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这些木箱子肯定是用来装报纸的。作为跟楚王府关系密切的两位姑娘,早早就接受了李宽整出来的形式服装。

《大唐日报》带头使用自行车来运输长安城内的报纸,《长安晚报》、《曲江日报》等其他报社看到了,肯定也是有样学样。

房遗玉和武郭,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飞驰在街道上。

骆宾王看到送报的员工有条不紊的将一捆捆报纸装进自行车后座两边的箱子里,然后一溜烟的出了大院,脸上露出了笑容。

明明是帮了《大唐日报》,偏偏还让人觉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

当然,王玄策说的话,倒也不算假。

……

“我听说这几天来面包新语喝下午茶的人比往日多了几分。这天气冷的时候,泡上一壶红茶,坐在面包新语二楼的靠窗雅座上,吃上一块甜甜圈,那感觉似乎还挺不错的。”

房遗玉和武郭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熟练的踩着自行车前行。

不像是房遗玉,完全就是三分钟热情。

“叮铃!”

这也算是给自行车找到了一种新的使用场景。

一回头,可能十天半月都想不起自己还是面包新语的东家之一呢。

《大唐日报》的报社大院里头,一排特制的自行车停在那里。

事实上,楚王府相关的人员,算是这个时代科学观最强的一批人了。

“自行车虽然看上去不复杂,但是其实涉及的东西还挺多的。像是那轴承和链条,制作难度都很高,对钢材的要求也很高。永久自行车卖的越多,各家作坊就能积累越多的经验,最终能够让我们大唐的工业水平走上一个新台阶。”

王玄策的说话水平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自行车这东西,只要克服了最开始的小小恐惧,很快就能上手的。而只要多骑几次,就能成为熟手了。

清脆的响铃声,不时从街上响起。

对于《大唐日报》来说,将报纸从长安城运输到洛阳、凉州等地,肯定是使用四轮马车会更加的合适。

“方便是方便了,不过要是天气继续变冷下去的话,还是乘坐四轮马车会舒服一些。”

虽然她们穿的不是青楼女子中间流行的制服款式,但是卡其色的笔直长裤,再配上粉色的羊毛衣,外面披一件狐皮马甲,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

跟大街上常见的自行车有所不同,院子里的这些自行车,后座两边还专门安装了两个木箱子。

特别是李宽安排人研发的蒸汽机,更是吸引了王玄策的注意。

“我也觉得是。为了让长安城的百姓对各种更加感兴趣,我准备在《大唐日报》上面追加一个版面,专门介绍各种各样的科学名词和科学知识。王爷甚至还建议我们报社面向长安城的所有人征集科幻文,作为一种全新的连载小说刊登在报纸上呢。”

“科幻文?”

“对啊,就是将对科学技术的各种幻想和设定融入到小说中的一种文章。不过具体的我也不大懂,我准备抽个时间去请教一下王爷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