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孔颖达的怒火
国子监在大唐的地位是比较特别的。
一方面,它算是教育管理机构,有着一部分类似后世教育部的职能。
另一方面,它也算是大唐的最高学府,李世民去年下令扩建国子监之后,里面有学员和教谕超过五千人。
规模上,并不比现在的观狮山书院差多少。
这段时间,长安城的各种报纸那么火爆,国子监自然也是办了一份自己的报纸,还起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雅风》。
“孔祭酒,这是我们最新一期《雅风》的销售情况,除了国子监里各位生员自己订购的八百多份,外面售卖的还不到两百份。”
司马才章是国子助教,在国子监里负责《雅风》的编纂工作。
“听说第一批移民河东道的百姓,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了,能够赶在大雪降临之前安顿好,这移民的事情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长孙冲的这话,让郑海无话可说。
“陛下,何谓俗?何谓优雅?这《红楼梦》与《三国演义》,微臣也是用接近白话文的手法写出来的,陛下觉得他们俗吗?”
“那按照你的意思,这白话文的推广,不仅没有必要阻止,朝廷反而应该大力支持?”
确实是,一本书哪怕是写的再好,如果没有几个人能够看懂,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忠,去把李宽召进宫,朕有话问他。”
李宽故意不提报纸的事情,反而更李世民谈起了移民的事。
当初自己要骆宾王搞白话文写文章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会引起一些反弹的。
虽然渭水书院的这份报纸,如今也算是长安城中排名第二的报纸,但是这个第二更第一的差距,实在是有点大。
孔家之所以能够屹立天下这么久而不倒,不就是因为有孔子这杆大旗吗?
不像是明算科、明医科和明法科,没有凝聚成一条绳子。
李宽在进宫的路上就知道李世民今天为何找自己了,倒是心情放的很宽松。
“《红楼梦》的连载,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大唐日报》里面的文章,都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写的,哪怕是那些作坊的粗通文字的匠人,也能很容易看懂。”
五合居中,郑海和长孙冲坐在一起,商讨着《长安晚报》的事情。
这白话文的推广,居然跟自己一直推行的打压世家有关系?
李世民:“那你说是为什么?”
同样是学一段话,文言文和白话文的难度,那简直就是加减乘除跟微积分的差异。
李世民能说它们俗吗?
“朕知道了!”
这个宽儿,做事的伏笔已经这么深了吗?
这段时间,李宽的表现很让李世民满意,所以他也不想因为这些奏折就直接训斥。
李世民雄才大略,自然是不怕百姓们有文化了,朝廷会控制不住。
……
至于那《三国演义》,就更不用说了。
李宽这话一出,李世民心中巨震。
“微臣府上的骆宾王曾经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微臣给的解释就是古人之所以对先秦口语进行加工之后形成最初的文言,是因为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
作为跟孔颖达等人一起受诏撰定《五经》义训的大儒,司马才章的才华自然是不凡的,要不然当初房玄龄也不会向李世民举荐他。
特别是伴随科举在大唐的影响力的上升,这些大儒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
孔颖达觉得这个差距有点难以接受。
“陛下,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微臣就认为他们是文盲。普通百姓要改变文盲的身份,汉语拼音和字典的推广,是最大的助力。但是,如果不同步推广白话文,那么这些百姓脱离文盲的身份的难度就一下子提高了无数倍。”
……
孔颖达越想越担心,越想越生气。
“这个事情后面再说,朕问你,为何《大唐日报》上面的文章,全部都那么俗,没有一点优美之感?”
李世民每次看到李宽那副什么都不当回事的表情,就不由自主的会生气。
人家的报纸能够卖的那么火,除了内容质量过硬之外,归根结底还是受众面很广。
李世民心中已经倾向于支持李宽的想法了,不过还是有些疑问想要搞清楚。
“你我两家联手,还怕什么麻烦?我们不去找人家的麻烦就不错了。再回到你刚才说的低俗小报,人家正因为跟风使用白话文,所以销量才非常的好啊。你看那刚刚被勒令停业整顿的《月亮报》,短短的时间内,销量就直追我们;而且,人家的销量是基于售价比我们高五倍的基础上的,这要是跟我们一样卖一文钱一份,说不定早就超过我们了。”
“这……这完全是将我们士大夫放到一个田舍奴的地位啊,长此以往,以后谁还能看懂先贤的精彩文章?这是要断我们儒学传承的根子啊。”
仿佛是猜到了李世民会这么问,李宽脸上露出了一副笑容,“陛下,其实很简单,唯利益尓。文言文作为朝廷、书斋中所谓的儒学正统的言述方式。它的优美和晦涩,它和日常口语的距离,使的文言文可以保证其所承载的知识和文化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专利,让普通百姓难以实现阶层的跨越,整个社会没有什么上行的空间。”
前车之鉴啊。
但是,这种东西,你要找个合适的理由去攻击他,还真有点困难。
不过,长孙冲却是有着不一样的观点。
“但是,书写工具是在不断进化的,放眼长安城,还有谁会再用竹简写字呢?可是,哪怕是纸张出现了,但是历代文人却还是一再强调对文言继承性的模仿和美化,结果让文言成为一种跟普通百姓的口语离的越来越远的书面语,微臣认为这里面有很多文人刻意的因素在里头。”
李世民瞪了李宽一眼,没有说话。
不过,才华再厉害,也并不表示能够把《雅风》经营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