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翰林院
今天是观狮山书院的大喜日子。
整个书院就像是过节一样,热闹非凡。
不过,李宽却是在这个时候被叫到了大明宫。
“宽儿,观狮山书院今年在科举上的表现非常好,好的有点出乎朕的意料啊。”
作为当今天子,李世民自然是比谁都先知道今年的科举结果。
如果说观狮山书院在明算科和明医科上能够取得好成绩,李世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但是连明经科和进士科都能有好成绩,那就真的很难得了。
但毕竟也还算是读书人,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直接扔到地方上磨练的话,很容易就被炼废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毕竟,不管翰林院里面的人员的级别如何,只要能够起草诏书,能够与李世民朝夕相处,长安城中就没有几个官员敢欺负他。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操之过急。三省六部制,还没有到需要改的时候,不过你提议的翰林院,朕同意了!”
隐约之中,观狮山书院已经压了国子监一头。
但是如果你各个都想去海关,都想去税局,那个难度就不一般了。
“科举虽然在大唐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进士的地位也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目前官场之中,终究只是一些底层的个别官员出生科举,大部分朝臣都没有参加过科举;朕原本想着直接将各科进士安排到朝廷的各个衙门,但是让李忠去了解了一下,似乎大家的反对意见非常大,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不过,对于自家书院学员的吹捧,那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宽的这个提议,有以权谋私的嫌疑。
“谈不上问题,三省六部制可以有效的约束各部的权利,让大唐稳定的发展;但是太多的约束,有时候就意味着效率的低下;陛下的威信足够,这个缺点自然就不明显,但是如果今后的天子没有这么强的威信,那么三省之间扯皮的情况,就很难避免。”
一项政策,如果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那么要想顺利的推行下去,难度就会非常的高。
“宽儿,你是觉得大唐现在的三省六部制有问题?”
再说了,把各科的状元、榜眼、探都安置到翰林院,让翰林院成为一个才华出众之人的集中地,这倒不失为一个提高科举地位的好方法。
难的是要安排到一个有吸引力,或者重要的位置。
“陛下,所谓努力就会有回报;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们认真钻研学术,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微臣倒是觉得理所当然。”
但是朝廷现行的运转,他并没有感受到有多大的问题。
朝中的大臣,哪怕是级别再高,也不敢随意得罪翰林院的人员。
我还是天子近臣呢。
你是一品大员又怎么样?
如果餐厅洗盘子你也满意,那还有几个大学生会找不到工作?
要不然唐玄宗也不会成立翰林院,让翰林学士来掌管诏书的起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