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新一轮的出海热

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账下的将士,基本上都跟着李宽从辽东走陆路回大唐了。

剩下的也被安排在汉城、平壤等新设的驻地或者鸭绿江、辽河出海口新设的港口,准备今后彻底将渤海湾变成大唐的内海。

这么一来,反倒是让随军的商家回登州的场景,变得更加热烈了几分。

因为主角不在,他们就成为了今日的主角。

何余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背井离乡来到登州讨生活的他,在上识字班的地方认识了杨三娘。

两人眉来眼去的就看对眼了,之后杨三娘的弟弟杨七娃出海回来,杨家的日子一下子就上了好几个台阶,连带着何余生的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

虽然何余生也知道相思淳于家等大商家,在这一次的高句丽之行当中,挣的钱财是自己的几十倍,几百倍,但是他并不羡慕。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楚王殿下号召大家去高句丽,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跟着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麾下的将士身后,哪敢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啊!”

毕竟,船只不是他的,肯定要优先船主自己的东西。

“不是昨天刚刚到货一个月的量吗?为什么现在就要开始订货?”

但是,这么大一笔资金,一转手就借贷出去给商家,可以收获大量的利钱不说,还把市场给盘活了。

刘文飞不解的看着自家掌柜。

把东西卖个需要他的人,自然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三娘,我回来了!”

毕竟,作为刘家的核心掌柜之一,他可不仅仅是拿死工钱的。

刚刚下船就看到了自家婆娘,何余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哪怕是刘文飞见多识广,也被惊到了。

“东家,我们可能现在就要开始重新进货了,要不然铺子里的自行车,不用卖一个月,一个星期都可能坚持不下去了。”

何余生随身背着一个简易的包裹,拉着自己婆娘的手臂,激动的就要往家里走。

何余生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刘文飞的生意越好,下面的掌柜们能够拿到的分红就越多。

结果这登州一地,一天的市舶税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贯。

“我看看!”

甚至是南洋来的香料,他那里都有一些。

“自行车对于半岛勋贵百姓来说,都是稀罕物件。如果我们把它运输到平壤城售卖,虽然不知道卖的好不好,但是想来不会亏钱。听说东海渔业和大唐水师在平壤城外都有驻地,单单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就足够我们铺子售卖许多自行车了。”

这种行为,在华夏是完全没有市场的。

就比如这永久自行车,平均一辆的运输费至少需要三百文钱。

这些信息,在登州不是什么秘密,各个酒楼的说书人都把这些东西当做是最新的爆料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呢。

作为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城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并且从来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战火。

您是不知道,昨天市舶司收税的伙计,数银票都要数的手抽筋了,不算一些还没有变现的物资,单单现在统计的市舶税,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贯,可想而知这些商家跟着大军挣了多少钱。”

毕竟,五百贯钱对于他来说,如果不是因为钱庄的人知道他有个妻弟在东海渔业混的不错,是借不出来的。

偏偏很多都是一些小作坊,甚至连小作坊也谈不上,只不过是个制作豆腐或者打铁或者杂货铺之类的不起眼的“产业”。

至于登州出产的盐巴、咸鱼、鲸鱼肉干、鲸油蜡烛,就更不用提了。

……

但是大家并不会真正的生活在这里。

这一趟出海,可谓是无惊无险,最开始的担忧全部都白费了。

虽然在大家回来之前,就已经有传言说跟着楚王殿下前往高句丽的商家挣了大钱,但是那时候大家都只是听一听,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对于杨三娘来说,何余生有没有挣到钱是次要的,人是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嗯,以他的身家来看,算是一大笔钱财。

“是啊!后面几千贯是大军入城之后,查抄了大量的高句丽勋贵的家财,然后转卖给所有商家。为了体现公平,所有跟着大军出征的商家,都有机会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这些财产。当然,根据各家的贡献情况以及携带的钱财数量,情况会有所不同。反正我当时是低价买了一套平壤城的院子,以前的房主是高句丽的一个官员,连带着院子里的一些财产也全部转让给我了。

当然,出去太长时间了,遵规守纪的何余生,难免心中也在蠢蠢欲动。

“话可不像你这么说!高句丽虽然兵荒马乱,但是局势其实一直都在楚王殿下的掌控之中。再说了,我们这一次有上百艘商船跟在大军后面,单单各家的掌柜、伙计和护卫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这么夸张?那岂不是大家都要抢疯了?”

