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的院子?还真是巧了!郎君,小店昨日刚好有一名老主顾将他的院子委托给我们售卖。这院子啊,我亲自去看过,是人家前年刚刚重新翻修过的,家具什么的都还非常新,完全不用费你什么功夫,直接带着包裹就可以住呢。”特别是对于长安城的勋贵,大家都像是一只貔貅。

格物书院号里面,一半以上都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

“陛下,着实如此。”

银票的推出,李宽自然也是跟李世民事情说明过的。

“听说宽儿给李耿发的奖励有五万贯之多?”

这让任贤渠心中更是激动了几分。

“郎君,自然是有的。除了这一处院子,我们还有两处大宅子也还不错,一会可以带您一起去看看。”

崔剑在五合居吃饭的时候就听说了格物书院号的事情。

这一试用,发现银票还真的能够跟金币银币一样使用,大家立马就放心了。

“宽儿这招数,也就是好多东西其他地方买不到,要不然就会弄巧成拙了。”

这也是他们萌生了建设船舶研究所的念头的原因之一。

这一路上,海况也不熟悉,也不见得有什么补给。

搞不好李世民还以为李宽在拉拢自己呢。

如今,自己刚刚松一口气,却发现人家已经跳过蒲罗中,继续前行了。

……

这个消息,李忠自然是一早就跟李世民汇报过了。

这就跟后世有些商家,我给你现金,你不收,一定要支付宝或者微信,我这现金就不是钱吗?

比如豪华的四轮马车。

虽然许敬宗也知道他们各自获得了五万贯的赏赐,但是不管是谁,吃进去了的东西,要吐出来都是很难的。

“这光德坊里头,现在都有哪些房子在售卖?”

自然而然的,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所以对船只的要求就更高了。

呵呵,你不用银票,有些东西你还真就买不到了。

按照大家拿到的奖励,格物书院号上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最少的也拿到了两千贯钱。

格物书院号发现了传说中的澳洲,并且还在上面发现了金矿。

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啊。

肯定让人很不爽。

任贤渠能够成为满堂红牙行的掌柜,自然不仅仅是凭借着自己阿耶是老任。

这房子的主人,我听说就是从益州贩卖脂粉到长安城售卖,但是生意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干脆打算把长安的房子卖了,回益州过日子呢。”

杨七娃连价格也没有问,直接就跟着去看房了。

这架势,跟当初在登州的时候完全不同啊。

任贤渠虽然才二十多岁,不过在牙行里面却是厮混了十来年了,经验也是非常丰富。

为此,李世民还专门在宣政殿中放了一个巨大的地球仪呢。

在南洋,崔家已经基本上站稳了脚跟。

这就像是在广州,直接跑到珠江新城说要望江的两百平大宅子。

这几天,李耿跟李义协也是聚了几次,商讨了一下以后的规划。

客观的说,这种方法也算是有一定道理吧。

如今他已经让人给登州的阿娘和姐姐带了信过去,在她们来到长安之前把房子搞定就可以了。

这也算是后世中介的套路了。

“除了这一处院子,还有其他的可供选择吗?”

“哎,做生意失败了呗。这光德坊紧挨着西市,好多都在那里有铺子。别看这西市每天都人流如海,生意很是旺盛。但是再旺盛的地段,也有人亏本的。

“哦,那人家为什么要卖呢?”

任贤渠心中大喜。

“大哥,能不能去澳洲,其实主要还是要看楚王殿下的意思。如果跟下南洋一样,东海渔业愿意主动的帮助大家,那么去澳洲也不是多难的事情。我研究了一下观狮山书院的地球仪,那澳洲离蒲罗中也不是特别的远。”

这些发了横财的学员们回到了书院之后,自然是成为了舆论的中心,成为话题的主角。

购买力不比后世的两千万差到哪里去。

所以对于业务,任贤渠倒也是真的精通。

李世民如今也是见识到了出海的好处。

崔剑,我知道出海很辛苦。不过,这澳洲,我们崔家不能放弃呢。”

当然,作为一名牙行人员,他肯定是要先把杨七娃的需求给搞明白,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李世民难得的跟李忠在那里聊着天。

“什么挖掘工具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能捡回来这么多的金块和金沙,听说还有几个狗头金,更是块头惊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澳洲的金矿规模很大啊。

比如最新推出的座钟。

李耿没有任何犹豫就回答了许敬宗的话。

虽然遭人嫌弃,遭人讨厌,但是只要买二手房,就很难不跟他们打交道。

观狮山书院这几天的气氛很是热烈。

那彭志筠可不会让自家的产业被瞎折腾。

原本许敬宗以为这两人来观狮山书院是凑热闹,图新鲜,没想到去年的时候居然选择了跟随船队出海。

宣政殿中。

“大哥,我找了好几个船员,基本上把格物书院号的情况给搞清楚了。之前大家笑谈一样看待的澳洲,真的被他们发现了,然后又走了狗屎运,在上面找到了金矿。”

“对啊,许参军,你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如今大唐的造船作坊虽然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有创新的,也就是东海渔业的造船作坊。我希望我们观狮山书院不仅是在格物学上能够独领风骚,在造船业上面,也一样能够引领潮流。”

李义协也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行,既然如此,那我就代表书院收下这些银票了。”

许敬宗倒也没有太过客气,见李耿和李义协是真的想搞船舶研究所,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