不比东宫少多少,再加上魏王府占地面积广阔。只是百来名死士闯进去,能不能找到魏王殿下都不好说,更不用说魏王府护卫不会任由我们的人闯进去。”
想到李世民那么“偏心”的对待李泰,李承乾的心就变硬了起来。
“我们府上的房屋算是修建的比较不错的,每年都有修缮,但是还是出现了险情。这要是普通百姓家中的房子……哎,也不知道外头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一场大雨,至少给大唐带来超过百万贯的损失啊!”
杨家有钱,但是能够拿出的钱财,基本上是孤注一掷的投入到了作坊城的买房之中。
长孙家庆显然比纥干承基要理智很多。
“崇仁坊?那岂不是就在李泰的魏王府附近?”
长孙无忌在天黑前专门去大明宫的城墙上确认了一下四周的景象。
所以,纥干承基几乎是从头到尾的介入了李承乾所有对付李泰的谋划。
普通百姓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弱,李宽是比谁都要清楚。
之前对付李泰,为的就是确保自己一直都能坐稳太子之位,等到李世民驾崩之时,正常登上皇位。
“我们王府在作坊城修建了一个大粮仓,反正现在粮食也不值钱,不如到时候就拿出来赈灾吧。这场大雨,肯定会让一些人无家可归,特别是长安城西南边的各个坊,本来地势就比较低,又碰到大雨,估计很多房子都倒塌了。”
当然,有小玉米这个大魔女镇场子,这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帝王之家,最是无情。
哪怕是作坊城里有积水,也只会是小范围,无伤大局。
我们要是再这样等下去,到时候能有什么好下场?自古以来,就没有看到哪个朝代未成功登基的太子,能够有好结果的!你不会觉得我们大唐会有例外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