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群魔乱舞
含元殿中,跟往常一样响起了“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声音。
杨本满看了看左右,“咳咳”两声,站了出来。
这段时间,他可是在朝堂上安静了不少。
不过,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转性子了。
“陛下,微臣昨天下朝时分,在丹凤门大街上,就看见有几个人推销了好几份报纸。微臣粗粗的瞥了一眼,里面的内容低俗不堪,伤风败俗,实在是有损我大唐国都的形象。”
杨本满一站出来,殿中的程咬金就警惕的看着他。
这个家伙,最喜欢跟自己女婿过不去了。
虽然时效性差了一些,但是没有更好的信息传播工具出现之前,并没有人觉得看过期了的报纸有什么不妥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甚至,这些报纸还能成为一些穷苦人家识字的教材。
“王爷这话,属下自然是认同的。但是,我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国子监的一些生员,据说对我们现在报纸中的文字,就已经有意见了,要是再搞得更加白话话,属下担心给王爷带来麻烦。”
“楚王殿下不愧是报纸的祖师爷,这第一条就非同凡响,解决了老夫的燃眉之急。”
……
毕竟,长安城里,如今识字的匠人、帮工,可是不少呢。
“不知房相找我所为何事?”
事实上,作为功臣榜中排名第一的人物,长孙无忌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
“楚王殿下,老夫长话短说,估计你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朝廷准备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用来管理各家报纸。但是这机构怎么设置,职能怎么安排,报纸到底要怎么管理,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再者,这报纸的发行对象也要有一个限制。像是有些内容,明显是不适合一些蒙学、小学里头的学员阅读的,就要多加引导……”
“王爷,属下担心这么一来,会引起风波。毕竟,长安城的士子和大儒,都是学者文言文而来的,如今猛地变化这么大,很多人都会接受不了的。”
因为这个社会读书人少啊。
自然而然的,就要多费一些口舌了。
事实上,哪怕是李世民,每天看到的各个州县的消息,基本上也都是过期的。
房玄龄的脑子很好用,短短时间内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了李宽说的话,房玄龄脸上露出了笑容。
虽然朝中这些大佬,许多人家都跟长安城里的一家或者几家报纸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杨本满说的这些问题,不少人也是意识到了的,甚至也是表示赞同的。
……
怎么感觉还捧起了《大唐日报》来了?
其实,这得看是什么事情。
哪怕是大明宫中,也几乎没有几个人是不追《红楼梦》的。
那些圣贤之语说出来,没有读过书的人,压根就听不懂。
看来今天专门请李宽吃饭,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啊。
不过,李宽都这么说来,他要直接反对,似乎也不大合适。
杨本满接下来说的话,却是让程咬金感到稍显意外。
骆宾王将心比心,觉得自己都很难接受,那么其他文人肯定更加难以接受。
房玄龄也是要脸的。
所以直接禁止报纸发行这事,他还真有点做不出来。
房玄龄跟李宽也是来熟人了,某种程度上说,两家还是同一条战壕的朋友。
这要是以后真的什么报纸和文章都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嗯,就连这白话文也是楚王殿下创造的词,那这些读书人怎么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呢?
他有点搞不清楚李宽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了。
长安城的商人,经常抱怨朝廷的办事效率很低。
总不能他反对贞观是盛世这个说法吧?
《长安晚报》如今可是大唐三大报纸之一,他可不想莫名其妙的就因为一个弹劾而被关停。
再说了,有这么一份朝廷的报纸来引导舆论,他也是赞同的。
只要朝廷重视,那效率高到超出你的想象。
不过,形势比人强,他又不想失去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只能捏着鼻子说服自己接受了。
毕竟杨本满说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李宽的回答,出乎房玄龄的意料。
《月亮报》作为销量巨大,争议最大的报纸,成为新政之后的首家倒霉蛋。
“用大家日常说话一样的词语写文章,有什么不好吗?”
杨本满说的事情,李世民多少都有听说过一些。
……
“臣附议!”
李宽林林总总的给房玄龄说了小半个时辰,算是把怎么管理各家报纸给说了个通透。
“这个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首先第一条,从今往后,所有的报纸,都需要在这个机构之中先登记备案,提交这个报纸掌柜、东家的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一旦哪家报纸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警告、扣罚保证金、限期停业整顿、取消发行资格等各个方面进行惩罚。”
“臣附议!”
这家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觉得挺好的,陛下想必也是喜欢的。户部下面现在有大唐运输集团,礼部下面多一个《贞观盛世》的报纸,正好可以用来刊登各种不涉密的朝政大事,解读朝廷的各种大政方针呢。”
杨本满说的问题固然是存在的,是需要改变的,但是不能一棍子把所有的报纸给打死啊。
就像是岭南,哪怕是从广州乘坐最快的飞剪船去长安,没有一个月也是到不了的。
味之素中,房玄龄主动邀请李宽来赴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