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产业链的带动作用
王富贵看着伙计递过来的账本,忍不住啧啧称奇。
最近一个月,单单水泥的专利费收入,就已经突破了两千贯钱。
虽然两千贯钱对于楚王府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是这背后却是让人感受到了大唐皇家专利局带来的好处。
当初授权许多商家去生产水泥,代价就是收取销售收入半成的钱财作为专利费。
原本王富贵是没有指望能够收到多少钱的,只是自家王爷觉得有必要这么搞,他就这么搞了而已。
“王爷,这专利,还真是个好东西啊,难怪各个作坊近两年都在不断的向大唐皇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呢。”
“王爷,我已经确认过了,就是一个月两千贯。最近一段时间,水泥都快要卖疯了,那些作坊的掌柜,如今是痛并快乐着。我听说有一家水泥作坊面前,几家买家为了挣钱水泥的份额,都打的头破血流呢。更有一些负责采办水泥的伙计,直接带着车队和银票,堵在人家水泥作坊的门口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王富贵的这种做法,李宽并不反对。
自家的马车虽然价格比奔驰马车行的要便宜一些,但是质量也差一些,所以一直卖的不温不火。
……
“不可能一直涨上去的,只要决心够大,水泥作坊的扩产和修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一旦大家发现周围多了很多水泥作坊,对水泥价格的期待就会往下走,水泥就不可能这样一直涨价。要是实在涨得太疯,大不了就把王府下面的水泥作坊的产量先扔出去平抑价格。”
王富贵对于自家王爷爱修路的癖好,已经非常的清楚。
一旦水泥作坊的销量不理想,他们肯定会在背后推动各种道路、建筑的修建。
所以确认了账本没有错之后,立马就去楚王府别院找李宽汇报工作去了。
韦宝愣了一会之后,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自家郎君的话头。
在李宽看来,如今的大唐,钢铁产量和水泥产量则是一个大唐工业实力的主要标志。
“没错!不收了!不仅不收,我们还要鼓励大家去修建水泥作坊。户部的赋税收入不是一直都在增加吗?虽然今年划拨了一成给到教育部,但是相比去年还是在增加,并且今年的势头没有变化,朝廷可用的钱财会越来越多。
水泥的制作技术,其实已经有点泛滥开来了。
韦思仁的这话,让韦宝脸上一下就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楚王府的水泥作坊这几年一直没有扩大规模,而是不断的研发一些新的水泥配方,生产的水泥全部由南山建工就给消化掉了。
王富贵想到这里,心中就有点疼。
“这样,你明天安排人在《大唐日报》上面刊登一个公告,就说我们提前放弃水泥的专利,所有人从明天开始都可以无偿的使用我们的水泥制作工艺;任何人只要去大唐皇家专利局登记一下,就可以获得水泥生产的说有工艺资料,并且还可以从我们的作坊里面直接采办到相关的生产设备。”
“一个月收了两千多贯?”
但是李宽却是不仅没有准备处罚违规的水泥作坊,反而觉得推动水泥作坊扩产和修建的时机已经来了。
“我听说对面奔驰马车行的四轮马车,特别是运输用的四轮马车,如今都已经卖断货了吧?”
虽然这对李宽推广专利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李宽的这个决定,把王富贵给惊到了。
而水泥这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物资,背后其实关系着一些列的东西。
水泥产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市场对它有需求。
“王爷……这……这水泥的专利期还没有到呢,我们就不收专利费了吗?”
借着这个机会,我准备向陛下提议,加快水泥路的修建进度,将原本计划几年后再修建的水泥路,也提前开工。特别是江南地区,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水泥路,这根当地的经济地位可不匹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