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又看走眼了
自从教育部成立之后,户部尚书唐俭的心情就不是很好。
原本就比较严肃的他,最近更是一点笑容都没有了。
搞得户部的胥吏们办事都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自家尚书。
“唐尚书,这是上个月最新统计出来的长安城的赋税收入情况,您要不要先看一看?”
户部度支主事项进拿着一个账本来到了唐俭面前。
作为户部老资格的主事,项进并不怎么怕唐俭。
再加上今天是来汇报好消息的,进入唐俭的办公室之后,项进整个人的状态都挺放松的。
毕竟这几年的赋税基本上都维持着两位数增长。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唐俭的脸上不仅没有露出笑容,反而变得更加严肃,甚至可以说是有点难看。
但是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几,创出了十几年来的新高,这就有点夸张了。
户部每年都要赋税收缴的任务往下派,为了完成任务,许多州府,特别是基层的胥吏,都会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商税!唐尚书,主要是商税的增加非常的迅速。您应该也很清楚,朝廷成立教育部之后,户部立马就将经费划拨过去了,然后长安城中就一口气冒出了十几家的书院。这还只是书院,不算蒙学和小学,要是把长安城真正修建或者筹划修建的蒙学、小学计算在内,这个数量铁定超过一百所。”
唐俭放下手中的公文,接过了项进递过来的账本。
多番确认之后,发现没有问题,所以才兴致勃勃的来到唐俭这里邀功。
“关系大了。这些书院的规模都不算小,单单观狮山书院扩建研究生院,就需要在占地五百亩的地方修建大量的房屋,再加上下水道的铺设,地面的修正,所有工程搞下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更是需要采办许多的水泥、沙石、青砖、施工工具等各种各样的材料;
在官场上,领导一问你问题,你就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差的。
哪想到,自己这个马屁,似乎拍到了马腿上呢。
“按你这个意思,二月份的税赋收入同比增加百分之三十,居然是真的?”
“一个月的数据,也看不出什么来。怎么,有什么特别的吗?”
项进暗自庆幸自己的准备功夫做得还算是比较充足,不至于被领导一质疑就无话可说。
虽然我们的商税只有十税一,看起来不算特别高,但是积少成多,再加上长安城里头有那么多的作坊,商税的占比,已经超过了农税;属下预计三月份的税赋收入,将在二月份的基础上再次创出新高……”
“荒唐!本官三令五申的说过,各级胥吏征收赋税,不得无辜扰民,不得干出违法违规的事情。你们都当御史台那帮御史是吃干饭的吗?”
所谓的被社会磨平了棱角,那是需要代价的。
“书院的修建跟商税增加有什么关系?”
伴随着项进的解释,唐俭算是把情况搞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