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增产,继续增产

基建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长安城的书院修建潮,虽然跟后世的“铁公鸡”的带动作用不同,但是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不仅阿义那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其他人家也是一样的。

“郭兄,我作坊里头这个月的产能有点紧张,能不能先把你仓库里头的水泥借调一批给我,过几个月我就连本带利的还给你。”

五合居中,邓峰跟郭阳找了一个雅间,一边吃饭,一边谈着事情。

虽然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酒楼之中,谈事最是方便,这条规矩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遵守了。

“邓兄,巧了!你不提这一茬,我还正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转售几万斤水泥给我,我按照你过往售价的基础上上涨一成的价格来买。你觉得怎么样?”

……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要不然的话,借着这个机会,自家作坊有望成为长安城数一数二的水泥作坊啊。

虽然没有完全赶上大明宫修建,但是后续各种水泥路的铺设,却也是让他们挣了不少钱。

自家水泥作坊跟邓峰的水泥作坊一直都是半斤八两,规模相当。

邓峰这下有点反应过来了。

“这书院的修建,出了家中有在上小学的人,大部分人家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至少是短时间内跟自己没有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邓峰跟郭阳都是襄阳来的木材商人,当初水泥出现的时候,导致长安城里对木材的需求大幅下滑。

反正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味之素、五合居的菜肴再贵也就那样。

“话说楚王殿下有感当今读书人的数量还是太少,百姓识文断字的比例太低,专门向陛下提议成立教育部,并且还提议让户部把每年赋税收入的一成作为教育经费划拨给教育部,支持大唐各州县修建各种各样的书院、小学和蒙学……”

邓峰觉得郭阳是故意在那里打岔,脸色变得有点不悦。

渡过这这场难关的他们,顺利的进入水泥行业。

不过,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如今自己一下子拿到了这么多订单,今年过后,肯定可以把邓峰甩在后面了。

两人都意识到不可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哪怕是一斤的水泥,纷纷坚定了增产的信心。

郭阳心中有点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有提前把规模扩大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