杨三娘从来没有想到自家有一天能够挣到这么多的钱。

当年楚王殿下带着一帮人马前往倭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个事情他早就知道了。

“三娘,走,我们回家!先去雇佣一辆马车,明天再来码头搬运东西,今天估计是轮不到我了。”

“千真万确!这些商家缴纳了一成的市舶税之后,自然也会给随行的伙计们发放大量的奖励。少的可能是几十贯,多的几百贯,甚至几千贯也是有的。这些伙计们,不见得有钱去买四轮马车,但是买一辆自行车,还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不仅我们的自行车卖疯了,我们对面的那家售卖奔驰四轮马车的铺子,今天上午就直接卖断货了!”

再说了,低价卖出去东西之后,自己也可以低价的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作为一个商人,没有几个人会对降成本的事情不感兴趣的。

刘文飞显然还是没有搞清楚自家的自行车为何就热销了。

感受最直接的就是珍品阁的登州分号。

刘文飞心中不由得暗自后悔。

“东家,这自行车组装好了之后,运输的效率比较低。最近铺子里的几名伙计,都已经数量的掌握了自行车的组装技巧,我觉得可以把自行车拆分成几个散件之后运到登州,然后运到平壤城。这么一来,我们的运输成本至少可以降一半,让利润变得更加丰厚。”

“呼!”

利润率超过百分之一千,这个事情已经超过了杨三娘的想象。

“余生,这里,我们在这里!”

前两天,长安城那边还刚刚运来实际马车的永久牌自行车,原本的订购计划是按照一个月的需求来做的。

何余生说起自己的经历,那是越说越激动。

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的何余生,自然不希望一辈子就守着一个杂货铺过日子。

这还是使用了专门的自行车运输四轮马车之后的结果,否则的话,这个数字还能再翻一番。

不过,大富大贵肯定也是指不上了。

“你的钱都拿去卖院子了,那又怎么变成多出了几千贯钱了呢?”

文登县县衙附近的一处自行车售卖铺子,是刘文飞开的。

这可不是简单的降低了几百文钱的事情。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跟着大军出海的商家全部挣了大钱。

等到码头上的热闹气氛稍微消散一些的时候,何余生才从船上下来。

而商家手中却是全部现金流断裂了!所以何余生才会佩服大唐皇家钱庄来的真是时候,一口气将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账下的钱财全部都承接了下来。

杨三娘很是担心的看着何余生。

算上一些底层犯官的住所,到底有多少房子在售卖,估计都没有人搞得清楚。当然,最值钱的不是这些房子,而是这些房子里的东西。很多时候,因为要处置的东西太多了,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麾下的后勤处也是直接设定一个价格,一口价将一处宅子连带着里面的东西一起卖了。我们家买的院子就是这么买回来的。”

“好!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明天就去拜访一下熟悉的商家,同时让人立马从长安城运输大量的自行车过来,尽快的把平壤城的分号给搞起来。”

“财产,重点是院子里的财产,那个才是最值钱的。当然,占地近百亩的大院子,放在平时,应该也是值个几百贯钱的。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除了金银财宝,其他的都不值钱了。你可能都想象不到,在登州的珍宝阁里头要卖十几贯钱一根的老山参,平壤城离一个银币就可以换到两根。”

几百个商家,基本上每家都在平壤城买了一处或者几处的宅子及里面的财产。

而各处售卖四轮马车和自行车的铺子,生意也火爆的一塌糊涂。

虽然大客户有优惠,收不到保管费。

“借贷?”

登州是刘文飞重点布局的一个地方,掌柜的自然也是刘文飞信任的老人。

“那你觉得我们要不要考虑在平壤城也设置一个永久自行车的售卖铺子?你觉得那些高句丽人会买吗?”

“这个还要从大唐皇家钱庄平壤分号说起。当初楚王殿下拿下平壤城之后,大唐皇家钱庄很快就行动了起来。不过是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平壤城最繁华的地段,钱庄的分号就设立了起来。而分号的第一个业务就是借贷!”

自从成为了永久自行车作坊的经销商,刘文飞已经在登州等地开始了十几家分号,生意虽然不算特别火爆,钱却是没有少挣。

甚至一些交易都要通过以货易货的形式来展开。

何余生觉得自己当初眼光还是不够好啊。

所以到了登州的时候,李宽还得亲自去安排,让更多的商家能够跟着大军出征。

要知道,哪怕是朝廷的赋税连年增加,如今也不过是刚刚突破两千万贯而已。

“没错!所有商家可以找大唐皇家钱庄借钱,钱庄根据他们掌握的商家的情况,确定最高可以借多少钱给你。当然,因为是没有任何抵押物的借贷,利钱比较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高。但是,跟大家在平壤城收获的利益相比,这些利钱就不算什么了。”何余生觉得大唐皇家钱庄还真是下了一步好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