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得天独厚的宝藏
辽东道要怎么建设,李宽其实还有很多想法。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在这一次的官员任命当中,李宽除了推荐薛礼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都督之外,并没有具体查收其余官员的任命。
而李世民也很给面子,同意了李宽的推荐。
事实上,这个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其他人都没有足够重视,再加上也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搞出成绩来,所以根本就没有哪个大佬推荐人选出来跟李宽大擂台。
薛礼本身就跟着李宽回到了辽东,马上就可以上任。
除此之外,程处亮因为战功被封为宁远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而秦善道也得了一个游骑将军的封号。
“处亮,此去新城,可就是真正的卫戍边疆了。新城的形势比其他地方都要复杂,不可一味的打压某个群体,也不可一味的善待某个群体,要学会讲究平衡之道。别看高句丽人现在是辽东人口最多的,但是经过这一次大败之后,可谓是元气大伤,我们要防范其他的部落借着这个机会崛起。”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王爷,你放心!打一批、拉一批,分化一批,这个主意,可是你早就提出来的。军事学院里头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理论。新城那边地处草原深处,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游牧民族,我一定会充分考虑互相制衡之道。”
后世的东北大米,可是鼎鼎有名。现在薛礼跟李宽说辽东不大适合种植,李宽自然要好好的给他洗洗脑。
薛礼有点困惑的看着李宽。
东边有大唐水师控制鸭绿江,半岛上又进入战国时代,短时间内不可能给辽东带来什么威胁。
你总不能一斤粟米卖的价格跟一斤羊肉一样吧?那样还有谁买?但是,如果我们辽东道出产的粮食价格,比关中还要便宜,那么意义就完全不同了。那个时候,渊盖苏文也好,靺鞨也好,室韦也好,都会很乐意的用牛羊马匹来换大唐的粮食。只要大家都有饭吃了,愿意拼命的人就变少了。”
而他自己,则是突然间似乎空闲了下来。
室韦和靺鞨都在辽东道的北部,虽然占地比较广阔,后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片土地都在这两个部落的统治范围,但是短时间内,大唐确实还没有精力去经营这些地方。
“什么部落?是室韦还是靺鞨?”
薛礼:“王爷,辽东这么冷,不管是种植粟米还是水稻,亦或是麦子,产量不可能很高吧?”
这个时候,进一步发展养猪、养鸡产业,也是很有必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姓们的肉食变多了,对粮食的需求就会减少,也算是间接的解决了粮食问题。”
“契丹族?王爷你不提醒的话,我还真没有注意。不过,你放心,契丹族居然对大唐有威胁,我就去解除这个威胁。反正辽东马上就要大规模的修建作坊、水泥道路,正是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到时候我也仿照凉州和登州那边,扶持一个捕奴队,重点去契丹族的领地里捕奴。”
就连程处亮和秦善道都忍不住盯着李宽,看看他会给出什么解释。
李宽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好好的跟谁提过。
“把大豆压榨之后,可以制作出大豆油,供百姓们食用;而压榨之后剩下的豆粕,则是家畜最好的饲料,不管是鸡鸭鹅也好,还是猪狗,吃了豆粕之后,长势都会变好。如今大唐的百姓已经渐渐的远离了饿死的风险,一些地方的百姓慢慢的对肉食有了更加强大的需求。
所以程处亮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宽说的是不是这两个部落。
“不是!室韦和靺鞨,一直都遵循自己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部落首领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再加上他们对汉文化一直都很排斥,本王倒是不觉得他们对辽东道有多大的威胁。现在他们所在的那些区域,实在是太冷了,太远了,对于大唐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这一次才没有乘机一起灭了他们。不过,长远来说,终归还是会找机会灭掉他们的。”
薛礼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没有搞明白它背后的含义。
薛礼倒是很快就接受了自己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都督的职位。
李宽大言不惭的说道。
但是他的领土又跟北高句丽、新罗接壤,对我们平衡半岛局势还是很有用处的。说白了,我们不能任由南北高句丽或者新罗人坐大,不能让他们任何一个国家统一半岛,否则辽东道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考虑很多手段了。”
不搞农业的室韦和靺鞨,实力就远远不如高句丽。
“王爷,那渊盖苏文不是我们大唐的敌人吗?”
