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再小点,还可以再小一点

长安城的第二座大笨钟,没有安装在观狮山书院,而是在李世民的亲自招呼之下,安装在了大明宫中。

这倒是让以后的朝会开始时间变得更加准确了。

当然,也让朝廷百官都能亲眼见证大笨钟的不凡之处。

这比央视的标王广告,也不遑多让了。

“陛下,这观狮山书院在宽儿的带领下,倒是跟他的作风很像啊,各种奇思妙想让人想都想不到。”

长孙皇后跟在李世民身边,来到了大明宫的城墙上面,近距离的观察着目前大唐唯二的大笨钟。

“是啊,这个大笨钟的意义还真是很不凡。都说瞬息万变,如今有了这大笨钟,时间的计时刻度一下就到了秒,相当于能够把握每一个呼吸的时间变化了。”

“本王的第二个要求,那就是做的更准一点,再准一点。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大笨钟一天差个几分钟,甚至差个一刻钟,都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观狮山书院的学员来说,对于各个实验室的实验来说,误差大了,很多实验的结果的准确度就差的远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精度的提高问题吧。

制作速度这么慢,这大笨钟不在成本价基础上翻个几番来卖,钟表作坊一年下来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钱。

“这些你们看着办吧。但是本王还有一个要求,一个对钟表研究所和钟表作坊提出的永久要求。”

朗清跟李宽提出更换材料的建议,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好在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第一个要求就是更小一点,再小一点!如果有朝一日,这个大笨钟能够跟拳头大小,甚至只有指头大小,那么它的用处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身携带一块钟表,这里面蕴含的商机有多大,你们心中应该有数。”

金太最近的心情很是不错,难得的调侃了一下自家徒弟。

“虽然不知道宽儿打算怎么售卖大笨钟,但是不便宜是肯定的。不过,观音婢你还是太小瞧大唐有钱人的数量了。这几年,不管是出海还是各种作坊的兴建,都让大唐各地的勋贵挣了不少钱财。这一口大笨钟,哪怕是卖的再贵,也不会缺少人员购买的。毕竟这东西放在家中,不仅实用性非常强,也算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啊。”

作为一名作坊掌柜,他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

而限制大笨钟生产速度的正是各个零件的加工速度。

“明德门上不是新安装了一座大笨钟嘛?当初刘方也是参与到了安装大笨钟的阁楼的修建,所以也是亲眼看到了大笨钟的安装过程。”

“齿轮?是那个豪华四轮马车上也有使用到的东西吗?”

“多少肯定是有一些影响的,但是我们可以选取紫檀木等比较坚硬的木头,然后多涂一些鲸油来润滑。并且告诉购买大笨钟的人家,除了每天要定时上发条之外,间隔十天八天的,还要给大笨钟涂抹一些鲸油。

但是一口大笨钟卖个几百贯钱,其实不利于它的大规模推广。

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机构,稍微觉得有点奇怪。

“也行,那就按照你这个想法来搞。王富贵你跟朗清一起商讨一下,看看钟表作坊到底推出几款大笨钟会比较合适。”

这几天,朗清基本上没怎么休息,每天都是在钟表作坊和钟表研究所里面泡着,为的就是满足李宽提出的将大笨钟的产量提升到每个月一千台的目标。

“没问题,王爷。我都已经想好了,除了在内部的零件材料上进行区分,外面的壳子也是可以充分体现出大笨钟档次差异的。就像是这表盘,价格贵的我们可以给它加上一层玻璃罩子。还有这大笨钟的底座,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制作成铜的甚至银的,如果有人需要金的,也可以。”

李宽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更换材料的方案。

“齿轮,徒儿建议我们作坊可以抽调一部分匠人专门研究齿轮的加工和制作。因为大笨钟里头的零件,很多都是齿轮相关的东西。”

李忠在一旁适时的插了一句话。

“王爷的教诲学生铭记于心,这两个要求,将作为钟表研究所的宗旨雕刻在大门口,学生在有生之年,一定制作出让王爷您满意的钟表出来。”

“听说宽儿为了这个大笨钟,还专门要求成立一个大唐皇家专利局,看来他对这些东西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啊。”

“哦?什么东西居然让眼光这么高的你都感兴趣了?”

长孙皇后虽然不干涩政事,但是并不表示她对朝中发生的事情一窍不通。

先不说能不能做出大笨钟,哪怕是做得出来,阿牛也不会那么傻傻的跟楚王府过不去。

些许小钱已经不入他的法眼,但是他还是感受到了李宽对这朗清的重视。

……

“朗清?不是说这大笨钟是观狮山书院的一名学员发明的吗?宽儿直接任命一名学员为钟表研究所的所长?这个支持力度倒是够大的!”

李宽这话一出,朗清和王富贵站直了身子,做好了仔细聆听的准备。

现在看来,他的脑子还好没进水。

不过,跟王富贵的激动相比,朗清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不客气的说,要不是这大笨钟的体积似乎有点大,据说打造起来又很麻烦,他都准备在大明宫的每一座宫殿里头都安装一架呢。

“大笨钟?那可是观狮山书院最新研制出来的新鲜物件,听说现在可受长安城百姓喜欢了。怎么,你要说的东西跟大笨钟有关系?你不会是劝说师父去制作大笨钟吧?”

朗清虽然知道这里面的难度。

“那你想说什么?”

“没错,这钟表研究所是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旗下新设立的一个研究机构,据说楚王殿下和那许敬宗都非常重视,安排了大量的学员进去学习研究,而这个研究所的所长就是发明了大笨钟的朗清。”

如今,铁锅已经成为金太打铁作坊最主要的赢利来源了。

“按照他跟朕说的内容,他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专利局的设立,鼓励大家发明更多的新东西。就拿这大笨钟来举例,楚王府的钟表作坊一口气就招募了五百名匠人,相当于让五百户普通百姓有了固定的收入,对稳定大唐的统治和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些零件一天到晚都在运作,如果使用硬木和黄铜,是否会很快就磨损了呢?这么一来,时钟的精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吧?”

按照现在的速度,不要说一个月一千台,就是一年也生产不出一千台出来。

大笨钟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李忠自然是费了不少的精力去了解了一番。

金太不由得提起了几分兴趣。

作为大笨钟的发明者,他自然很清楚精度的意义是什么,也想好了相应的弥补方案。

阿牛给金太倒了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了旁边。

这样的准确度,自然就有待商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