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运用场景越来越多
伴随着一阵从北而来的寒流,长安城进入了冬天。
朱雀大街两旁的树木,都已经没了叶子,偶尔有几只乌鸦在枝头“哇!哇!哇!”的叫着。
不过,虽然天气变冷了,但是街上的人流却是没有变少的迹象。
如今的长安城百姓,用衣食无忧来形容,可能稍微夸张了一些。
但是至少都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了。
特别是羊毛线的普及,以及布衣的推出,让大家的保暖多了许多选择。
再加上这几年长安城的作坊数量不断增加,大家挣钱的机会变多了许多,买上一件厚实的冬衣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点肚子饿了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为了提升送报的效率,骆宾王专门跟王玄策沟通了一番,找永久自行车作坊定制了一批自行车。
武郭感受到自己的脸上被寒风吹得发冷,有点担心皮肤开裂。
“是啊,我听说观狮山书院里面,好几个研究所都在研究一些新的东西。但是就因为工艺还不够先进,或者其他的各种原因,导致一直没有办法出成果。这几天,王爷频繁去书院里给学员们上课,就是想给大家更多的启发。我有预感,不用几年,长安城里一定会出现一些前所未见的东西。”
要不是她们身后还跟随了一对护卫,估计就要有不少人拦着她们“问路”了。
心血来潮了,拉着武郭到各家店里转一转。
作为《大唐日报》的负责人,骆宾王的科学观自然也是不差的。
但是对于长安城内各个坊间的运输,自行车反而更加的便捷。
“武郭,有这自行车,我们去各家面包新语的分店视察,都方便了很多呢。”
“观光,你这就客气了。与其说是帮你们制作自行车,倒不如说是要感谢你为自行车找到了一种新的使用场合呢。王爷对自行车的重视程度,比过往任何一间作坊都要高。按照他的规划,我们永久自行车作坊至少成为年销量过百万的超级大作坊,我这压力也是挺大的呢。”
王玄策虽然对观狮山书院里头的事情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作为楚王府地位特殊的人员,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那倒也是。不过只要不下雪,带上手套和帽子,天气再冷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玄策,这一次还真得好好的感谢你。永久自行车作坊的产能这么紧张,还专门腾出时间给我们制作了这批自行车。”
要不是房遗直还有几分乃父之风,估计房玄龄夫妇都要被几个娃给气死了。
跟马蹄声相比,自行车发出的响铃声,显然更加让人觉得悦耳。
“叮铃!”
房遗玉有几分房遗爱的性格,一点都不像是大家闺秀。
特别是报纸到了坊里头,要送给专门订购的人家门口,或者是送到各个蜂窝煤铺子的报刊售卖点,没有一个适合的交通工具,效率是比较低的。
大街上,跟房遗玉她们一样骑着自行车的人,还有不少。
武郭如今是一门心思都在面包新语身上,对于店里的每一个变化都非常的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