虽然从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豆腐了,但是大豆在大唐最主要的用处还是作为战马的添加饲料。
也就难怪薛礼他们会觉得意外了。
可是大唐不缺养马的草原,对于使用大豆来给马匹补充营养,需求不是很旺盛。
像是楚王府还好,哪怕是碰到一些意外,也能承受损失。
“王爷,处亮和善道分别驻扎在新城和国内城,我们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应该要怎么才能配合他们呢?”
“王爷你放心,只要能解决我们大唐的粮食问题,哪怕是让我薛礼天天去耕地,我也愿意。再说了,您不是说生产建设兵团的将士们,仍然隶属于兵部管理,除了配合州县剿灭土匪和流寇之外,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随时拿起刀剑作战。”
薛礼想象了一下李宽描绘的蓝图,觉得自己要是带着生产兵团实现了这个目标的话,绝对可以名传千古,甚至有机会进入朝廷,封侯拜相。
现在看来,李宽对自己的期待比较高啊。
这也会打消许多百姓投身养殖业的积极性。
而一旁的秦善道看到李宽一直在指点程处亮,也赶紧趁着这个机会问道:“王爷,那国内城呢,您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
“没错!大规模的种植大豆,很占用良田,在关中地区是很难推广的。可是辽东就不一样了,这里有的是无主的土地。到时候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直接在各地圈一大片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大豆,将大豆产业打造成辽东道的支柱产业。”
不过,该怎么配合发挥建设兵团的威力,薛礼却是还没有什么头绪。
靺鞨人和渊盖苏文都有贸易的需求,而离他们最近的大唐城池就是国内城,所以国内城可以发展成一座边贸城市,借着鸭绿江的水路优势,及时的把我们大唐的物产运输到这里倾销,再把靺鞨和渊盖苏文手中的原材料运回大唐,把他们的命脉捏在手中。”
事实上,只要大唐有意打压,契丹部落还能不能跟历史上一样茁壮成长,还真是不好说。
哪怕是如此,半农半牧的高句丽,都已经是东北地区最强大的存在。
楚王府可是十年前就开始安排人养猪、养鸡,如今是长安城最大的肉食供应商。
“黑土地?”
李宽倒是没有想着要让薛礼直接从武将转为文官,这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
哪怕是薛礼自己的心中,有时候也会有这个想法。
虽然这些年,楚王府的养殖规模没有继续扩大,但是养殖技术的进步,却是一直都没有停滞。
秦善道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使命之后,心里面反倒是轻松了几分。
程处亮占据天时地利,根本就没有把尚未崛起的契丹部落放在眼中。
李宽的答案让大家感到意外。
带着一帮放下刀剑的士兵去种地,能种出什么名堂来?
程处亮显然不像他大哥程处默那样做事毛毛躁躁,看上去让人放心不少。
稻、黍、稷、麦、菽,作为五谷里头的菽,大豆在华夏的种植历史可谓是非常悠久。
“喂马也好,制作豆腐也好,其实都不是大豆最主要的用处!”
城里不断的涌入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商人,都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事实上,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这个机构,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李宽的这一番话,让秦善道茅塞顿开。
“王爷您这么说,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反正不要让北高句丽和渊盖苏文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不断的折腾去就是了。”
所以你要关注的就是渊盖苏文跟北高句丽之间的战事进展。一旦渊盖苏文的处境不利,你可以适当的通过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驻扎在国内城的人员,去售卖一些物质给渊盖苏文,可以适当的扩大一下双方的贸易规模。
只要经营妥当,十年以后,辽东道一地出产的粮食,就可以养活八成的大唐百姓,并且还能让粮食成为跟周边部落贸易的一个新利器。一直以来,中原王朝跟胡人之间没有太大的粮食贸易,并不是因为胡人有牛羊肉吃了就不需要粮食了,而是边疆本来就不怎么出粮食,从产量地运输粮食过来的话,成本太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